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樓資金缺口可能達數萬億元,地方政府根本無足夠資金完成餘下保交樓任務。最佳和最無痛的解法,是央行通過印鈔提供保交樓所需資金,避免問題繼續拖傷經濟,引發更多惡性循環,甚至社會及政治不穩。
推出高品質的夾心房有助於保持全國房屋質量,並吸引更多家庭申購,從而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提供充足的財政支持以完成「去庫存」和提供價格合理的公營房屋的目標。
未來的累積降息幅度,點陣圖約2.75%的累降幅度,應是較靠譜估計。企業和投資者勿奢望重回零利率時代,更需準備其資金成本會在較長時間維持高企,然後才慢慢回落,高槓桿和過度樂觀或意味其未必過到現在的難關。
若不封好資本外逃漏洞,一旦出現2022至2023年美國大幅加息,或日後可能的台海或中美衝突等重大壞消息,將造成大量資本外逃,及人民幣與A股互相拉扯向下所造成的金融告急和經濟不穩。
由於夾心房需求甚大,中央政府亦可以其龐大利潤分成,成立一個持有海外資產的穩定經濟及金融基金,以便日後出現經濟、金融或匯率機時,可將其所持海外資產調回以收「勤王」之效。
中美貿易戰期間,龐大的資本外逃又再引發人民幣急挫。解決方法就有兩個,其一是從源頭着手,消除壞消息。中美貿易戰後人民幣和A股重新回穩,其實就是因為習主席與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達成停止貿易戰的協議。
筆者同意現在不宜開徵一些會削弱經濟景氣的稅種,但宜在最近的輸入外勞新政中加入「外勞稅」,一方面以此稅確保本地勞工有優先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以此稅增加財政收入。
筆者只想在此以專家身份指出,不同程度的減辣和全面撤辣,將可能造成如下不同結果,政府可以此選擇最有利市民、經濟和政府的選項。
現時或在樓價累跌四成前全面撤辣,將不足以吸引足夠的撈底和惜售;由於港府已無招守險,樓價將會如過往論述般,超跌75%或以上才可止跌回穩。
一旦出現「樓價續跌心理預期」,長期物業投資者、真正置業者和炒家的房屋需求將快速消失;一些聰明的發展商見形勢不對,也會帶頭劈價,繼而引發其他發展商跟隨劈價去庫存。
在香港處於內部平衡時,維持港元兌一籃子貨幣的慣常緩慢升值,將可自動使其價格競爭力免受美元和人民幣大上大落影響;但在環球和香港出現衰退、經濟過熱或通脹上升時,則可用匯率政策減低這些變動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須指出的是,此泡沫爆破之禍,始終是源於地產商群將樓價以一波又一波形式,推升至現今連地產商群都托不住的極限(若非近期利率急升,相信樓市泡沫和泡沫爆破後的傷害會更大) 。
香港推出新的輸入外勞政策,到底成效如何?筆者於本文先討論新加坡輸入外勞政策的經驗和啟示,繼而以之協助分析香港近日的外勞新政及長遠應走方向。
已故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說過,應盡量滿足市民擁有一個價錢合理的自置居所,這不但使市民感到「安居」,也從而專注「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