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還要致力擴大旅遊業的「外循環」成分,爭取內地以外的遊客和他們帶來的外匯,收窄因港人外遊流出港元與外國來港遊客帶來外幣的國際收支平衡。
政府要主動出擊,虛懷若谷,多聽業界聲音,多吸納民間智慧,而非單憑一己良好但離地的意願,或視賣地條款要求或限制如聖誕樹燈飾,掛得愈多愈好。
政府一貫的政策是一定不會讓受遷拆影響的居民「無瓦遮頭」,問題是政府能及時提供足夠數目的公營房屋單位給這些居民嗎?
孫先生是社會各界公認為處事圓滑的「太極高手」,這非指他如少數批評者所認為的「耍得就耍」或「卸膊」,而是面對不利的形勢、不合情理的政客要求或既得利益團體的壓力,仍然氣定神閒地見招拆招,實行以柔制剛。
香港國際化的特質過往支撐了金融和地產這兩大傳統經濟的發展。如今,相信其他行業也能憑藉國際化的特質在全球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將香港發展成各行業的國際樞紐。
珠玉在前,當局可向海外城市和內地省市(特別是一河之隔的深圳)取經,希望特首於今年的《施政報告》闡釋推動低空經濟的政策方向和支援這新興行業發展的實質措施,充實香港作為綠色智慧城市的內涵。
特區政府和管理局未必能將其他地方的設施財政管理照搬到文化區,但參詳海外這類計劃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說不定可以找到靈感,以合適的方案把西九文化區從財困拯救出來,讓它在天下間拼出個名堂。
港府尚未公布北部都會區具體融資方案或後續跟進措施,或可考慮公私營機構合作模式,為市場提供誘因,利用市場力量協助開發北都土地,以紓緩融資壓力。
特區政府或旅遊發展局投資了不少公帑舉辦「日夜繽紛」,雖有發展商旗下的商場支持,但是若邀得商業贊助,減輕納稅人負擔,市民就看得更開心。
筆者不支持讓遊客駕車進入南大嶼。為何不能只限用渡輪連繫南大嶼與港九新界,免卻在擬議的「走廊」兩端或其他地點興建大型私家車停車場,還要擴闊現時唯一貫穿「走廊」的嶼南道,浪費和破壞土地?
筆者認為問題重點是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席捲全球,在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動全球發展的洪流中,特區政府若不果斷採取行動,提速提量發展我們的數據產業,恐怕不出十年八載香港或會淪為亞洲國際都會「遺址」。
從政者應檢討從垃圾徵費計劃的構思以至落實的整個過程,汲取教訓,經一事,長一智,把良政善治由口號變成實踐。
市建局缺乏資源及資金來大規模處理市區重建問題,政府可積極考慮以公私營機構合作的模式引入私人發展商及併購公司,協助重建市區,透過公私營機構不同程度的參與和承擔,各自發揮專長,相信可收相輔相成之效。
政府近年已採取一些為重建舊樓項目拆牆鬆綁的措施,雖然有助加快舊區重建,但公營重建項目最大的困難是在原區臨時安置受影響的商戶,以及安排商戶和住戶們在重建完成後遷回原址。
本財政年度最後招標一幅工業用地將會採用雙信封制,投標者須同時但分開遞交地價建議及非地價建議,評審時兩者會被評分,前者比重只佔總分的30%,後者反佔70%。這幅用地也是政策的試金石,招標許勝不許敗。
當局會探討在政府建築物幕牆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又繼續支持公私營機構進一步利用可再生能源,何解就不願聆聽筆者早前在本欄的建議,在全港各地政府興建及管理的行人天橋上蓋及公路隔音屏障,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
建設新田科技城的理念,是與一河之隔的深圳科創園區緊密合作,產生協同效應。政府有責任力保科技城不會像國際邁阿密足球隊訪港那般「走數」,令港人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現時的房地產市況不能跟2010年,當局放寬強拍門檻至八成時的市況同日而語。然而,進一步放寬強拍門檻相信對市場氣氛有一定正面作用。
當局現時起要改為深化向市民宣傳內容,例如現時街頭及商場的分類回收箱和垃圾桶是否會保留?當局如何確保已收集的分類回收物料獲得正確處理?
從發展商及某些團體的角度看,政府的「高地價」政策卻是香港健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絆腳石,樓巿下滑時種種問題便更凸顯。說香港成也地價、敗也地價,讀者們同意嗎?
2010年馬頭圍道的舊樓倒塌事件及近日旺角出現多宗外牆石屎剝落事件,反映香港舊區樓宇的結構安全已敲響了警號。筆者建議當局能重新檢視作業備考或行政指令,解決「一所房屋 」對舊區重建的影響。
「今時唔同往日」,這些支出是否依然「應使」和推行以來有否達成背後的政策目標,社會應趁政府剛開展的《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多加討論。政府也要毋懼面子問題,認真檢討現時各項巨額及難以控制、不可持續的開支。
為了證明融入大灣區(「大陸化」)跟踏足世界舞台(國際化)兩者並非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特區政府可參考現時國際研究機構採用的準則,制定一套量度香港增加國際化的準則,以事實令「唱衰」香港的人收聲。
因應2025年起至2047年將有數以萬計的地契到期,沿用傳統機制與業權人逐一查核業權及簽訂新地契的安排並不可行,當中的不確定性或對業權人及樓市造成困擾。除簡化地契手續安排外,有關可續之年期亦值得探討。
地庫停車場內無自然通風及陽光,而地庫內亦有密集的渠管或沙井等,長遠而言容易有衛生問題。對於發展商而言,興建地庫停車場的成本亦會較高,有違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香港高齡住宅樓宇的數目與日俱增,藏在天花板上和牆壁後的老化喉管就像計時炸彈,萬一不幸爆發,苦主求助無門,就算願意破財也未必能擋災,假若苦主無財,情況就更堪虞。
多年前政府為推動本土經濟和加添旅遊特色,曾經大力推廣美食車,結果累得絕大部分「落疊」的經營者苦撐多年後虧損離場。但願政府汲取教訓,策劃搞活夜間經濟的舉措不會重蹈美食車的覆轍。
觀乎政府於今年第3季的賣地計劃,只有啟德及東涌兩幅來自新發展地段的地盤,據悉地盤面積達15萬呎,發展規模異常龐大,相信本財政年度政府未能提供來自傳統九龍及香港島市區地段的中小型地盤作公開招標。
本港出生人口將持續減少而急劇老化,其實面對這堆推算香港未來客觀形勢的數字,政府、商界、社福及其他公營服務機構負責人如何在政策和營運層面上應對有關人口轉變帶來的挑戰?
比起政府和社會要一起盡快解決的各樣深層次問題,維港可能重新進行大規模填海的威脅實是微乎其微,希望公眾不要花時間和精力在這事件上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