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2:28:5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生活

追懷陳慕華教授:從醫學到史學
作者:陳煒舜2025-02-27
陳慕華教授不忘醫學,著成《胸肺疾病手冊》(2010),更將目光拓展至香港醫學史。這是一個世人都關注卻難以入手的範疇:醫學界內無暇為、而醫學界外無能為也。她既是醫科出身,又累積了豐厚的修史經驗,何況還具有熱心腸和責任感,如此重任自然非其莫屬。
蘭遊世界 用新詩擁抱世界──南非篇
作者:朱劍虹2025-02-25
香港蘭藝會疫情前曾組團前往東非馬達加斯加考察野外蘭花,當時曾規劃過回程時加遊南非開普敦,考察Disa的原生態,可惜考慮到花期已過而無法成事。今次終於成行,並不負眾望。
電子魔鏡
作者:常霖法師2025-02-25
當人們愈來愈逃避現實的時候,心靈就會愈來愈空虛,同時也會引發出嚴重的身心健康問題。
燃點希望的告別
作者:劉銳紹2025-02-24
大家慶幸有邵家臻這樣的朋友,像《帝女花》所說:「亂世姻緣經風雨,得郎如此復何求!」所以,切勿有心栽花花不香,莫待花亡始覺香!我悼念這位曾經入獄的香港郎,又記起第一代因爭取公義而被定罪的社工馮可立。時代改變,境況相同,令人慨嘆。
條命賤過泥──柱侯豆豉醬炆蕃薯小豬腱
作者:李文基2025-02-22
建築工地意外頻生,《職安健法例》形同虛設,未能有效保障工人安全。望工友們要留意工地上的陷阱,保護自身安全。附上柱侯豆豉醬炆蕃薯小豬腱食譜,以甜意溫暖大家。
拋夫棄子
作者:羅乃萱2025-02-22
婚姻,本應是最美好的承諾,兩位戀人相互許下終身的誓言,攜手共度人生。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愛情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褪色,只剩下一對對瀕臨離婚的男女。
捨與得
作者:譚寶碩2025-02-22
不捨青春,青春卻已流逝 。 不捨老伴,老伴卻已去世 。 不捨老家,卻要移民遠方 。 人生有很多不捨,但終須要捨去。
人生教訓和人性本質──聽聽北京大爺的人生感悟
作者:施林海2025-02-21
人生智慧往往來自真實生活及體驗教訓,而不是那種離地三千尺、半真空式的文人夢囈。YouTube上有一位北京老人,時常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和諸多觀點。如果我早些知道這些人生智慧,走的彎路肯定少得多,吃的虧也肯定少得多。
道聽途說的故事:白筆山晚上現身的幽靈
作者:李偉民2025-02-21
這裏的人說:「香港淪陷時期,日軍殺戳無數人,到處都有亂葬崗,但死者已矣。」也說得對,把生活困在回憶當中,有意義嗎?白筆山於是熱鬧起來,只有崖下的骸骨,依然孤獨。
打香港國際知名度 推茶餐廳香港味道
作者:張錦滿2025-02-20
寫作人何故近年已經成功建立「茶餐廳劇場」,在香港、台灣演出,一直在發揚香港飲食文化。內容方面,我提議他要多加角度,呼籲經營者建立標準化食物名稱、製作模式,讓主客都滿意,歡樂生財。這項推廣香港飲食文化、替香港打知名度的有意義的活動,政府文化和公關部門會否主動撥款資助?
你的紅不是我的紅(下): 紅尖晶石與紅碧璽
作者:謝淑芬2025-02-19
紅寶石的經典、紅尖晶石的熾烈,以及紅碧璽的優雅,各自綻放獨特的光芒,成為每個女性詮釋自我傳奇的最佳媒介。
朱銘
作者:常霖法師2025-02-18
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是在修行,至於能否落實在生命中,就要看在老、病、死等無常變化出現時,能否坦然面對了。
職場電梯的門裏門外
作者:艾雲豪2025-02-17
電梯,都市叢林的微型社會。數十秒光景,上演着人際互動的縮影:從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到悠閒的咖啡客,眼神交會間流露友善、冷漠或尷尬。擁擠空間裏的「電梯禮儀」,更體現了現代人的匆忙與焦慮。
新春隨筆
作者:譚寶碩2025-02-15
春運返鄉,體現濃厚的回家情結。遊子們克服萬難,只為與家人團聚。家的溫暖,是漂泊的慰藉,也是傳統佳節的精髓所在。父母的付出,是我們成長的基石。
眾樂之事──脆皮肘子
作者:李文基2025-02-15
偉哥大廚兼老闆還特別做了一度新界圍村古老菜,是南乳炆大白膳脆花生,說是常光顧熟客親身引領教誨烹調,上桌時香氣沖出令人垂涎。咬一口厚度十足的白鱔肉質爽脆難得的海鱔,再吃一湯匙小花生掛滿豐盛的南乳汁芡,原來小花生米還是鬆脆的,這配搭令人驚喜。
過年的布吉遊
作者:羅乃萱2025-02-15
網上有關泰國那邊的新聞鬧得沸騰,但布吉仍是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海灘水清沙細。除了美麗的大自然,布吉亦設有大型購物中心。旅遊的好處,便是能讓孩子看看這個世界不同的人事物。大家不妨趁着假期,到布吉一看。
如何在新世代的焦慮中自我成長?
