Tag: 莊子

探求人性的閃光點
作者:益行2024-07-04
從藝術家的心理思維,是莊子「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之迴音?還是對落葉不歸根,似用還無用的遺憾呢?
以古人智慧為座右銘
作者:潘銘基2024-03-05
一是文化是傳承的、日新的,二是今人應當上友古人。因此,困乏之時,疲憊之時,我們更應該翻開古書,看看古人的生活智慧,作為今人行事的參考。
莊子喪妻 為何鼓盆而歌?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9
莊子認為萬物是變化的,世間萬事萬物無時不變,事物是相互轉化的。正因其承認生死的轉化,所以他才提倡「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觀點,在他妻子死時採取了鼓盆而歌的樂觀態度。
粵語解密:掉轉頭、似、好似、天開眼
作者:黃氏2023-07-22
粵語有「天開眼」一語,意謂上天對相關人物安排了應有的結局。原來「天開眼」也是古語。
天籟敦煌樂團5周年音樂會 主題取材故宮景物和敦煌壁畫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27
為達至視聽兼備,樂團花盡心思為音樂會注入新元素,採用藝術科技,將敦煌洞窟內的壁畫帶到舞台,令觀眾猶如置身現場,感受敦煌與故宮文化的震撼人心。
粵語解密:打地鋪、老友、化、不化
作者:黃氏2023-02-18
粵人會經常批評別人「唔化」。原來「不化」一詞早見於戰國時的《莊子》一書。要明白什麼叫「不化」,首先就要了解什麼叫「化」。
粵語解密:奸狡、醜、知醜
作者:黃氏2022-12-24
粵語有「奸狡」一詞,義為「奸猾」。原來四川方言也有此詞。蔣宗福《四川方言詞語考釋》不但為四川方言考究了「奸狡」一詞的來歷,也間接為我們粵語考究了此詞的來歷。
原來是莊子:中央治港新論
作者:袁彌昌2022-09-07
2019至2020年的風波令北京意識到香港已非「為我所用」,而是「為外國所用」,因而以「我認為怎麼做最好」為出發點,重新制訂香港的制度與政策。結果就在期望香港可以幫國家一把的時候,卻發現香港快不成了。
價值觀教育應加入「快樂教育」
作者:梁振威2021-12-22
我們必須讓學生對「快樂」有正確的認識與價值觀。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快樂教育,建構同學對「快樂」正向的價值觀。
美國人的價值危機
作者:林沛理2021-11-25
目下美國面對的是一場空前的價值危機。它真正需要的不是反壟斷法、金融改革、稅務改革或政治改革,而是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說、對今日一切價值的深切反省和重新評估。
解卦(雷水解)──打起響雷,再下滂沱大雨,消解鬱悶的天氣
作者:布裕民2021-07-10
解卦《大象傳》辭寫成「雷雨作,解」,展現極鬱悶天氣下,突然打起幾個響雷,然後大雨傾盆而下,極鬱悶的天氣也過去了。氣象中有這種極鬱悶的天氣而得「解」,政治上也會有這種「低氣壓」而亟須去「解」。
成功在一時,智慧在一生
作者:蔡國光2021-04-23
日常生活中,既有生活智慧,也有街頭智慧;有辦公室政治,也就有辦公室智慧。人倫相處、人際交往就是基本的生存智慧。
從忽視到重視的文學
作者:楊興安2021-03-20
「小說」一詞,早在二千多年前已見於《莊子》一書。但到唐代,才綻放出燦然華采。1919年「五四」文學運動,受歐洲文學影響,小說被推崇至文學殿堂。時至今日,文人創作中以撰寫小說最受大眾歡迎。
一些顛覆成見的經典智慧──由「殘疾」與「健全」說起
作者:許志榮2021-02-26
你的份量如何,就要看你在「0」與「∞」之間選取哪一個數值作為分母來衡量自己。
聖賢們究竟是什麼人?
