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SCO基本上是一個和平的平台,UNESCO成立於戰後的1945年,它的核心使命和活動是通過教育、科學、文化、傳播與訊息,促進建設和平、消除貧困、可持續發展和文化間對話。
離開政治爭拗,撥亂反正,是此時此地香港最需要的。
作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這些話是「封底」,也就是說底線之下,沒有餘地。
要是20年前,可以說是一個清新的、令人振奮的、理所當然的、中性的、誰都可以理直氣壯提出來的概念。今天,「全球化」不再是毫無爭議的話題。
教師與學校站在風浪前線,他們比任何人都關心身邊年輕人的成長。社會應該站在教師一邊,大家如到學校看看,就會看到絕大多數的教師努力在實現自己的使命,而不是從事政治活動。
孩子的禮貌、態度、專注,是需要家庭的長期熏陶的,不是臨急抱佛腳可以操練得來的。
社會的需要變了,假如能夠創出新目標、新概念、新「產品」、新的學習模式,持續教育的前途就會豁然開朗。
教育過程充滿競爭,人人爭着升入名校,考試統治着學校的生活;大家關心的是成績分數;講究的是勤奮讀書。
如何對待競爭,也許是中華民族須要面對的另一個挑戰,不過因為是文化,大家生活其中而不知不覺。
中國傳統的教育,就是一種社會擇優、淘汰的工具,與今天的教育為了「學習」,有着根本的不同。
「世界一流大學」的概念,是別的文化裏面很少有的;只有好與壞,沒有一流二流的概念。
從教育的視角看,人類的學習,幾乎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以鏡像神經元的話語來說,是因為鏡像神經元發揮作用。
筆者認為,學習是人類的天性,但是教育卻不是,教育是成人為下一代設計的有系統的學習。
廣義一點,文化是指社會文化,是指生活方式、人際關係、思想方式等;教育,大致屬於這個層次。
蒙古有95所大學,主要的都是公立大學,校長教員都是公務員,教育部可以隨意調動。
20周年,例牌的問題是一國兩制如何看?由於一國兩制是一種政治安排,因此答案容易陷入政治話語。
從林鄭月娥的經歷,可以看到香港的時代變遷,也可以看到教育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
空喊「國民教育」,寄望予省事的簡單措施,正面來說是揠苗助長,反面來說是弄巧反拙。
假如大學收生更多地考慮分數以外的因素,情形會很不一樣,社會的文化也會有改變。
現在的小學,都是公立的「國小」,不過華裔學生也學習華文,當然國語(馬來語)還是為主的教學語言。
東亞這些PISA表現最高的社會,普遍地、顯著地,學生自信心不高,對學科興趣不大,不感到生活愉快。
假如政局安定,經濟有所發展,印尼高等教育會有不錯的前景。
美國的家長和學生,已經警覺到沒有一張大學畢業文憑,就很難有前途。
私隱的原則,不允許我們去重新找出數據的個別來源(重新定碼),因為那違反私隱原則。
東亞的學生學習成效高,但是焦慮也高,不滿意生活。
輿論開始撕裂,各種政治勢力已經把TSA的議論,看成是反對與支持政府的鬥爭。
沒有改變學生學習的大前提,純粹的測評本身不會提高學生的水平。
他們感到最強烈的是,東亞國家學生課外活動非常蓬勃,而瑞典學生的活動,都是家長在校外自費的。
專業教師努力的動力,在於學生的成長;就像醫生最關心的,是病人的健康。
認字,是因為「字」表達了故事,而不為了認字而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