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貸款好似班減薪員工一樣,以為幫到中小企,其實是害了他們。不少中小企老闆在疫情期間本來打算執笠,但無端端得到中小企貸款,員工繼續有糧出,不過生意仍然蝕本。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對是次主題為「一氣呵成」的健康展覽表示支持,並指出:「呼吸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過程,看似簡單卻對人類身心健康有重大影響。」
我的學習世界只需要一張桌、一枝筆、一卷紙、一堆書及一些思考。
餐廳是一時一地的產物,廚師更是生命有限的凡人,有想去的餐廳就要趁着當下,不要猶豫,世間諸般事,當時只道是尋常,回望卻已不可復得。
香港的學校正在迅速恢復正常,各種課後活動和比賽如雨後春筍般洶湧而出,讓學生們有機會追回失去的時光。筆者特別感動的是,無論是活動單位還是學校老師,都毫不計較地付出,希望陪伴學生成長。
疫情限制了大部分人的活動,當時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盡快回復正常的生活,但其實什麼才算是正常的生活呢?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究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教育前線的有心人,大家可能因着各種原因未必能投放太多時間陪伴同學,但不打緊,我們可在不同的崗位以不同的形式陪伴孩子,我們的一張卡、一句認同、一句鼓勵,都將會是他們的動力和和快樂的泉源。
擴大點而言,國際地緣政治和內地經濟急劇變化,特區政府原先對未來財政收入的預測,有否需要重估?內地地方政府相繼陷入嚴重財赤,香港應如何引以為戒?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何文匯博士誠摯分享多年作詩之心得,舉辦自選詩分享會。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我十多年前做過一些隨機問卷研究,發現不生育的最重要原因有二:一是樓價貴,二是教育費貴。父母負擔不起,唯有不生或是少生。李家超《施政報告》中有對症下藥,但用藥的分量是否足夠,要試過才知。
香港大學10月20日(周五)為7人頒授名譽大學院士,獲頒授的7人來自不同背景及範疇。張翔教授致辭時讚揚一眾名譽院士致力於醫療、教育、慈善及扶貧,榮幸邀請他們加入港大的家庭。
從歷史維度來看的話,中美之間的競爭趨勢,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從1972年到2022年,中美關係的走勢雖然呈現上下波動,但總體趨勢是向上的。未來的50年,不管中美關係如何改善,但總的趨勢是向下的。
在經歷了長達三年多的疫情後,我們終於攜手重逢在病疫蕩盡的世界。為了給下一代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應對疫後教育新常態下的挑戰,UNICEF將繼續致力為有需要兒童提供優質的學習機會。
中國對外恢復通關是重要的一步。或許在開始階段,中國的企業家仍要修補或重建對外的商貿關係,但當今世界太需要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中國的貿易額總會持續向上。
香港科技大學今天舉行第五任校長葉玉如教授的就職典禮暨第30屆學位頒授儀式。
日本是大多香港人最喜歡去旅行的國家。在開放通關後,飛往日本的旅客激增,或許也可以嘗試一次日本環島遊?
疫情持續近3年,網上學習已發展成常態,師生逐漸適應於線下與網上混合模式的教學方式。或許網上學習面對著挑戰,但也因此讓我們看到在疫情中學校和教師艱苦得來新的收穫。
這幾年社會的不安和疫情,加上投資市場動盪,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嚴峻和難受的,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但正如一行禪師所言︰「痛苦和幸福是分不開的,蓮花的生長離不開淤泥,有痛苦才能有機會滋養理解和慈悲。」
據政府公布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第三季再下跌4.5%,經濟較預期中更差。面對難以吸引外來遊客,美國頻頻加息本港利息上升,企業經營艱難等難關,香港政府與商界如何攜手共助改變現況?
中大及倫敦大學發表報告,當中一項研究發現,45.6%的青年人患有疑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此外,政府與商界須正視員工超時工作問題,報告顯示17.6%的低薪行業員工每周工作60小時或更長時間,影響員工健康。
自從餐飲業放寬至12人一桌,食肆好像打了強心針,客人每每訂大枱與親友共同開餐,氣氛熾熱,食堂充滿歡樂場面,令人鼓舞,希望疫情不再走回頭路。
第五波疫情爆發期間,百仁基金主席李家傑及時推出「百仁愛·學」助學計劃,一眾理事分別到四十二間中小學和幼稚園派發現金支票和購物現金券,還有抗疫物資,近一千五百名家住劏房或基層家庭的孩子受惠。
現在疫情開始放緩,人們預期,香港很快可以對外通關。如何在人口不足的情況下,提供適切的服務,以維持香港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已成了很多行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為何疫情下的燒烤場出現如此的怪現象?何以只有特區政府轄下的燒烤場才會傳播病毒,而私人機構的皆不會呢?沒人回應,也無從知曉,郊野公園燒烤場就這樣與我們愈漸行漸遠了!
與父母同住,疫情下每天要照顧兩位90歲老人家的飲食起居,還要兼顧事業,怎去平衡與面對?
此菜是京菜,名為「流(音柳)松花」,炸了的皮蛋,第一口吃似炸了的生蠔,很特別。
2022年DSE放榜,應屆考生生於憂患且與別不同,迎上多層衝擊。無論怎樣的結果,都已用心繪上了花開不落的美麗圖畫,永遠動人。
只要細心撿拾,定會找到每一行業獨有的意義及滿足感。嘗試每天用幾分鐘,細想好人好事,尋找生活上的小美好,培養正面思考的習慣,相信對個人身心、對培育下一代都有一定的裨益。
現在人間,既有我們充分的智慧,也有慈悲,當然需要身體力行,那就是彌勒菩薩。
疫情近3年困擾,反覆變化,全港學校學生返校政策,亦要因時順勢而變,一味要全體學生全面禁足,被拒於校門之外,不能長期維持如此一刀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