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13 2025 20:35:0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香港經濟

銀行有入冇出 經濟蕭條
作者:湯文亮2024-07-31
這個世界原來真係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以前銀行關注工廠有冇「便秘」,現在到香港銀行被關注點解出現「便秘」。
外商投資中國發生巨變 突顯香港地位重要
作者:羅祥國2024-07-26
香港成熟的市場經濟可以承托整個大灣區的發展,以及加強對國家持續改革開放和發展的貢獻。
外商投資中國發生巨變 突顯香港地位重要
作者:羅祥國2024-07-26
香港成熟的市場經濟可以承托整個大灣區的發展,以及加強對國家持續改革開放和發展的貢獻。
國家全面深化改革與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角色
作者:劉兆佳2024-07-24
中央不得不慎重思考如何提振香港的經濟活力的問題,並出台不少惠港政策和措施推進香港經濟的轉型和增長,總的趨勢是加强香港與内地在經貿和金融上的聯繫,從而增加香港的發展機遇。
香港營商環境不遜新加坡 勿妄自菲薄
作者:陸振球2024-07-19
其實香港的營商環境和不少經濟領域,絕不遜於對方甚至大大超越新加坡。作為香港人其實也應本着,以真實數據盡好唱好香港的責任,不能太過君子,任人罵不還口。
對比港投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投資公司
作者:尹瑞麟2024-07-18
新加坡淡馬錫與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雖然都是政府全資擁有的投資公司,但二者在成立背景和政策考量上存在差異。兩家公司在投資目標和策略上也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值得進行比較研究。
樓市向好需放開北水來港
作者:何民傑2024-07-12
政府需要考慮設置特別渠道,容許前往港澳居住的內地人士,轉移資產到港澳地區置業或者投資,轉移過程可以設置一個資金離境稅,增加內地政府的收入。
美西方對香港的敵對 對愛國者意味着什麼?
作者:劉兆佳2024-07-08
香港已回歸祖國27年,過去幾年的變遷,反映了香港在政治和經濟上都進入了一個重要拐點。即使香港擺脫了政治動盪,經濟在美西方的打壓下有所削弱,美西方的政客亦不斷抹黑和詆毀香港,愛國者又會如何面對?
香港經濟長遠發展有望再創輝煌
作者:劉兆佳2024-07-04
從長遠看,近年出現一些新的變遷,加強了香港應對「結構性」負面因素的能力,讓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露出曙光。不過,香港要重拾經濟持續增長的狀態,必須要經歷一個艱辛的過程,成果卻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充分顯現。
範式須變:一國兩制怎樣走下去?
作者:張炳良2024-07-03
一國兩制如何走下去,端賴國家意志,也決定於港人的生活態度。香港經濟上不會「玩完」,但要贏得世界重視,就要展示乃背靠而非只依附內地經濟,具固有優勢且助中國大陸發展與開放,重建使命感。
香港的「五大關係」──中國式的現代化及文明交流互鑑
作者:馮可強2024-07-03
香港曾經在過去崢嶸歲月裏,展現出耀眼光芒。香港在中國近百多年的歷史發展上,有它的內在價值和深遠意義,還可以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實驗和示範場所。
許楨:中國放棄韜光養晦外交戰略 能否在西方主導格局下獨樹一幟? 香港與英美脫鈎 逐漸失去昔日的輝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7
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博士認為,在西方主導格局下,中國新外交戰略獨樹一幟。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Hong Kong is over是偽命題
作者:謝祖墀2024-06-24
我不認為成為另一所中國城市是什麼問題。香港本來就是中國的城市,但香港的獨特之處在於可以擔任一種複合的角色。羅奇的一些觀點我是認同的。但他(和不少其他人)對中國前途的判斷可能並不準確。
優化維港夜繽紛
作者:劉勵超2024-06-20
特區政府或旅遊發展局投資了不少公帑舉辦「日夜繽紛」,雖有發展商旗下的商場支持,但是若邀得商業贊助,減輕納稅人負擔,市民就看得更開心。
解讀中央經濟政策的演進
作者:袁彌昌2024-06-19
中美之間一場製造與生產力主導對抗金融主導的競爭,已經展開,骰子已經擲下。今天指控中國產能過剩,可能仍被視為無稽之談;但長此下去,中國不斷刺激生產以推動增長,勢將造成產能過剩。
香港競爭力升兩位排第5 新加坡居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8
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周三(18日)發表《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上升兩位至全球第5位。
重資產的比例愈來愈輕
作者:何國良2024-06-18
寫字樓和零售物業這些商業資產,漸漸受到用家使用習慣的改變而要面對未來需求增長放緩的現實。而在這結構性轉變的趨勢下,租金下降的長期壓力不容忽視。
譚新強:港股表現為何與中國經濟完全脫節? 日圓止跌 內地及香港股市將受益? 為什麼要勸羅奇搬回香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0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CAI)創辦人、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認為,既然羅奇仍然這麽關心香港,香港也正在「搶人才」,所以我將對他推銷香港,勸他搬回香港,幫手打造更好未來,確保香港不會「玩完」!
