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加坡

校長如何兼顧日常校務中塑造學校文化
作者:朱啟榮2020-01-09
Deal and Peterson提醒校長在處理日常校務時可以兼顧如何建立學校文化。學校在放暑假前安排一些活動,以預備學年結束,過渡新學年,而不只是等着放假──這些安排可以帶來雙重效益。
吳作棟:我並沒有選擇政治,是政治選擇了我
作者:編輯精選2019-12-22
我沒有政治野心。即使當初成了個失敗的總理,我還是會昂首挺胸。我回應了內心的召喚、履行了責任,也為這個使命奉獻了一生。我無愧於心了。
外語與文化
作者:程介明2019-12-20
文化是要傳承的,但是有系統的文化傳承,主要靠語言文字。如新加坡把一門外語(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結果以前南洋一帶多語的環境,在新加坡逐漸消失,方言裏面豐富的文化內涵,也隨之而消失。
地盡其用:中央填海造地重置葵青貨櫃碼頭
作者:謝偉銓2019-12-13
由中央政府支持、推動在香港水域之外填海造地,供香港重置葵青貨櫃碼頭的構思基礎。
林行止:新加坡「無共之國」 香港老共「話晒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08
林行止認為,新加坡因為完全地、絕對地排除中共的影響,才有今日之成就。可是,為了擔心得罪中共而做少中國生意,李光耀父子談論香港問題,一概不提中共。
11月運勢預測:利益出現洗牌 新加坡有異動
作者:潘樂德2019-11-05
踏入11月(11月8日至12月6日),整體氣氛又會有所不同。本月是年月太歲重逢,代表社會局面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本月有不少人會由此而得到大利益,但也有人遭受損失。
香港如何開展組屋計劃
作者:何濼生2019-09-30
我的「港人家庭基本居屋」,不論出租和出售的,都要求申請人自用。出售和出租的,都要實而不華,和提供只屬最起碼的生活空間。
王于漸:香港今天的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26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認為,香港今天遇到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這不是供應問題,而是購買資金不足的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倡公屋可租可買 鎖定補價首置免息貸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25
團結香港基金今天發布最新房屋政策建議,提出「港人組屋」計劃,提出建公屋可租可買、租金津貼、鎖定補價、首次置業免息貸款等十項政策措施,實踐全民安居願景。
陳啟宗楊榮文對談 籲港人認清現實 獨立關稅區非免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23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認為,香港人有責任建立認識現實的文化,西方給予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不是免費午餐,愛國必須是建設一國兩制的前提。
新加坡智慧
作者:胡孟青2019-09-19
環境有變,而且當既有問題變得突顯,政府有需要扮演更有為角色,以作為平衡及扭轉問題所在。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愛國愛港,是一國兩制前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02
談及香港近期發生的示威,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指出,當年鄧小平談港人治港,是基於愛國愛港。中國長期在香港忽視愛國教育,連國民教育也無法推行。
香港應參考李光耀的做法嗎?
