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宜把更多的責任挑上肩,能透過市場解決的問題,就由市場來解決;只能由上天解決的問題,政府就不要逞強。這樣就能減少很多無謂的開支。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香港沒有再因循下去的時間和本錢。求變,就從這個秋天開始吧。
高華寫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史料充實,分析了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是研究中共黨史的一部經典。此書後來被內地封禁,倒令它成為我內地朋友點名的手信,助了銷路。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表5周年,現在才討論對接問題,似乎是落後於形勢。反過來說,是因為在對接問題上沒有做好,現在更需要重點提出。
特區政府或旅遊發展局投資了不少公帑舉辦「日夜繽紛」,雖有發展商旗下的商場支持,但是若邀得商業贊助,減輕納稅人負擔,市民就看得更開心。
其實我們也清楚,現在政府正處於一種臨渴掘井、藥石亂投的狀態,明顯是方寸大亂,因而除了數字掛帥之外,更同時採行一種諂媚式吸客救亡──覺得旅客喜歡什麼就給他們什麼,千方百計要留住他們。
2021年宣布的新田科技城選址是非常好的城市規劃,避開了國際重要濕地,後來2023年宣布的選址卻把創科用從原項目規劃範圍剔除,增加了地產元素,填埋百頃魚塘將直接傷害濕地。放過濕地,回頭是岸。
若能把香港建立成全球慈善基金中心,可帶來如下多方面效益。如直接效益方面,慈善資金在香港落戶設立,必然投入股票、債券、地產等投資產品之中,因此能「激活」相關產業,壯大香港金融力量。
今次垃圾徵費出發點是好的,只可惜,香港基層的生活,本身早已捉襟見肘,現在發現收費措施對基層造成的不便,竟比富裕階層為甚,抗拒情緒自然較為強烈。
我覺得香港政府浪費了一次機會,就算不是王子又如何,王室知道一個遠房親戚都受到香港政府熱烈招待,其他王室成員甚至王子就夠膽投資香港──《戰國策》之千金買馬骨。
普羅市民心無異念,應一切按平常心,維持自由生活作業,亦不濫用自由;保持國安和守法意識,唯不有意或無意地營造「泛化」現象、寒蟬效應。政府當局及各級公職人員執行國安要求時,須不偏離民心,掌握好情理分際。
業界朋友同我講,新樓單位咁好賣是有多少意料之外,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內地買家本來打算買一個,現在因為樓價下跌了兩成及不用付30% 印花稅,以往買一個單位的錢補多少就可以買多個,真係唔買就笨。
據網上資料,歐美各國都面對同樣問題,並無明顯案例作為指引。籠統來說,一般認為叛國者不會為叛國行為懺悔,請求神赦免他的罪行。按理有悔意便不會進行叛國行為,舉證有困難,有關案件往往拖拖拉拉,不了了之。
夏寶龍表示「香港人的努力、創意、成就與善良是有目共睹」同時,他提醒人們「過去的貢獻亦不能全等於未來」。夏寶龍沒有再就此建議的內容作進一步解釋,究竟這是他漫不經意提起?還是港澳辦在港調研後的結論?
當日話題環繞政府最近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尤以政府稱無意取消、對我輩退休人士有直接影響的兩元乘車優惠。雖然政府認為吸引長者出行是一件好事,但重申以能者多付為宗旨,需要檢討運作,探討如何平衡開支及福利。
加強數據交易生態不僅能提升香港在大灣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科技地位,還能鞏固其作為全球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促進香港產業升級,推動傳統產業的競爭力。
凡此種種的扭曲,加起來到底到底有可觀?社會上哪個階層損失最大?搞了十幾年,對香港到底是否利大於弊?辣招到底是個護身符,還是有害身體的香灰水?這個研究題目,吃力而未必討好,但願有專家會在將來找出答案。
當局會探討在政府建築物幕牆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又繼續支持公私營機構進一步利用可再生能源,何解就不願聆聽筆者早前在本欄的建議,在全港各地政府興建及管理的行人天橋上蓋及公路隔音屏障,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
其實,類似的文章在網上常有看到,甚少能引起政府官員這麼強烈的回應。這可能因羅奇一向都是看好中國的「大好友」,算是與特區政府關係良好,並在金融界有一定地位的外籍人士。
關鍵的問題是:某項資料的披露是否「相當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由誰來判定呢?當中涉及對國家安全的解釋,誰是最後的權威呢?至於公眾利益是否抗辯理由,政府的說法有點模糊。
無論是自身使然,抑或是外國的計謀,特區政府的決策循環的確是受到干擾。建制的最新一個說法是,目前股市萎靡是由於23條立法的關係。筆者希望這只是個權宜的說法,否則又再證明建制已深陷於自己想出來的論述之中。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4-02-02
安全與穩定是社會及經濟發展的核心條件,專資會相信落實《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有助香港締造穩定的營商環境,推動香港經濟及民生的穩定發展。同時期望盡快完成第23條立法,為一直纏繞香港26年的問題寫上句號。
和空運相比,海運表現便有點不如人意了。由於產業調整、轉移、本地操作成本較高和鄰近港口的競爭,截止至去年11月,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比去年同期下跌,香港港口跌出全球吞叶量十大港口排名榜外,可能已成定局了。
今年各種衣食住行的開支將有不同的加幅,還有4月開始的垃圾徵費。此外,政府已檢討是否開徵新稅種,又研究調整急症室收費。誰都知道,「調整」就是加價的代名詞;如此類推,其他醫療或政府收費會否逐步增加?
為了證明融入大灣區(「大陸化」)跟踏足世界舞台(國際化)兩者並非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特區政府可參考現時國際研究機構採用的準則,制定一套量度香港增加國際化的準則,以事實令「唱衰」香港的人收聲。
濕地上的所謂「創新科技園區」違背國家新發展概念,完全不合格,必須撤回。建議回復初心,消除地產傾向,把2021年規劃的真正支撐創科的「新田科技城」好好建起來。
無論如何,香港政府的人才輸入計劃的確為教育界注入一股活水,並且現在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的高質素人才來港生活及工作,他們的子女也需要在香港不同階段的學校就讀,教育界宜把握良機。
在香港處於內部平衡時,維持港元兌一籃子貨幣的慣常緩慢升值,將可自動使其價格競爭力免受美元和人民幣大上大落影響;但在環球和香港出現衰退、經濟過熱或通脹上升時,則可用匯率政策減低這些變動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須指出的是,此泡沫爆破之禍,始終是源於地產商群將樓價以一波又一波形式,推升至現今連地產商群都托不住的極限(若非近期利率急升,相信樓市泡沫和泡沫爆破後的傷害會更大) 。
眼前,很多人感到無事可做,無力可為。年輕一輩更感到,有力無處使。但即使眼前很多事情也做不了,最低限度還有一事可做,也必須做,就是為世界上的好人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