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各大大專院校的畢業典禮,畢業生穿禮袍,戴四方帽,整整齊齊地出席隆重的場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畢業禮,原來十分簡單而莊重。
楊潤雄期望,未來社會在討論教育議題時會回歸理性,有信心新政府能做到廣集民意,推行受市民歡迎的教育政策。
你的「初衷」是什麼?
從教學的質素來看,本地大學正在走下坡,並且不覺得需要嚴肅對待。這聽起來相當悲觀,但大勢所趨,不易逆轉。
過去幾年,學界高層「公公化」的情況愈來愈明顯,這是否一件好事,大家心中有數。
人們不會要求大學裏的「民主牆」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可是,底線還是有的。這底線需要所有使用民主牆的人自覺遵守。如果有人踐踏了這底線,就是踐踏了民主牆的尊嚴,破壞了民主牆的作用。
大學校園跟香港任何每寸土地無異,絕不能縱容違法的事情。
懇請大家細讀這些信件,看看筆者說的「義不容辭」是否合理吧!
真正的開悟在生活中。一本書、一段談話、甚至一段戀情、新年的每天鍛煉,都可以成為你的「北極之旅」。關鍵是心中要有這個世界,知道世界很大;心中有世界,世界就會在那等你,不離不棄。
金氏以宏觀的視野,論析大學教育理念的變遷,並有新的詮釋,也注重教育實體(大學、中學)與科技、社會現代化的互動。
必須先要做到「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際心性相關的道體和作用。
本書延續前作的教育深度思考,再次得到19位作者獻上作為給香港教育的獻禮。
高中教育,作為普及的基礎教育,選修科作為學生升學或工作的預備,只是高中教育的其中一個部分。
我是不贊同「聖誕狂歡」的,但明白,認爲無從反對。這幾年中國的聖誕氣氛濃厚,有兩個原因。
我很榮幸,廈大這個新的經濟研究中心是以我的名字命名,也就是鄒至莊經濟研究中心,相應的英文名是 Gregory and Paula Chow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心懷感恩的人很少會妒忌他人。充滿感恩的人能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壓力,具有更強的抵抗力。即使在困境中,他們也能發現美好的東西,其他人也會更喜歡他們。更重要的是,人們更願意幫助那些過去一直感恩他們的人。
中國的顧問公司專為海外留學生提供大學留學監督服務,讓留學生能成功完成大學學業。
中國政府已經容許國營企業有工作活動的自由,讓它們把企業辦好。如果教育部讓中國的大學有同樣的工作活動自由,它們的領導會自動的把大學辦好,用不着教育部的監管,在互相競爭的環境下,一所大學的領導必需盡力把大學教育辦得好。
我想跟大家分享另一條蹊徑:有一個跟 SAT 類似的考試名叫 ACT,不少美國大學都容許以它代替 SAT 成績,或是兩者互補參照。
收到「中東」錄取信的一刻,學醫之路的曙光重現眼前。
「明德惟志,格物惟勤」的另一版本──「立心於明德親民,百年廣育英材,樹人樹木;基石在致知格物,一意精研學術,求善求真。」
大學要求同事多做研究、多在有份量的國際學報發表論文。這要求表面上看來沒有什麼,但執行起來卻大有問題。
在大學的教室裏,上課的一小時內,師生之間具體地經歷着種種恩怨情仇。
於上一篇分享,黃玉山校長提到了香港大學的概況及優勢所在;於第二部分,黃校長將論及科研與香港經濟發展的關係。
香港教育學院張仁良校長出席教院新春茶聚,宣布教院正名三部曲已完成,預計有關程序將於9月提交教育局審批,並會準備改名。他希望教院升格後的名字可以反映教院一心為香港未來培訓教師的使命,他形容,老一輩的家長會認為大學較為高級,而且升格大學有助教院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