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力量從來不是哪種人的專利,幫助內向的孩子找到他們安靜的力量,引導外向的孩子通過內心的平靜來獲得力量,讓他們在自己的道路上茁壯成長。
為什麼這麼多運動員肯進行地獄式的訓練,以追求獎牌?除了被培養出有堅強意志外,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可或缺。這個機制有些考究,內含重要經濟學原理。
巴黎奧運剛剛結束。澳門科技大學雷鼎鳴博士指出,奧運有兩種精神值得珍視。他又為我們分析為何運動員願意付出代價苦練,以及主辦方如何確保公平性。
美國總統大選,日前劍拔弩張的電視辯論與敵對情況,忽然間改轅易轍,不再是無厘頭的「兩傻對壘」,而是以國家為重的共識。不過,作為國家領導人所必須堅守的公平、正義與為人民謀福祉的原則,卻仍然付諸闕如。
標準化考試未必是最公平的模式,但至少相比其他模糊的標準,是寒窗苦讀者上流的蹊徑。標準化考試至少評定方式統一公開,容許不同人參加。
疫情限制了大部分人的活動,當時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盡快回復正常的生活,但其實什麼才算是正常的生活呢?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究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65宗冤案》書中說的冤案,今天大概不太可能再出現,但科學鑑證再先進,依然鑑證不了人的腦袋在想什麼。
在縮小全球富人和窮人群體之間參與高等教育的差距方面,僅取得很小的進展。在一些較大的系統中,尤其是印度和美國,這些差距正在擴大。
香港要成為港人留戀的地方,港人必須認識自己同是香港居民和中國公民的身份。這兩個身份是一致的,並非二選其一。唯有這樣,香港才能有本身的優勢,才能掌握香港和國家的發展機遇,展翅騰飛。
我們必須做出更加一致的努力,讓入學和成功畢業更加公平。這不僅有助於個人提高自己成功的機會,而且將使整個社會受益。
升學,尤其是升讀大學,從來都是社會流動及提高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好的學校學位稀少,能否進入優秀的學校就讀,對個人前途及人生都可起到深遠影響。一起聽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對此事的評論。
秋瑾與李鍾嶽的真人真事,慷慨激昂,但令人黯然神傷。總之,心態駕馭事態!眼界決定境界!精神地活,活出精神!時代使命,殊途同歸!
一直以來,志健最關注的,是幫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如果社會不能善用這些多元人才,實屬浪費。」「當社會上愈來愈多人有信心和殘疾人士一起工作,『共融』便水到渠成。」
Linda Darling-Hammond博士及朱永新教授分別獲頒2022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及一丹教育發展獎,表彰他們在支持教育工作者、推動普惠教育方面的不懈努力,讓學生充分實現他們的學習潛力。
人並非機器,人心也非常微妙,絕非只靠簡單的賞罰分明就可以了事。一般企業,往往以為用公平的獎金、固定的加薪方式,就可以達到激勵人心的效果。事實上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用公平的方式獎賞,反而是最不公平的。
公共房屋應租置並行「兩條腿走路」,皆因社會上的確有人付不起樓價。我們希望能負擔樓價的人繳付合理的價錢買樓(如約為住户年收入10倍),藉以減低政府的負擔。
人並非機器,人心也非常微妙,絕非只靠簡單的賞罰分明就可以了事。
如果排隊已成一種習慣,那才是文明,再加上人人會誠實地付車資,於是互相信任。一個城市,因為市民誠實有禮,你便會有期望,也有機會享受集體文明的好處。
公平是維持社會安定的要素,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以特區政府的財政狀況,拿出百餘億來發放失業津貼,完全做得到。為什麼政府拒絕提供臨時失業援助的態度似乎十分堅決?
重推租置計劃的致命傷,是政府不可能持續以低價向所有想以廉價買公屋的人賣平樓。大家更要想一想:如果政府真的有能力這樣賣那麽多的公屋,又有誰會以高價向私有化公屋的業主買公屋?
佛陀在「人有二十難」中說:「不說是非難。」道在口中,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多用心,不要放言輕浮,而應多聽多看、以公平之心待人。
有人投訴佛教男女不平等,為什麼法會進行時一定要男眾先行,女眾在後?也有不少人在社會上爭取男女平等,但是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平等嗎?
一旦了解社區的重要性,就會明白強勁的經濟成長對一個國家而言依然不夠,國家裏各社區的經濟成長是否均衡也很重要。
線上教育嘗試處理在課室/學校層面乃至教育制度層面上,不同組群學生的「公平」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課題。
當務之急是要研究「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因為青年人價值觀與社會觀的建立,成為許多社會的主要關注。
中美關係的變化反映了兩國各自在國際體系地位的變化,中美之間的競爭或者衝突也具有了國際性。中美關係的未來也基本上決定了世界體系的未來。
人生不公平,如果我們抱怨,那是善用了權利。但如果我們扭轉,那是善用了禮物。
為什麼有人敢昧着良心去賺這種黑心錢?舉頭三尺不是有神明嗎?天打雷劈的老人教誨到哪裏去了?
我寧願接受社會上存在着一定的貧富差異,也不想社會失去努力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