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香港教育制度難培訓研發人才?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還適用於現今香港科創發展嗎?聽聽中原家族辦公室顧問何國良的分析。
教育前景的可能之一,在教育體系內部,尋找突破點,讓學生不再被制度的設計所擺弄,不再被預設的目標所牽引,而是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能夠面對甚至擁抱前面的世界。
李越挺也許代表了香港的一代教育官員,在香港教育急劇擴展的年代,努力而聰明地讓人人受教育,香港重要的教育規劃包括全面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升中派位辦法」都來自李越挺的手筆。
在學校制度裏面,也是只有一條跑道、一種競爭。在華人社會,科舉的理念得以延續,就不難明白。看到科舉的運作,不期然驚呼,與今天的考試何其相似?
40年前,因為中國經濟體量不夠大,外匯管制的不良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中國遲早還是要放開。大概5、6年前試過,發現外匯管制一放開,外資就走掉了。我最近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採取零關稅。
傳媒一方面說香港考試成績不「重要」,卻把放榜成績放在報紙的頭版來報道。
我們做了許多,若不能提升成為理論,很可能無法持續,也難以推廣,又很可能不再適應進一步變化了的社會。相反,以港人的智慧,若能根據我們豐富的實踐,增潤外國的理論,創出自己的理論,將是對世界教育的一點貢獻。
新任教育局長蔡若蓮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教育永遠可以做得更好,課程設計、師資培訓、校園環境等都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幫助不同年代的學生裝備自己。
今天大部分學校只是教學生背書默書考試,考試便是考核能否把課文熟讀背誦,這種教育理念下的學生,怎會教懂他們有自己的意見、領會自己的感受?
香港教育只能保證一個學生有12年接受免費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但不能保證學生都有中學生應有的中學畢業學能。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難題呢?
馬賢慧精準地捕捉到教育新時代的需求,與鄭余雅穎在2009年成立ARCH Education,致力建立新型教育生態圈,以培育具優秀思維能力及學習熱誠的學子。
近年,有許多家長不想自己的孩子從小便承受過多壓力,所以選擇「愉快學習型」的的國際幼稚園,不過也有人擔心將來難適應主流小學。
無論是哪一種教育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優缺點。身為家長,為兒女找對合適的教育方式、讓下一代自信、快樂地成長才是最重要。
建立知識型社會和相關的教育發展,與社會本身是分不開的;所以社會和政治環境的變化,往往亦影響了教育的發展。這是最近幾年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一個社會發展需要倚靠年輕人;認真傾聽 ;盡量解決問題;是否比消極地說放棄更加有積極意義?
香港已陷入社會信心全面崩潰的局面,在常態社會裏不能容許的行為,現在幾乎天天發生。在止暴制亂後,香港怎樣重建制度,挽回已崩潰的社會信心?
在反修例運動中,大學生擔當重要角色,走在最前綫,但這次與之前不同,沒有明顯的領導,泛民議員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學界領袖也只是參與者。
以往,成績好,就會在教育體系裏面順利上升,不斷取得更高的學歷,也因此在工作裏面,步步高升。學歷、地位、收入,是緊緊相扣的。但是在一個人漫長的四五十年工作生活裏面,學歷佔的重要性愈來愈低。
在這個「大學無用論」、「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呼聲愈來愈高漲的時代,現有的高等教育制度是否已經失效?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是否在印證教育已經不再是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有效方法呢?教育的真諦究竟是什麼?
曾俊華認為政府是一艘龐大的航空母艦,教育政策難以作出任何修改,所以他覺得現在從另類的教育着手,然後由下至上,逐漸改變。當另類教育得到群聚效應時,他相信很多事情得以改變。
曾俊華認為,科技的突破正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今日的學生要在未來世界佔一席位,必須要掌握一些難以被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取代的技能,否則隨時飯碗不保。
為何有學生害怕「留級」?直觀來看,只是多花一年時間,補回學不懂的課程而已,何「怕」之有?花多些時間重新學習,打好基礎後再繼續往後課程的學習;這是從學生利益出發的好事。
從教育的角度看,假如我們還深信我們少數科目的獨木橋,足以讓年輕人迎接未來、度過一生,我們其實是在剝奪他們在未來生存和成功的機會。
我們似乎活在一個瘋狂的年代,千方百計地壓迫小朋友去學習,毫無方法地讓孩子活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殘酷和虛擬世界的蒼白都不是好東西,但我們自己樂此不疲。
一個喬布斯創造了幾萬億的巿值;兩個丹麥和瑞典人建立了Skype電話系統;瑞士人建立了IB文憑課程,他們都在影響世界,我們卻仍在國教紛爭中喘息,擔教育大旗的人自己活得像老鼠,你不擔心嗎?
我們今天的教育制度仍然採取工業時代的藍圖,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我們仍然繼續推動不合時宜的方法,為我們學生應付未來挑戰的準備。
面對種種困境,實在令人感到無奈。中國文學淪為「夕陽」科目,已是意料中事。香港文學課程未來的走向,與高中學制和語文課程的發展息息相關。
今天的教育需要配眼鏡了!
馬雲認為,香港並不只是屬於香港的,也不只屬於中國,而是屬於世界、屬於這個世紀的;香港人不應只看到香港,年輕人該放眼世界各地。
廖思銘先生認為另類教育並不是一個特別的東西,而是一塊鏡子問我們自己,主流的教育制度有什麼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