莊太量教授:香港經濟排名不跌反升 仍能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訪港旅客人數增加 為何零售業仍未復甦?(HKMA工商管理研究社周年論壇系列3)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6
怎樣判斷香港目前的經濟狀況?我們仍能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嗎?一起聽聽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的分析。
無聲的顛覆:從KeeTa說起
作者:袁彌昌2024-06-05
最令筆者嘖嘖稱奇的是,像KeeTa、淘寶等這種外來的破壞性創新,竟然反而能夠對香港長久以來最為棘手的既得利益集團,造成最大的牽制與衝擊。簡單來說,就是它們把香港的地產商與壟斷性資本搞到「雞毛鴨血」。
羅奇下周來訪 將勸他搬回香港
作者:譚新強2024-06-03
Gavekal 認為只要日圓止跌回升,內地和香港股市反而將是最大受惠者,估值便宜,未來前景愈來愈好。如若日圓真的跌至170、180 ,不止對日股不好,甚或將引發一場貨幣戰,連亞洲金融風暴都有可能!
擦邊球
作者:陳文鴻2024-05-27
美國沒落、非西方國家冒起是大勢所趨,今天美國制裁,明天可能便制裁不了。香港為未來的發展,也為分散風險,好應讓一些中小企業先行開發與俄羅斯等國家合作與交易,避免隨美國一起衰落。
去中介化力量──淘寶怎樣啟示香港未來經濟三大路向?
作者:李偉民2024-05-24
科學性、群眾性、創作性,是中華民族的特點,也是內地未來發展的鮮明路向。香港呢?我們仍在思考……有什麼可以逞強?
香港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何民傑2024-05-24
如果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可以透過政府簡單立一條法律就能達致,就不會出現政府破產和國家消亡的歷史教訓。欠缺了不同角度思維的哲學討論,香港的公共政策有步入單導向的危機。
郭國全:面對二戰以來最大變局 香港應堅持長線投資、發展新金融市場 ?怎樣追上國家經濟發展 同時應對氣候與人口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1
面對二戰以來最大變局 香港應堅持長線投資、發展新金融市場 ?怎樣追上國家經濟發展 同時應對氣候與人口挑戰? 一起聽聽前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的分析。
徐王美倫:深度遊、「旅遊+」、「+旅遊」為香港旅遊業帶來新景象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6
我深信只要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合力,一定可以面對不同的挑戰,繼續推動旅遊業持續、健康的發展,為香港的旅遊業寫下新的一頁。
香港開設賭場的政治經濟學
作者:羅祥國2024-05-13
這樣龐大的商機和就業貢獻,香港為何白白錯過!事實上,全球絕大多數的旅遊城市都開放了經營賭場,就算非常保守的日本和泰國,最近亦已決定開放。
陳啟宗:為何過去本地經濟興旺不可持續? 中美交惡、逆全球化下 香港怎樣尋找出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9
香港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認為,香港回歸後重政治而輕經濟,而經濟又過於依賴房地產,喻港人切勿停留在歷史的回憶,要改變不屬於此地的心態。
陳繁昌教授:沙特阿拉伯如何積極轉型 擺脫依賴石油? 香港發展創科有什麼優缺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9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科學園舉行,陳繁昌教授在峰會上介紹沙特阿拉伯如何積極轉型,以及香港發展創科有什麼優缺點。一起聽聽!
範式須變:經濟未來不可能重複過去
作者:張炳良2024-05-09
再出發征途上香港須認清大勢,不尚空言壯語,也不故步自封;弄清自身強弱虛實,不捨長取短,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凡事求大,但要做穩,沉着進取,由點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