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英國

易中天:大清之敗,全因謊言與歌頌
從至尊天子,到尋常百姓,都喜歡聽謊言。或者說,喜歡聽好話、「吉利」的話、歌功頌德和「鼓舞人心」的話。至於這些話是否真實,或者有幾分真實,則是第二位的事。
為何政府不能特赦?
作者:葉劉淑儀2019-12-10
政府不是冷酷無情,而是行政長官沒有權利行使特權赦免有關人士。
陳學然:為何五四運動對香港影響不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2-01
有不少研究指出,北京發生五四運動後,很快就傳來香港。我覺得有點奇怪,因為當時香港是殖民地的地方,英國政府以高壓政策管治香港,特別是排外運動。其實五四運動在香港爆發沒有想像中厲害。
關於赴英留學,你不可忽略的其實是……
作者:英國港媽2019-11-28
未來有意安排子女到英國留學的父母,謹記不但要考慮學校、住宿等因素,監護人也相當重要,而有AEGIS認證的,才是安心之處。
英國人為香港特區政府埋下的陷阱
作者:盧麒元2019-11-21
其實,在1971年到1983年的黃金12年,香港的福星──麥理浩對香港人做了什麼呢?我把它解釋為、概括為兩個字:「解放」!
39人的悲劇與移民
作者:雷鼎鳴2019-11-05
我感奇怪,陸續有證據指向39名死於冷凍貨櫃車的亞洲人起碼一大部分是越南人,CNN的記者還要設陷阱要華春瑩踩下去,記者問華為何在70周年國慶期間把中國說得這麼好,仍會有這39人走上了這死亡之路?
既然香港特區的政制五十年不變,為什麼還要發展呢?
作者:編輯精選2019-11-01
最近幾年,香港特區流行一個概念,叫「政制發展」,已成為香港社會一個中心政治議題。既然香港特區的政制五十年不變,為什麼還要發展呢?「發展」不就是「變」嗎?
爭取BNO平權 英領事館前築人鏈 Human Chain at British Consulate for BNO Residency Rights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19-10-23
在港英國國民及香港公民,促請英國政府及其他英聯邦國家達成協議,協助香港脫離困局,為香港公民提供第二國籍及潛在居住地。今晚7:30大批市民聚集於英國領事館前,集氣支持明日英上議院關於香港的辯論。
各地處理暴力示威有不同標準嗎?
作者:編輯精選2019-10-22
香港「輸出」了各種抗爭手段,「啟發」了近期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英國倫敦及智利聖地亞哥的大型示威,手法與香港示威者雷同。
香港的核心價值,碎了一地
作者:趙靈敏2019-10-18
香港人念茲在茲的核心價值,之所以經受不住一場暴亂的考驗,原因就在於這些價值是英國人強行輸送的,香港人只是照做,只理解字面意思,對其內在機理、邏輯、代價和限制條件一知半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她的幸福不在第一次
作者:廖書蘭2019-10-14
時隔30年小鎮的海鷗依然聒噪,只是你我都不一樣了。
為什麼有香港人懷念英殖時期?
作者:林準祥2019-10-14
九十後出生的香港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港英政府管治下的香港生活,只感受到香港自八九十年代後興旺的經濟和繁榮的景象,便直覺地懷念港英年代的日子。
多讀歷史 還原真實
作者:陳文鴻2019-10-07
解決政治洗腦的方法,是用中國歷史替代通識作為必修科目。中國歷史科也要革新,除去封建和殖民主義的錯漏歪曲內容,還原中國歷史的真實。
CNN北京前社長齊邁可:政府不讓步 暴力恐走向恐怖主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0-04
曾任CNN駐北京分社社長齊邁可(Mike Chinoy)回顧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北愛爾蘭少數激進派發動的恐怖主義浪潮,警告香港的示威亦有類似的開端和武力升級情況。
中英聯合聲明 英國沒有話語權
作者:孫明揚2019-09-12
《中英聯合聲明》是一項比較簡單的文件,開宗明義說明兩國政府一致認為通過協商妥善地解決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有助於維持香港的繁榮與穩定。
移民離港 民心回歸
作者:陳文鴻2019-09-09
少了100萬人,亦即反修例中最積極示威和支持暴動的人走了,香港內部政治矛盾減少,有利政府與社會找出有效方法作長期發展。少了100萬人,社會各種設施、服務、交通乃至生態環保都可大有改善。
第三隻眼睛看香港舊圈子與新建構
作者:彥山2019-09-05
香港的新一代怎麼啦?香港的孩子們究竟認誰是「母親」?難道美國霸權主義和英國老牌殖民主義者是香港孩子們的「爹媽」?
