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文

我知道,但我不想
作者:陳月平2024-08-08
閱讀應是快樂的,並且要容許每一位讀者有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在其中。但如果每一篇文章都有既定的感受要認同,每一個成語或故事都必定有教育的意義在其中,這將令充滿好奇的孩子感到乏味。
粵語和繁體字更好?談談在外地如何學習中文的相關問題
作者:陳章華2023-12-18
如果在外地學習中文,學簡體字還是學繁體字較好呢?在家中說粵語,用普通話還是粵語教語文好呢?從教育的角度出發,當然是用母語──粵語來學習語文。至於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取捨則十分簡單──識繁寫簡。
文化好 古文好 中文好
作者:劉鴻輝2023-10-27
《莊子》有謂:「得意而忘言」,說明言與意,實為表裏關係。同理,要學好古文,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向來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這道門檻確實要學子下苦功,才能跨越。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1
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治學概念超出傳統學者的作風,以《佃農理論》和《蜜蜂的神話》兩篇文章享譽學術界。其著作曾為不少中學經濟課程考生的應試讀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對年輕朋友的心得分享。
「最新網絡陷阱教師培訓」?──文字淪落,港之大患
作者:施林海2023-05-06
現在是重新出發的新階段,香港必須融入祖國懷抱,從而發揮自身的特色和能力。在此宏大工程中,相應的文化素養和歷史底蘊不可或缺。問題是,我們在文化上具備如此能力和素質嗎?
「絆」的生與死
作者:劉銳紹2023-04-17
「絆」字的中文解釋,是被纏擾、羈鎖、束縛之意,但日文的解釋卻是「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引為人間情誼。靜思之餘,領略良多;字同意異,正是心態、事態、形態、狀態互為轉化的微妙之處。
中文的人才
作者:潘銘基2022-12-26
辦好一個展覽,展品是否珍貴,陳設是否妥善,環環相扣,都很重要。但千萬不可以輕輕的放過了文字,尤其是中文,尤其這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的日常用語。
如何面對2050年的世界
作者:張建雄2022-12-05
市場決定未來,西方雖然要拼命保住經濟霸權和價值觀,但只會是徒勞的。弱肉強食的500年已過去了,年輕人要準備將來。
中文字的界外效果猜想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28
英文字組成是根據發音而拼音寫出來,英文字是服從於發音的,受制於發音的,發音變,文字隨之改變。而中文文字不似英文,是象形字,與發音分離的,單看文字是不能拼出字音來,形與音是無大關係。
陳漢樑:文章有情
作者:張灼祥2021-11-24
郵商作家陳漢樑:「我們每個人都很卑微,卻有能力改變世界,包括你和我。」「盡其所能,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謀事在人,不問收穫。」
何文匯:寄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1-11-20
10年匆匆過去,我還在過着難以調控的忙碌生活,未能忘卻營營。不知脫離了肉身束縛的黃兆傑教授這10年過得怎樣呢?
如何令子女的中文成績進步?
作者:蔡世鴻2021-11-02
語文包括「聽、說、讀、寫」,但語言只是「聽」和「說」,所以如要中文科的成績好,便要集中改善「讀」和「寫」了。
學習中文的一流讀物──民國中文教科書
作者:施林海2021-10-22
2010年起,國內掀起了一股「民國課本熱」熱潮,100年前的民國中文教科書的市場行情如火如荼,極受家長們青睞,熱潮延續至今,為什麼呢?
【精彩重溫】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1學年)第一回合第八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16
今場出賽隊伍包括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及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經過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環節,三隊代表競爭激烈,到底由哪一隊率先出線?最後更有張惠教授總結,勉勵三隊同學。
【精彩重溫】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1學年)第一回合第七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13
今場出賽隊伍包括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漢華中學(小學部)及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經過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環節,三隊代表競爭激烈,到底由哪一隊率先出線?最後更有張惠教授總結,勉勵三隊同學。
【精彩重溫】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1學年)第一回合第四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10
今場出賽隊伍包括鳳溪第一小學、德萃小學及培僑小學。經過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環節,三隊代表競爭激烈,到底由哪一隊率先出線?最後更有楊興安博士總結,勉勵三隊同學。
悲哀的中文
作者:楊興安2021-06-12
打開報章看到病句,有時不禁失笑。曾經看到一則廣告,內文是「香港某某局現邀請有興趣的團體或人士提交某某活動計劃的資助申請」。請問什麼是「有興趣的團體或人士」?是「教師使人看來有興趣」?
今時此地談「持守」與「斡旋」
作者:管仲連2021-05-03
中文是取之不盡的寶藏,用之不竭的資源,文化與生態同樣重要,絕不能只偏重於經濟發展和物質文明。
回母校
作者:陳家偉2021-04-28
我在當年下一丙的班合照中的第二排第二個,彷彿是五十年前的陳家偉,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一代又一代,老師漸老,但作育英才是一生的職志呢!
何文匯主講:認識反切與近體詩格律(終身受用的學好中文方法 第二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02
上一集何教授講解平仄與聲調,今集帶我們認識反切與近體詩格律。當遇上不曉讀的字時,即使問旁人也未必知道答案,那麼就要翻開《廣韻》,尋找正確讀音。第二部分,何教授講解近體詩格律。
何文匯主講:終身受用的學好中文方法──平仄與聲調(第一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15
何文匯教授與觀眾分享他個人學習中文的體會和心得,提出要精通中文,除了多讀多寫,還要學會分辨平仄、懂得運用反切尋找正確讀音、了解近體詩格律,並藉此深入認識中國語文、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
最博大精深的文字
作者:黎漢偉2020-04-09
中文的文化訊息比所有拼音文字都更豐富、更濃縮。同樣內容的書籍,中文版最薄、佔用空間最小,閱讀起來,中文版所花的時間最短。
年輕人為何憎恨中國?
作者:編輯精選2020-03-31
與其批評和謾罵,我嘗試探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年輕人對中國的憎恨,並從這些年輕人的成長經歷去思考這個問題。
取消口試後,獲取DSE中文佳績的關鍵
作者:梁振威2020-03-30
本年DSE取消口試,卷二將成為中文佳績的關鍵卷。作文時的審題與立意,對作文的評級,有關鍵性的影響。對於在寫作時如何「立意與審題」,筆者就過往的教學經驗,有一點淺見,願與同學分享。
「身無長物」「長」字的讀音
作者:單周堯2020-02-16
明周夢暘《常談考誤·長音仗》:「長字三音:平聲在陽韻,上聲在養韻;平上二聲人多知之,去聲鮮有不誤者。」
「沈」與「沉」
作者:單周堯2020-02-08
《漢語大字典》云:「古籍中多作『沈』,今『沉』字通行。」
怎樣才會like中文?
作者:鄭楚雄2020-01-22
現在不重視文言文,這個語文的基礎學習和提升的過程給阻隔了,學生連基本的古典知識也沒有,怎能融會入個人的表達之中?
粵語詞類活用——「蘚」
作者:黃氏2020-01-20
「同化,指兩個本來沒有意義關聯的詞,由於經常處於同一語言結構中,其中一詞受另一詞意義的影響,由於類化的作用,也產生了與另一詞相同或相近的意義。有人把它叫做『沾染』、『滲透』或『同步引申』……」
粵語讀音演變——「咸」、「咸濕」
作者:黃氏2020-01-02
《荀子‧大略》:「《易》之〈咸〉,見夫婦。」
昜、陽、侌、陰
作者:單周堯2019-12-28
徐鍇《說文解字繫傳》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日所不及,故幽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