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普羅市民,我們需要增強對於中醫的認知及鑒別能力。如此既有利擇醫選藥,減少被動糊弄,也可以建立相對正常的醫患關係。故此我們必須弄清傳統醫學的核心思路是關聯性思維,而非現代醫學的因果律思維。
我們通過逐字對比不同地區的漢字字形,把箇中差異明明白白描述出來之後,可以分析這些差異的來源、規律,整體歸納出地區間的字形同異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掌握漢字今後發展可能出現的趨勢。
劉小康從事設計工作,已長達40年,他說:「一個成功的設計師,一定不可以只喜歡設計,要喜歡設計以外的東西,例如喜歡音樂,可以用設計去表現音樂……這樣的設計,才有價值!」
筆者重視生命教育,同時又極喜歡漢字,所以本文嘗試從20個漢字中,探討隱藏在字中的奧妙和其對生命價值的詮釋。
漢字不但數目眾多,而且它們都盛載了不少中國的傳統智慧,文字其實可以說是文化的載體,有人甚至說「一字一智慧」。舉「羊」字為例,它是筆者最喜歡和美麗的漢字之一。
現在聽到有人把簡體字稱為「大陸字」,說看不懂,有點奇怪。也許是政治意識在作怪,把本來沒有政治性的東西,也看出政治來了。
現在有了拼音輸入,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書寫可以用拼音,就以為拼音可以取代中國字。
粵語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漢語。在不同背景和適用性之下由各漢語言學家開發出來的粵語拼音標準,點算起來不下十個。
在教學上,當我們談及字形的時候,並非說它是對或是錯的,而是我們為什麼採用這個字形,而不是另一個。我們會以哪一個為準則,背後的理據是什麼更為重要。
語文老師在低年級一般較着重字詞的筆劃和筆順,字形的結構,好讓他們鞏固漢字的寫法。字要寫得清楚工整,才能表達文字本身的意義和美麗。但怎樣拿捏當中標準,要求到什麼程度才合適呢?這是老師的煩惱。
從來料加工的學堂歌,到促成原創性的中國現代歌曲的誕生──配搭新詩/古典詩詞/自由體歌詞的調性旋律/和聲/鋼琴伴奏/共鳴發聲/五線譜/簡譜記譜。現代歌曲之誕生催生了社會資訊的引介、傳播和普及。
漢字演變是漫長而複雜的,可以由原始的圖案開始,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不同的書體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一種價值。
莫里斯教授在中國的第二次「登山」,是前面提到的4月17日下午登頤和園的萬壽山。他登山時,腰桿挺直,腳底生風,實在不像一位61歲的人。
埋怨中文難學的同時,也應公道些看看它所有的獨特的優點。
古籍以至今日日常用的艸木字,多借「草」為之。
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
字如人之面目,必須用心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