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興旺不可持續的問題出在哪裏?好明顯是香港沒有長期的土地發展計劃,現時經濟變差,便暫緩所有造地方案。他擔心若然今天不開始造地,當經濟好轉時,土地價錢必定貴。
如果你發債,是用來投資一些大型基建項目,這樣便沒有問題,但假如連年發債,然後把借貸支付日常開支,以至用來「債冚債」,香港財政很快會陷入乾塘。
《施政報告》一個亮點在解決居住問題方案。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年輕人居住匱乏,他們如何支持這個社會?
香港與大灣區內各城市息息相關、協同互補,如能主動協作,雙贏互動,銜接國內的發展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大灣區發展勢頭,香港必將走上更高的台階。因此,與內地融合,對香港的益處,顯而易見。
應用創新思維,把新媒體、動漫、遊戲、電競、短視頻與傳統文化藝術相結合,創造創新理念及文化藝術融為一體的新產業新產品,這是香港發展的方向。
面對今天的處境,我們必須急起直追補回過去20年落後的土地供應與策略發展的空白,再加上一個合理的「土地儲備」作為未來30年發展不可預見之需求的緩衝之用。
在位處北方的新界西北和新界北尋找有潛力的區域,進行新發展區式的高密度、集約而宜居式的發展,是最能滿足上一篇文章所述的三個條件,可行而合理的發展方向。
香港人「住得貴、住得細、住得擠」病垢人人皆知。但政府似乎抓不到焦點。香港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向天要地,從海要地,以高密度、規劃密集、管理密集的方式去發展!
我們必須看到,當國家愈來愈富裕和開放,香港旅遊業的吸引力將面臨挑戰。要迎接挑戰,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讓香港經濟實現轉型,把香港打造成為一個世界一流的「科研城」。
香港的新高中文憑課程及考試評核(簡稱DSE),可以改善,但不能矮化,不僅不能矮化,而且要珍惜和保存它難得的國際認受性,應該全方位地加以推廣。
從國家層面為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不是一國兩制的終結,不是人權自由和高度自治的克減,不是香港內地化,而是一國兩制的新希望,是香港年輕人未來之所繫,是香港新生的契機!
事實一再證明,每一次香港不僅都沒死,從未實行「一國一制」,從沒內地化,相反都是一國兩制的鞏固、深化和細化。
日本的軍火商,既向清軍、北洋軍出售武器,又借款南京臨時政府,收息再賣出軍用品,左右逢源,大發戰爭財,請問考評局出卷的相關人員是否同意是弊多於利呢?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要做好怎樣把工作的重點,具體地予以精準定位。方向、道路選擇正確了,就會少走冤枉路,做起事來也就可以事半功倍。
對於宏觀歷史,尤其是「中國跟日本,1900-45」這樣寬廣而又繁雜的大歷史,是不可能以非黑即白思維進行判斷的。
大家都清楚知道,造成年輕人誤入歧途的主要問題和原因,是出在香港的教育,或更貼切地說,是香港的一些老師,以及他們的錯誤政治立場和思維方式。
在疫情危機中,我們看到人民行動黨(PAP)在網絡用各種手段影響輿論:攻擊持有異議的人,妖魔化那些批評者,嘲笑其他政府,並試圖製造群體性的趨同思維。然而,這些手段並不能令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應對危機。
作者從外部觀察新加坡,看一貫「表現出色」的新加坡政府如何在抑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戰役中掙扎,尤其是對眾多低收入勞工居住(現已封閉隔離)的宿舍疫情防控的失敗。新加坡政府應該為日益嚴峻的疫情承擔什麼責任?
東亞目前正面臨新一輪病毒爆發的危機,過去這段時間的疫情有效控制是否會是抗擊新冠病毒的最後一個「東亞奇跡」?
虛假新聞只會導致我們誤讀世界,造就錯誤的判斷,催生錯誤的意識及行為。以訛傳訛的結果是損害集體健康,破壞資訊生態,拉低民智。
與其批評和謾罵,我嘗試探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年輕人對中國的憎恨,並從這些年輕人的成長經歷去思考這個問題。
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部兩位教授撰文指出,應對新冠病毒爆發做出任何決策時,必須意識到我們正在面臨多重危機造成的風險,公共衛生只是整個複雜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必須要全方位地思考應對策略。
於我眼中,中共雖不完美,但功大於過,尚可接受。要實現興邦,還是利港,「榦」與「枝」都得通力合作,戮力同心,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
共產黨受軟不受硬的脾性,這是中國政權一直以來的特色。加之史上的共產政權素以強悍見稱,而中共師承蘇共,盡得其倔強的真傳;配合上華夏朝代的根性,自然更是堅如磐石,不接受任何威逼。霸王硬上弓,從來行不通。
馬來西亞的政爭反映了馬哈蒂爾的私心與權慾,違背交棒的承諾再次失信於民,也再次驗證了「成在老馬,敗也老馬」。馬哈蒂爾在馬國民主史上必然被寫入如此污點,同時也是馬國民主憲政的「破壞者」。
交稅於文明社會乃天經地義。人存於世,就要謀求貢獻;作為社會公民,更要反躬自問為社會做了些什麼。
網民留言既毋須實名示人,除去暴露身份的後果,亦免卻人前侃侃而談的壓力。這種便利,造就了很多信口雌黃和不負責任的言論,社交媒體亦因而成為了多人的發洩渠道。
雖在位者通曉文學,但其勁道得當,收放自如,乃至中庸。故治國者必為文人,文人卻非皆會治術。
從武漢撤出滯留港人,會讓北京在面子上難看;所以,現在駐守武漢辦的官員(可以犧牲的公務員),只能留下與孤城共存亡,以一己之盡忠,搭救鄭月娥亂港集團早已不復存在的民望,讓人既無奈,又悲憤。
拒聽勸戒而無處分,猶如沒有刑罰的法律,形同虛設。這樣的措施只是個笑話,無法收效。人類從不會自覺,難以自理,更不可能從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