作者:張建雄2021-02-15
錢穆評多子,評到老子,認為他精明有餘,厚德不足,放輕了人生文化的比重,不如孔子,但較孟子恢宏,比莊子落實,如此讀人物,才有趣!
觸事無心·時刻自在
作者:釋證嚴2020-12-21
在日常生活中,凡事都要量力而為,不囿於往事,好好把握當下,才能達到逍遙自在的境界。
廣學博究 事理通達
作者:釋證嚴2020-12-14
對知識應兼有廣學的野心和博究的態度。所謂廣學,是有心;而博究,則是用心也。
唐代社會催生傳奇
作者:楊興安2020-11-21
唐代承隋制科舉選士,進士科猶被重視。一般來自本鄉縣舉人在應試之前未為人識,為求當道大員及試官青眼,常把文章投呈求之品鑒。這些文章,最受歡迎的便是短篇小說創作的傳奇了。
表達情感:子非魚,卻知魚之樂
作者:林泳施2020-11-11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重點在於我們能否察覺及明白自己與別人的情緒,並作出適切的反應,而能夠適當地表達情感是與別人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石。
粵語下的春秋三子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20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無疑非常重要。本文續舉列三篇古文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一切從經典開始——《莊子‧逍遙遊》(節錄)賞析
作者:馮珍今2020-09-19
在先秦散文作家之中,莊子長於說故事,他往往運用虛構的寓言,以闡明其論點。
相濡以沫的香港:異化、困頓與超脫
作者:袁彌昌2020-08-26
經歷了多年的內耗與折騰,香港已元氣大傷,港人猶如魚兒困在乾涸的水池相互依偎,相濡以沫以苟延殘喘。
五味令人口爽
作者:鄭楚雄2020-06-16
凡事總有其優缺點。人類生活追求上等享受,各種聲色味、活動、財貨,要不斷探求、擁有、發揚,其實就是把生活逐漸推向喪滅的邊緣,以至不能自拔。
白駒因何過隙?黃鳥因何悲鳴?
作者:鄭楚雄2020-06-02
中國歷史和文化淵遠流長,語言和文學有很優雅精緻的一面,但人的心理和行為卻有很殘暴血腥的一面。
養生求心靜 神清則身心泰然
作者:朱鶴亭2020-05-31
養益氣息,進行靜、動之功法鍛煉,以加強呼吸調節,以增強軀體活動,激活組織細胞之活力。對延緩衰老、預防疾病、抵抗疾病,皆具有良好的作用。
「薪火相傳」──民主精神不滅
作者:曹鴻輝2020-05-12
「薪火相傳」原典出自《莊子》〈養生主〉,原意本來就是希望追求平等自由思想能得以世代相傳。
「是非」的「陰陽」──《齊物論》的論證
作者:曹鴻輝2020-04-27
「陰陽」,就是用深層思考來探索隱藏的意思,探索矛盾所在,以及探索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齊物」顧名思義是「萬物齊一」之意,即是萬物平等。《齊物論》探索「是非」矛盾,正是關乎萬物平等的「是非」。
訴求的「陰陽」——談「朝三暮四」
作者:曹鴻輝2020-03-29
訴求的「陰陽」,在於提出訴求的心態,隱藏着是向權力或主人提出,已隱藏着不平等。歇斯底里及狂躁,都是「陽」性表現。至於「陰」性,就是重拾智慧,找出關鍵,在無形中去解決矛盾,化解問題於無形。
街市中的莊子與王陽明
作者:管仲連2020-03-11
筆者近年愛上行街市買菜,發現「用志不分,乃凝於神」──莊子的道理,都在街市裏 ; 陽明心學的「日用生活是道」,也在街市的動態充分表現出來。
「陰陽」與意識及下意識
作者:曹鴻輝2019-12-02
其實「陰陽」並非只是說日月或者男女等那樣表面化和簡單,人體運作就有這樣一對「陰陽」配套,下意識和意識一「陰」一「陽」,下意識是「陰」,意識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