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薩爾斯堡室樂團來港的演出,好壞參半。壞的原因,大概也因為以小充大的陣容所累事。另外,歡眾種種不是存心一意來聽音樂會的舉動,都對樂師及其他觀眾造成相當大的騷擾。
值得注意的是,陳寅恪決非無聊下流之輩,也不是什麼「考據癖」、也沒有什麼「處女情結」,他研究楊玉環的處女問題,是為了論證唐朝的婚禮制度、李唐皇室的血統家風諸問題。
聽過不少夫妻,覺得朝夕相見便該熟不拘禮。而「熟不拘禮」與「奉旨無禮」有時只是一線之差。
如在該場合一時間處理不了孩子情緒,能離開就離開,避免在公眾地方對峙。教養應先找一個適合的環境,先在家中學習好各種禮儀,才逐漸到社交場合學習。
那天跟女友們談起坐在司機位旁的禮儀,大家都異口同聲說︰「最好少說話,保持緘默。就算老公開車明明走了一條錯路,就讓他錯吧!千萬別大聲吆喝說『走錯路』……」為什麼?
現在疫情肆虐,由於未能外遊,不少人轉攻行山,排遣鬱悶。今年年初,我亦湊趣首次登上位於元朗與上水之間的雞公嶺,當日晴空萬里,上山一遊確是開懷樂事!
時至今日,電子產品和網絡世界已經成了21世紀的新式眼鏡,有虛擬鴉片成分,容易令人上癮盲從,難分是非對錯,更造就了多少「躺平亂噏新權威」。當此形勢,現代人該如何保養元氣,養出精光呢?值得我們深思。
現代人強調自由。真正的自由在安分守己,進而付出助人,感到身心輕安,歡喜自在;倘若抱着「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如此毫無節制、自以為是的自由,反而可能招致許多不自由的後果。
紀念百年電視片集《覺醒年代》(下稱「覺醒」),說民國初期(1912—1921)故事,展現民國社會風貌,令人想起北宋詞人晏殊(991—1055)的「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有回視往日場景的溫馨感。
慘遭英倫陀地白眼歧視前,或許先要檢討一下自己或自己友是否無禮在先,族羣印象分有待提升,只怕源自一小撮人的行為往往被一竹篙打盡。
禮儀是包羅萬象的言行舉止,必須是能被接受、感覺舒服,而不是古板嚴肅,必須從生活當中去學習與實踐。
當你看到別人不順眼,就要檢討自己,究竟有沒有犯同樣的錯誤而不自覺?或是該用什麼令彼此都愉快的方式來溝通以化解問題,而非一味的認為都是對方的錯?
輩分,在華人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家族、機構、官場、學術界都是如此。
從中國傳統的打躬作揖,伊斯蘭文化的男女授受不親,到南美、歐洲的擁抱、吻臉,可見同樣是見面打招呼,非常不同的動作,背後有着不同的人際關係假設。
不同定義的「文化」,都會與教育有關係。但是與教育有比較直接關係的,屬於社會形態有關的文化現象。筆者認為從表到裏,有七個層次。
新年親友拜年,除了「恭喜發財、身體健康」外,經常聽到的是:「拜年要叫人!」、「不可以無禮貌,快叫人!」訓示對象包括一兩歲的幼兒,原本拜年變成替小朋友「開年」(打罵孩子)。
不唱國歌、穿夾腳拖上台、問政粗魯……,服裝、舉止的禮儀,現在已不復以往。不僅是學生,連教授、官員都失儀。
在教導孩子安詳、恭敬時,父母親也應表現出安詳恭敬的一面,現代的資訊爆炸,孩子沒法從資訊中學習的就是個人應有的禮教、態度。
AI衝擊,各國人才培育反而開始強調起品德。但當我們的教育不再注重公民道德、生活倫理,台灣在世界地圖上消失是指日可待的了。
饒宗頤文化館為「繽紛有禮」文化學習計劃舉辦展覽,讓參觀者認識禮文化的內涵,又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啟發參觀者思考。
廣義一點,文化是指社會文化,是指生活方式、人際關係、思想方式等;教育,大致屬於這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