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資本主義

全世界一體化 催生民粹主義
作者:王耀宗2018-03-20
民粹主義者反權力精英,對外則仇外及排外,傾向孤立主義的狀態。學術界至今似乎還未找到一個簡單而精確的定義,來界定民粹主義,也頗難界定本土主義。
全球化無可避免
作者:王耀宗2018-03-19
全球化顯然是一個遠為複雜的過程,誰是受害者以及受害者?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
檢視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漏洞
作者:曹鴻輝2018-02-07
貧窮問題,自古代帝制出現後,因尊卑貴賤之別而出現弱勢社群,造成貧窮,中外皆然。只要弱勢社群的謀生權利、謀生機會和謀生空間得到保障,就可解決,但資本主義做到。
香港政治困局的深層次矛盾
作者:曹鴻輝2018-01-30
香港營生環境及謀生空間不足,是資本主義市場極化所導致,這才是社會不和的深層次矛盾。
資本主義文化自掘墳墓
作者:劉迺強2018-01-23
今天消費主要在歐美,財富也集中於歐美,形成了全球貧富不均,和全球消費不足。
捧特怪象
作者:曾鈺成2018-01-18
特朗普胡作非為,看來會受到選民的懲罰,但事實上他的狂妄作風,早在競選總統的過程中表露無遺,美國人民卻依然用選票把他送進白宮。
新時代 新公共財政理論
作者:劉迺強2018-01-16
今天政府可掌握所有市民活動的大數據,稅種和稅率都可以不用粗糙的一刀切,而作更合理和細緻的劃分和抽取,並作跨地域的全球抽稅。
尋租資本主義橫行,全球政府向企業朝貢
作者:朱雲漢2018-01-05
過去二十年來,大型跨國企業的急速擴張,主要是靠着扭曲法律、政策與市場監管來達成,而政府還爭相加碼,乖乖捧上「朝貢禮單」。
港廠商已難在大灣區立足
作者:施永青2017-12-18
世界上其他的灣區城市群,起初都是自組織的;政府只是在中後期,才在政策上加以配合罷了。
香港現象補中國憲法與憲政的兩道不足
作者:洪清田2017-12-12
如果可以像開放改革初期實事求昰看中國自己、香港與世界千百年的人文全景,說不定可以在最高層次校正座標方位、輕輕撥亂反正,借助中港大同大異的互用互補取得共識共贏,世界也可能蒙其利。
呂大樂:1979年的預估,豈可應對2047年的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19
在面對政治環境改變、周邊地區關係轉變,以這種「不變」的思維來面對改變,顯然是不足夠的。
《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學批判綱要》讀書札記
作者:彥山2017-09-18
中國要對人類做出大貢獻,必須做好目前自家的事情。
本土化與近親繁衍
作者:陳文鴻2017-09-04
若把一國兩制看作是敵我對立,那是冷戰思維,盲目的意識形態。
香港VS新加坡:與台韓如出一轍
作者:駱惠南2017-08-21
今天新加坡成為相當一部分香港市民羨慕向往,乃至移民目的地。
中國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過程
作者:彥山2017-08-16
當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後,村裏那些農村幹部,能工巧匠及善於經營,敢闖敢干者,各自發展。
職業無分貴賤 待遇卻有高低
作者:施永青2017-07-24
香港的中下層宜盡快學會一些機械人沒法掌握的技能,否則命運可悲。
三大迷思
作者:曾鈺成2017-06-29
回歸20年來的發展,跟這美好願景有頗大落差。
年輕人看一國兩制: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
作者:呂大樂2017-06-13
在多數年輕一代的香港人之中,大多沒有太認真想過一國兩制的「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的背景。
讀通香港的兩大錯誤
作者:鍾普洋2017-06-06
如何把田耕得更好,答案自然是搵牛,可如果我們問如何提高服務競爭力,答案是是讓馬發揮它的能力。
「六七」解構釋義:(唯)香港一制和香港人戰勝文革
作者:洪清田2017-05-25
六七暴動的狂熱簡單幼稚愚昧,不單是方法錯誤,歷史進步的方向也錯誤,實為「超級極左」。
李歐梵:多元的反照──中國文化傳統的現代意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6-08-31
我特別用「找尋」這個詞,因為覺得傳統逐漸消失。現代生活的意義就是「斷裂」,外國如此,中國也是如此。
李劍明:社會金融化 讓我們變得不似人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6-07-07
金融化就是把所有東西化為數字,身為人我們會考慮人的關係。金融化令我們愈來愈不似人形。
朱雲漢:四重歷史的反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7-03
這個大概說明,在這個時候,當然也難怪世界已經拉不動中國,因為中國規模太大了,只有她反過來拉動世界。靠外貿的增長來拉中國經濟,已變得愈來愈難,因為她體系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