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傳媒也希望在下一個10年繼續發揮所長,製作更多優質資訊與評論,繼續舉辦高端論壇與活動,為香港的長遠發展貢獻一點綿力。
英國反移民騷亂持續,成新任首相施紀賢的燙手山芋。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剖析,此次騷亂背後反映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和經濟問題。
國務院港澳辦黨組最近在《光明日報》發表的長文,從港澳角度總結一國兩制的實踐,是闡釋北京對港澳政策趨同的重要文章。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3-01-13
財政司司長將於下月發表《財政預算案》,筆者對此有點數建議,冀望政府審慎考慮,妥善調配財政資源,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
香港必須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否則將無以提供足夠經濟誘因以影響身分認同、帶動人心回歸。
在中央的指導、督促、支持和問責下,在越趨強大的愛國愛港力量的大力襄助下,我們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成為一個奮發有為、開拓創新、讓人耳目一新的政府,在極為困難的內外環境下砥礪前行。
國際政經形勢不利香港,加上深層次矛盾錯綜複雜,下任特首要如何解決?李家超出任特首後有哪些最迫切的任務?
我的一代不少受到50年前「保釣」反殖運動所政治啟蒙,今天不少新生代的政治啟蒙卻始於2014年的「佔中」及「傘運」, 再受今次反修例抗爭的洗禮。他們不認同政府的解釋、不願意疑中留情。
我們看見的問題如貧富懸殊、樓價高企、青年缺乏向上動力及歸屬感,是因還是果?若是現實的果,那麼因是什麼?
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製造社會深層次矛盾和擴大貧富懸殊,中央領導對此表示關注由來而久。除了澄清錯誤引述外,政府更應該用事實證明,本身是有能力去解決中央關注的房屋問題,毋須中央幫忙。
《施政報告》迴避了深層次矛盾的核心問題,以為着重經濟、民生就可以用時間換空間,把一大堆根本性問題掃入地氈底。
要讓一國兩制重新上路、行穩致遠,必須總結回歸以來的經驗教訓,做好「第二次回歸」。
韓正說,香港國安立法,是為了維護香港社會穩定;有了這個前提,就要對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回應香港市民的關切。這是特區政府的責任。
每當中國或特區政府官員談到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他們指的總是經濟或民生問題。結果,矛盾愈演愈烈,更成為反中亂港勢力手上的王牌。
期望由習近平主席在2022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慶祝回歸25周年之際,宣布「一國兩制」在新時代的修訂構想和版本──「一國兩制2.0」。
港人應該記得,早在2005年,時任總理溫家寶已經指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事隔14年,經歷了3任行政長官,特區政府對解決深層次問題有什麼作為呢?為什麼社會矛盾不但沒有紓緩,反而繼續惡化呢?
近年香港人感到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情況不斷惡化,「反送中運動」以來,北京繼續挺林鄭和警隊。如今,習、李的表態顯示,北京不會對症下藥,日後的深層次矛盾將更難解。
警方關押的年輕人愈多,他們就會愈是前仆後繼。那些後來被抓被關的人將會更加激進。香港有數百萬年輕人,你豈能把他們都關起來!
革命也只是由一個新秩序取代舊秩序,並非革命浪漫者所空想的天堂。
如能審慎行事,還富於民,將不會對全民就業而勞工短缺的經濟增添壓力。在經濟上既是師出有名,亦不用太花氣力,開支的一分一毫得以撥給最應受惠的市民,而不會讓中介者從中漁利。
曾蔭權當權的7年,增闢土地完全停頓、建屋數量下降、創新科技停滯不前,累積下來的深層次矛盾至今難以化解。香港意見領袖之所以轉軚,原因怕不是本屆政府比當年更為無能,而是今天的意見領袖比當年更加民粹。
香港營生環境及謀生空間不足,是資本主義市場極化所導致,這才是社會不和的深層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