作者:編輯精選2025-02-14
一個人難道要完全擺脫焦慮,才可以活得快樂又充實嗎?並非如此。焦慮可以教我們認識自己、深化與他人的情感關係,讓我們生出力量來超越內心的障礙,並實現生命中最遠大的夢想與目標。
東清鐵路上的奢華列車
作者:項明生2025-02-14
雞鳴聞三國,一眼望俄蒙,我在滿洲里,其實內蒙古!
一個平凡的「時代女性」跨越了南北半球的大時代
作者:阮紀宏2025-02-14
媽媽生活的這個大時代,中國由農業社會進化成工業社會,並以快速的步伐邁進信息社會;香港則由英國管治過渡到國家管轄的一員。而一個讀書不多,卻對家庭和子女有高度承擔的女性,能夠成功跳出農村到香港這個大都會,後來還跨越到地球的另一端,不愧是一名時代女性。
何宛淇  李榮傑 左何右李
作者:編輯精選2025-02-14
何宛淇與李榮傑,運動員與教練,亦是夫妻。合作13年征戰硬地滾球場,終在巴黎殘奧奪金。兒時患病的她,曾想放棄人生,因家人之愛重拾鬥志。
半世紀資深友誼先生賈思樂:怎樣得到朋友的尊重和喜愛?
作者:李偉民2025-02-14
我叫Louie做演藝界的「最佳友誼先生」,他笑道:「朋友有心事,找我談天,絕對no problem!」
情人節的啟示
作者:常霖法師2025-02-11
多數人在分手時只記得被拋棄那一刻的痛苦,卻忘記了相戀時大部分時間的快樂,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執着。
高永文:正宗潮州蠔烙做法與蠔餅有何不同? 潮州茶文化源遠流長 鳳凰單叢鴨屎香為何聲名遠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10
正宗潮州蠔烙做法與蠔餅有何不同? 潮州茶文化源遠流長,鳳凰單叢鴨屎香為何聲名遠播?一起聽聽高永文的分享。
新年的趣怪事
作者:劉銳紹2025-02-10
新年期間出現假扮職員討紅包現象,引發熱議。有人認為是討吉利,有人質疑是變相行乞。若非春節,是否視為偽裝騙財?屋苑管理人員是否有權禁止?此類行為的界線模糊,涉及情、理、法多方考量,值得深思。
屬雞者的2025:盛運與挑戰共舞的一年
作者:文皓天2025-02-08
2025年對屬雞者而言,是希望與挑戰並存的一年。三合太歲加持,三台與將星帶來突破契機;雖有五鬼、官符等凶星干擾,但謹慎應對即可化險為夷。願屬雞者平安順遂,在挑戰中實現蛻變,收穫成功與幸福!
仁者自勇──家鄉茨菇餅
作者:李文基2025-02-08
每當達官貴人討出靈簽,便有不同解簽使者說出籤文內說古人故事, 但他們話古為今的解說,總是加入了個人的看法,當然還是引經據典,可是不太客觀,唯有一笑置之。 今日分享家鄉茨菇餅:磨蓉茨菇加入臘肉蝦米等,搓成丸子煎香即可。
寒流夜的太陽
作者:王文華2025-02-08
人情的温度,跟自己的温度成正比。大家都喜歡當月亮,等別人把自己照亮。但真正可靠的是當太陽,默默持續發光。
過年的回憶
作者:羅乃萱2025-02-08
隨着父母離世,身邊的長輩已經一個接一個離開。不知不覺間,我跟外子也成了長輩。開始有人到咱們家裏拜年,要張羅食物煮什麼年糕,都成了我的責任。而每逢佳節,腦海就會浮起昔日跟爸媽過年的熱鬧場景,如今卻成了往事如煙。
Uber奇遇記
作者:項明生2025-02-07
現在的士也不好做,特別是周末,港人都北上了,銅鑼灣都水盡鵝飛。
逆風翻盤的陳清河
作者:廖書蘭2025-02-07
陳清河校長,屏東潮州人,憑藉努力不懈,縱橫廣播、電視、電影、網路新媒體。他常說,自己不是含着金湯匙成長的,人生路全靠自己闖,但仍要感謝許多貴人給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