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校長剖析香港高等教育未來的真知灼見吸引台下嘉賓積極回應,由於時間有限,大家都意猶未盡。灼見名家傳媒日後會加強對高等教育的深入報道,為香港發展成為教育樞紐作出貢獻。
灼見名家傳媒在邁向十周年之際,年初構思再次舉辦十大校長論壇,這個10年一度的論壇獲香港及內地媒體廣泛報道,灼見名家在高等教育領域建立了一定的影響力。
自2018年起,全球政經局勢波譎雲詭,國際新聞佔據傳媒重要的版面,幾乎每天都有出人意表的變化。中美俄三國互相博弈,美朝關係峰迴路轉。
創社一年之間,灼見名家已得到意想不到的支持,名家作者隊伍不斷壯大,網站有近200個專欄,內容涵蓋範圍甚廣。這一年我帶領幾位初出茅廬的年輕記者做了近50個專訪,都是獨當一面的精彩人物。
灼見名家傳媒也希望在下一個10年繼續發揮所長,製作更多優質資訊與評論,繼續舉辦高端論壇與活動,為香港的長遠發展貢獻一點綿力。
今年10月9日舉辦的第二次十大校長論壇,主題為:「香港如何發展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是灼見名家傳媒慶祝10周年首場大型活動,期待10位校長分享真知灼見。
很多長期病患者四處遍訪名醫往往失望而回,有一本皮膚中醫寶鑑相信可以為讀者帶來新希望,按照温愛詩博士內外兼顧的王道方法,悉心用功治療及調理,早日康復,回覆信心,開心過好日子。
這兩年政府經常提出要搶人才,但國際級學術人才不易搶,中大及港大大學管治接連出現人事問題,造成很壞的影響,令世界級人才卻步。希望主席與校長可以放下成見,找出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讓大學重新上路。
這次的專責小組報告選擇不公開究竟有何難言之隱?是否如一些報道所説,港大風波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關注,由具影響力人士從中調停,不希望事件繼續發酵,影響港大以至香港高等教育界的聲譽?
政府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衞炳江校長表示有興趣將部分或整個校園遷入北都教育城。浸大如能率先搬遷至北部都會區,大幅擴充校園發展空間,將會是香港高等教育又一創舉。
拜讀《香港大學世紀之問──改革開放初期與內地交流的人和事》,讓我回憶80、90年代與內地高等教育界的交往。
校內有批評指張翔行政管理不善,人際關係不佳,從這次曝光的多宗事件,王沛詩主席除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校長,還可以做些什麼?能否與校長冰釋前嫌,共同合力化解危機,讓香港大學可以繼續向前發展?
校內有批評指張翔行政管理不善,人際關係不佳,從這次曝光的多宗事件,王沛詩主席除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校長,還可以做些什麼?能否與校長冰釋前嫌,共同合力化解危機,讓香港大學可以繼續向前發展?
九周年論壇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能順利舉行,有賴各界人士鼎力支持,本社衷心感謝,將繼續做好傳媒工作,明年邁向十周年。
香港高等教育出現的新氣象,值得社會各界關注與支持。
一代道家養生宗師離去,世上再難遇這樣的世外高人,他的成就永垂不朽。
朱師傅是世外高人,難得有緣成為他的忘年交。當年我每周都約他在九龍灣德福商場的仿膳飯莊吃午飯,親自拿他的手稿,每次見面都相談甚歡。
香港大學4月初舉辦了首屆校長論壇,由張翔校長親自主持,幾位講者都是今年獲頒授港大名譽博士的傑出科研權威,能夠同台分享當今科學界的熱門話題,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術盛會。
田家炳基金會2022年12月13日舉行大學校長論壇,香港9所大學校長與副校長的專題討論,陣容鼎盛。本文撮要討論內容,對香港大學教育作一籃子全面的檢視。
經過兩年多疫情的洗禮,中大校園再次煥發姿彩,祝願母校一甲子校慶再攀高峰。
灼見名家網站內容不斷緊貼本地、兩岸及國際時事,名家分析,觀點多元,為讀者提供不一樣的視野。本社作者黃賢博士更榮獲亞洲出版協會(SOPA)頒發卓越評論獎,實至名歸。
香港城市大學在郭位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委任楊夢甦教授擔起推動創科的重任,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及自我增值機會,同時將大學的研究成果及知識產權轉化為實際應用,為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盧煜明教授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帶領團隊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從孕婦血液檢測胎兒遺傳物質,能及早診斷胎兒唐氏綜合徵和多種遺傳病,為產檢開啟了新時代,他也因此被譽為「全球無創產檢之父」。
企業必須在環境保護、社會關懷及良好管治3方面下工夫,才可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脫穎而出。說不好ESG故事的公司,產品與服務將得不到顧客的支持;得不到融資機構的青睞,遲早遭到對手淘汰。
近年由於各地興起創業潮,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認為,創新與創業跟學位沒有必然關係,這個現象為大學帶來挑戰,這也是他訪問世界各大學校長後,希望從中得到的答案。
香港理工大學的校訓是: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創校以來創科碩果累累,相信在香港的新時代會有更好的發揮。
江迅1994年移居香港,加入《亞洲週刊》擔任資深特派員,以他在內地文化及新聞界的深厚資歷,很快就嶄露頭角,闖出名堂,很多獨家報道挖出鮮為人知的內幕消息。
過去四分之一世紀香港歷盡經濟蕭條、金鐘佔領、修例風波、世紀疫情⋯⋯最後都能夠化險為夷,香港氣數未盡,下一個五年,我們將有新的機遇、新的發展,走出困局。
港大最近因爲一批不成熟的學生代表犯了嚴重錯誤而不承認學生會的地位,變成校外組織,終結過百年的夥伴關係,是否過於草率?一間排名世界前列的百年學府失去了學生自治的機制,將來會培養出怎樣的人才?
中國古老的智慧:30年河東,30年河西,在中美兩大陣營這30年的表現充分反映出來。兩個國家一個古老,一個年輕,沒有世仇,優勢互補,鬥則兩敗,和則互利,但願兩國領導人的智慧可以化危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