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香港人反新移民情緒及本土意識的提高,香港人視帶鄉音的廣東話為「不標準」,忘了它原來的多元化與包容性,成為了製造差異的身份政治。
人際溝通困難會造成生活適應不良、情緒不穩,研究發現,會「手語」的特殊生表現較佳。不管手語、口語,能溝通才能對症下藥。
「年」又稱「歲」,又稱「祀」,又稱「載」。《爾雅‧釋天》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根據《爾雅》,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
「寺」字一般聯想為佛教廟宇,但「寺」的本義為承持,引申之,即有侍奉、伺候之義。
母語或中文教學在香港並不曾達到過一致的共識,更莫說以廣東話授課,其中複雜的心理,跟殖民地的職場或對畢業後工作前景的憂慮不無關係。
若粵語不是香港人的母語,這即是說香港人的下一代,自嬰兒開始牙牙學語,所學的不再是粵語。這是徹頭徹尾的一種文化自戕,所以才為世所稱奇。
用粵語和現代漢語的差異,來貶低粵語的地位,只是不懂粵語的人的偏見。
北京語言學家宋欣橋認為普通話是「現代漢語標準語」,而粵語只是「漢語方言」。由此宋欣橋推論:對於香港學生,普通話教育才是最標準的「母語教育」。結果宋欣橋的推論引起爭議。
有郊野公園告示這樣寫:「請將攜來垃圾帶走」。誰會把垃圾攜來攜去呢?漢語邏輯講求會意,不必事無大小都添加說明,用英文來思考。
孩子五、六歲時就用朗讀來代替「講」故事、讀書時做筆記、寫作後把自己的文章當作別人所寫的來讀,細細地、客觀地批改⋯⋯作者提出多個有助改善中文的小練習。
較遠古歷史都說廣東為南蠻之地,何來深遠話音文化呢?
2017年在港、台、京三地中文媒體最熱門新詞榜公佈結果。順道回顧各年度新詞在最近十年(2007年至2016年)的發展趨勢。
讀音錯誤包括把彌賽亞(Messiah)讀成「尼賽亞」。同樣,傳媒把彌敦道(Nathan Road)讀成「眉敦道」也是不對的。其實《粵音韻彙》「尼」、「眉」兩種讀法都收。
政治用語之所以能在國內盛行,原因是彼此抄襲:凡是當權者眼中政治正確的文章,必廣為流傳,用詞多次重複,習非勝是,遂得以鞏固。
只要用心細讀,大家必然看得出詩人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說,而且說出前因後果,峰迴路轉、哲思飽滿——流水對,是中文的瑰寶。
我們有義務先學好白話文,白話文寫得好,對粵語會有新的深刻體會。這話在高舉本土的時代大概不怎麼順耳,但這是我的真心話。
語言有雅言與市井之言的分別,雅言是知識分子、貴族或自命高尚的人的慣常用語。若是優雅的語言被用作掩蓋內容的空洞或虛偽,我們便只見到矯揉造作,看不到美,反而不及不加修飾的市井之言的直接有力。
「志」字和「誌」字,經常混淆,兩字有什麼不同?此外,「認識」、「識別」的「識」字,有「記」之義,但「志」字同樣有「記」之義。
中唐詩人白居易生活的年代距今1,200多年,但「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仍清楚明白而詩意盎然,他這五絕「便條」(或WhatsApp短訊)〈問劉十九〉大家都能讀得懂。
余光中教授曾發表〈中文的常態與變態〉,文章後來收錄於散文集《從徐霞客到梵谷》。這篇論文讓我獲益良多,今日我仍經常翻看、溫故知新。
一般情況下,詞語「施行」的「施」字,與「師」同音,但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施施而行」一詞,「施」字怎樣讀?
何文匯教授學貫中西,在英國攻讀博士,在美國名牌大學任教,英文造詣不容置疑。他對英文學習的心得,來自在中學時期的扎實基礎,下了很多苦功,所以他反對一味愉快學習。
人們經常混淆使用「游」字和「遊」字。兩個字的偏旁都是「斿」,究竟「斿」字有什麼意思呢?
把 長串漢字 按詞或片語 切分 後,即可 把 若干單字 組成 為 信息量 較大的 資訊單元。 拼音 字頭 縮寫 還可以 有 更佳的 效果。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散文〈始得西山宴游記〉,以現今中文的標準,一次旅遊的記錄,應該是「遊記」,不是「游記」,柳宗元寫錯字嗎?
大家都認識「苟」字,有沒有看過「茍」這個字?「茍」與「苟」兩字寫法相近,讀音和意思是否相通呢?
我研究粵語,但粵語並不是我的母語。
學外語而不常講,就永遠跨不過那道門檻;幾年不講,那門外語就會從腦海中消失。
我強調的是中英俱佳,是過去香港人的優點、強項。若失去,就會在激烈競爭中處於下風。
世界不少地方的人都開始覺得,學曉中文有其好處,你本地人有其便利,反倒放棄學習,是否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