作者:施永青2019-07-08
北京政府卻沒有李光耀那麼實事求是,沒有老老實實告訴香港人,北京能給香港人的,只是一套有中國特色的指導式民主,由中國共產黨在背後拉線,而不是以個人意願為依歸的,一人一票的西方民主。
明日大嶼研究 願景為先VS基建主導
作者:謝偉銓2019-06-05
《施政報告》將人工島發展計劃命名為「明日大嶼願景」,而不是簡單稱作「明日大嶼計劃」或「明日大嶼工程」,絕非單純的包裝技倆或宣傳口號,而是要刻意突顯整套發展計劃是「願景為先」。
周佳榮教授兩位愛徒:五四運動不止是中國的事,更是亞洲的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24
香港浸會大學講師范永聰相信韓國的三一運動不是韓國的「三一」,而是亞洲的「三一」。中國的五四運動不是中國的「五四」,而是亞洲的「五四」。辛亥革命不是中國的革命,而是亞洲的革命,對亞洲的影響相當大。
大國的終局之戰
作者:胡孟青2019-05-23
中美跟以往不同,前者一直認為忍讓了幾十年,後者的國力冒起,兩國同樣對於調節市場駕輕就熟。或者,正正因為大家都有條件在打貿易戰期間,尚且有條件可以砌好經濟,造高市場,尋求妥協的逼切性亦變相減少。
獅城模式 增醫生最好方法
作者:雷鼎鳴2019-05-14
培養醫生既慢又貴,輔助性的解決之道自然是輸入人才。港人子弟有多在外國醫學院就讀,別人替你出錢培養,你還阻止他們回來,其蝕底之處,已到天誅地滅的境界。明乎此,新加坡的做法比香港剛通過的方案依然優勝得多。
永續債券似股多於債
作者:張宗永2019-05-09
永續債沒有年期,卻有定期的派息和本金有贖回機制。公司如果不提早贖回債券,利息成本會增加,很多散戶投資永續債時都假定公司會提早回贖。
構思超級城市解決方案
作者:國家地理雜誌2019-04-22
都市人口稠密的問題會在生態、水資源、能源、宜居、廢物處理、生產食物、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生活文化及傳統、經濟活動等方面,產生關連性的影響。
實實淨淨傢俬股
作者:胡孟青2019-04-16
新加坡過江龍設計都會(01545),已經營近40載,從最初室內設計服務到拓展中高檔傢俬零售、進一步開拓美國網購傢俬市場,走大眾化路線,睇準美國家庭愛自行DIY組裝傢俬,變身網絡上的宜家。
海盜、航海家與亞洲秩序
作者:鄭永年2019-02-14
今天中國的海洋戰略也迎合了中國作為商貿國家的需要,而傳統的陸地國家心態仍然影響着中國的國際戰略和外交關系。在向海洋發展過程中,一旦遇到瓶頸,就很容易轉向陸地。
亞洲的困局
作者:鄭永年2019-01-17
亞洲「主動」的思想殖民階段。通過亞洲各國的反殖民運動,物質意義上的殖民地消失了,但思想上的殖民地主義根深蒂固,不僅無意識地存在下來,而且變本加厲。
「明日大嶼」願景 填海1700公頃是過多嗎?
作者:謝偉銓2018-11-12
即是縱然香港人口不再有任何增長,單是讓現有居民「住好啲」,已需要增加1200至2000公頃土地。若加上為滿足未來人口增長及其他用途的土地,3000至4000公頃是不可缺少。
中美角力是持久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1-09
美國民主黨對中國貿易等各方面更加不滿,言辭上、策略上更難對付,中美鬥爭是長期鬥爭,我們要有心理準備。
立法是解決納米盤問題的最佳方法嗎?
作者:編輯精選2018-11-07
香港樓價費,面積細一直為人詬病,市民之所以對新加坡政府的政策有如此深刻感覺,就是源自積累已久的不滿和怨氣,而政府多年來亦未見提出有效解決方法。
向新加坡學習──收回土地!
作者:林超英2018-11-07
香港政府重視解決人民住屋問題,應該效法新加坡的成功模式,立即在新界的廣闊平原地上,規劃新的居民點,然後以規劃圖則和公眾利益為基礎,動用香港法例第124條《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所需土地。
新瓶舊酒──施政報告未解置業難困局
作者:陸觀豪2018-10-26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開宗明義填海造地,也未雨綢繆儲備土地,留交新世代發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未知政府有否汲取西九文化區之教訓?
共享空間
作者:曾鈺成2018-10-22
申訴專員批評房署浪費了公共屋邨裡不少空間。新加坡組屋裏的void deck,是多功能活動場地,跟香港公屋樓下用鐵欄圍封的「空格位」,形成強烈對比。
希望新加坡成功
作者:程介明2018-10-22
上個月,新加坡教育部宣布在以後3年裏面,逐步取消小學三年級與五年級、中學一年級與三年級的年中考試。明年開始,小學一、二年級將取消全部考試。
東盟十國經濟近況
作者:莊太量2018-10-12
歐盟有德國、法國兩個領導國,但東盟沒有一個強大的領導國,東盟各項規定的落實依靠會員國的配合,這樣無法阻止各國將本國利益凌駕於東盟利益之上,東盟應培養會員國的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