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農曆新年,終於抽到時間了,參觀過後,濱海灣花園果然名不虛傳,真的不枉此行。

坊間論者不斷強調,如果香港一早全面封關,便不會有輸入病例,也不會有本土傳播。這個論調邏輯上看來很正確,實際情況卻遠為複雜。

情人節送禮,原以鮮花或是具「愛情符號」的禮物,為應景之選。今年卻有人以口罩、廁紙、洗手液為第一選項。

無論從新加坡的經驗(一早全面封關,疫情仍然嚴峻),澳門的經驗(迄今無有效封關,卻成功控制疫情),或者香港現階段新增病例的感染源頭來看,全面封關根本不是能否成功抗疫的關鍵因素。

筆者素聞任博士多年來在新加坡積極推動原生種蘭花復育計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近年亦開始嘗試在香港進行原生種蘭花復育的工作。

這些考試第一,以往被英國人讚美的高官怎能是「無能」? 要知道香港公務員被灌輸的心態永遠是程序第一,目標為次,聽英國人的話。

新加坡植物園於2015年7月4日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產,植物園內的國立蘭花園更是蘭迷必去的景點。筆者之前曾兩次前往參觀,今趟再往新加坡,仍然預留了時間前去參觀。

Deal and Peterson提醒校長在處理日常校務時可以兼顧如何建立學校文化。學校在放暑假前安排一些活動,以預備學年結束,過渡新學年,而不只是等着放假──這些安排可以帶來雙重效益。

我沒有政治野心。即使當初成了個失敗的總理,我還是會昂首挺胸。我回應了內心的召喚、履行了責任,也為這個使命奉獻了一生。我無愧於心了。

文化是要傳承的,但是有系統的文化傳承,主要靠語言文字。如新加坡把一門外語(英語)作為第一語言,結果以前南洋一帶多語的環境,在新加坡逐漸消失,方言裏面豐富的文化內涵,也隨之而消失。

由中央政府支持、推動在香港水域之外填海造地,供香港重置葵青貨櫃碼頭的構思基礎。

林行止認為,新加坡因為完全地、絕對地排除中共的影響,才有今日之成就。可是,為了擔心得罪中共而做少中國生意,李光耀父子談論香港問題,一概不提中共。

踏入11月(11月8日至12月6日),整體氣氛又會有所不同。本月是年月太歲重逢,代表社會局面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本月有不少人會由此而得到大利益,但也有人遭受損失。

我的「港人家庭基本居屋」,不論出租和出售的,都要求申請人自用。出售和出租的,都要實而不華,和提供只屬最起碼的生活空間。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認為,香港今天遇到問題不是房屋問題,而是貧富懸殊的問題;這不是供應問題,而是購買資金不足的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今天發布最新房屋政策建議,提出「港人組屋」計劃,提出建公屋可租可買、租金津貼、鎖定補價、首次置業免息貸款等十項政策措施,實踐全民安居願景。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認為,香港人有責任建立認識現實的文化,西方給予的獨立關稅區地位不是免費午餐,愛國必須是建設一國兩制的前提。

環境有變,而且當既有問題變得突顯,政府有需要扮演更有為角色,以作為平衡及扭轉問題所在。

談及香港近期發生的示威,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指出,當年鄧小平談港人治港,是基於愛國愛港。中國長期在香港忽視愛國教育,連國民教育也無法推行。

北京政府卻沒有李光耀那麼實事求是,沒有老老實實告訴香港人,北京能給香港人的,只是一套有中國特色的指導式民主,由中國共產黨在背後拉線,而不是以個人意願為依歸的,一人一票的西方民主。

《施政報告》將人工島發展計劃命名為「明日大嶼願景」,而不是簡單稱作「明日大嶼計劃」或「明日大嶼工程」,絕非單純的包裝技倆或宣傳口號,而是要刻意突顯整套發展計劃是「願景為先」。

香港浸會大學講師范永聰相信韓國的三一運動不是韓國的「三一」,而是亞洲的「三一」。中國的五四運動不是中國的「五四」,而是亞洲的「五四」。辛亥革命不是中國的革命,而是亞洲的革命,對亞洲的影響相當大。

中美跟以往不同,前者一直認為忍讓了幾十年,後者的國力冒起,兩國同樣對於調節市場駕輕就熟。或者,正正因為大家都有條件在打貿易戰期間,尚且有條件可以砌好經濟,造高市場,尋求妥協的逼切性亦變相減少。

培養醫生既慢又貴,輔助性的解決之道自然是輸入人才。港人子弟有多在外國醫學院就讀,別人替你出錢培養,你還阻止他們回來,其蝕底之處,已到天誅地滅的境界。明乎此,新加坡的做法比香港剛通過的方案依然優勝得多。

永續債沒有年期,卻有定期的派息和本金有贖回機制。公司如果不提早贖回債券,利息成本會增加,很多散戶投資永續債時都假定公司會提早回贖。

都市人口稠密的問題會在生態、水資源、能源、宜居、廢物處理、生產食物、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生活文化及傳統、經濟活動等方面,產生關連性的影響。

新加坡過江龍設計都會(01545),已經營近40載,從最初室內設計服務到拓展中高檔傢俬零售、進一步開拓美國網購傢俬市場,走大眾化路線,睇準美國家庭愛自行DIY組裝傢俬,變身網絡上的宜家。

今天中國的海洋戰略也迎合了中國作為商貿國家的需要,而傳統的陸地國家心態仍然影響着中國的國際戰略和外交關系。在向海洋發展過程中,一旦遇到瓶頸,就很容易轉向陸地。

亞洲「主動」的思想殖民階段。通過亞洲各國的反殖民運動,物質意義上的殖民地消失了,但思想上的殖民地主義根深蒂固,不僅無意識地存在下來,而且變本加厲。

即是縱然香港人口不再有任何增長,單是讓現有居民「住好啲」,已需要增加1200至2000公頃土地。若加上為滿足未來人口增長及其他用途的土地,3000至4000公頃是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