香港涅槃 鳳凰浴火重生
作者:盧麒元2019-09-03
面對混亂不堪的香港,筆者反而看到了希望。我甚至預言,2022年之後,香港將進入第二次騰飛的輝煌時刻。
保育殖民地西式建築 了解香港百多年歷史
作者:陳天權2019-07-28
回歸前後,社會上掀起本地史熱潮,市民對舊建築擁有一份情懷,特別是滿載集體回憶的地標。
英國新首相約翰遜:一個背叛者的上位
作者:趙靈敏2019-07-25
約翰遜缺乏基本的政治倫理和忠誠,是英國政壇的大忌,正常情況下,相位決然落不到他的頭上。他提倡的硬脫歐,是對英國最不利的一種安排,等於啥都沒談好就走人,等混亂出現了再說,這種不確定性就足以讓人抓狂。
殖民管治留下的兩個問題
作者:曾鈺成2019-07-15
英國學者雅克指出,香港在回歸後,政治上沿襲了殖民政府的管治架構,缺乏強有力的政治領導;經濟上延續了壟斷型的殖民地經濟,少數財團瓜分了經濟發展成果。
反中反共反林鄭 遊行人數創新高
作者:陳文鴻2019-05-07
《逃犯條例》修訂之所以出現這麼多的爭執,以至上萬人出來示威遊行,歸結之處是香港社會裏有着反共反中的情緒,這也是「佔中」和旺角暴亂的社會基礎。不過,這樣的反共反中情緒,從來都有。
把握暑期遊學 赴英倫傳統寄宿名校 留下難能可貴的回憶
作者:邱美婷2019-03-25
一個高國籍比例配置的遊學團,反映校內遊學學員國際學生的人數眾多,有些甚至可達至半數,如此方能使孩子在不同文化間激盪成長,拓展交友圈子和眼界見識,運用英語和同儕切磋課業、培養團隊合作情誼,留下難能可貴的
「脫」還是「不脫」
作者:陳景祥2019-01-24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就「如何脫歐」的談判,英國真的是進退失據,跟以前很多人覺得英國政客老謀深算、成竹在胸的印象完全不同。脫歐派既要「脫」,但又想向歐盟爭取更多好處。
政黨將政府推向「橫死掂死」的局面
作者:阮紀宏2019-01-22
有一種意見認為,由於香港不可能有執政黨,所以政黨必然是馬後炮。但看看英國的政黨在脫歐問題上的表現,也看不出來有哪個政黨為長遠和大局有所擔當:緣何兩年前討論公投的時候,就沒有政黨提出今天的各種擔憂呢?
從脫歐亂局看民主制度
作者:曾國平2018-12-16
所謂民主精神,基本要求就是尊重選民決定。就算英國脫歐要付出若干經濟代價,我們也不能完全將其否定。
從香港到泰國和越南──一位香港老師求職有感
作者:張海暘2018-11-20
作為一個旅遊名地,泰國儘管毀譽參半;但不能否認的是,那邊的國際學校一點都不比香港的遜色。
大航海商品的尾聲:19世紀的糖
作者:孔笑微2018-10-19
糖與茶,被稱為最早有帝國主義色彩的世界性商品。引發大航海的可能是對黃金的幻想,但維持這些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遠洋航線的,卻是價格波動性極大的奢侈日用消費品。
脫歐倒數:「無協議」退出對英國貿易和歐盟資助項目的影響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18-10-09
今年8月23日,英國政府發布一系列技術通告,基本上是假設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將如何退出歐盟的指引文件。如果沒有協議界定英國與其餘27個成員國未來的貿易關係,貨物將不能在英國與歐盟之間自由流動。
打死不離女權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04
Balli Kaur Jaswal指出,國際知名印度裔作家的作品,多從男性角度出發,忽視了女性在爭取自由時,面對的不只是東西文化和年齡代溝的障礙,還有男作家不能感同身受的隱形性別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