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1:13: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文化

居禮夫人:輻射一詞由她命名 為何仍飽受偏見? 怎樣打破世俗枷鎖 成為首位取得諾貝爾獎女科學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27
灼見書香,目的是希望為大家推介些有益身心,共同開拓廣闊知識視野的好書,並提升閱讀樂趣。今次介紹的一本書,是書名:《居禮夫人》(UNE FEMME HONORABLE, MARIE CURIE),作者是紀荷,由資深傳媒人尹萍翻譯。
宋末皇帝的一段往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5-04-26
宋端宗陵墓,有傳坐落於香港大嶼山東涌黃龍坑。宋景炎三年(1278),宋端宗為躲避元軍追捕,逃亡至其地,染病逝世,遂葬於此。惜陵墓無考。
古語裏的「哽」與「乞」
作者:黃氏2025-04-26
我們粵語考本字的最大作用,就在於證實我們粵語的古雅。
易學家侯天同:關税戰踏入辰月 中國為什麼會必勝? 穀雨已至 為何英雄無用武之地?
作者:編輯精選2025-04-26
關税戰踏入辰月,中國為什麼會必勝? 穀雨已至,為何英雄無用武之地?一起聽聽易學家侯天同的分析。
宜子孫 大吉祥──春聯的啟發與忠告
作者:許志榮2025-04-25
中國語言文字源遠流長,每一個字都博大精深,可以多元解讀的二維碼──既融合了形、音、義的元素,更以多感官和豐富的像想力規模天地萬物,交感配襯,氣象萬千,而且制訂了種種語言格律和書寫法度,刁斗森嚴,不容有失。
私習天文
作者:蔣匡文2025-04-25
我們有幸生於訊息自由的時代,否則在下與不少喜歡語不驚人誓不休,說怪談異的YouTuber及時事評論員早已發配南海吃榴槤椰子了。
單拗與雙拗──近體詩格律概說
作者:陳煒舜2025-04-25
對於普通雙拗、罕救格雙拗和換詩眼,我們仍可拿李商隱〈登樂遊原〉第一句加以變化,以便記憶。
漫談八戒形象之變
作者:張惠2025-04-24
2024年的《黑神話:悟空》遊戲重啟傳統文化基因,八戒回歸黑豬形象。《黑神話:悟空》中八戒的感情線,融合借鑒了電視劇《西遊記》(1986)和電影《大話西遊》的優長,又有所創新。外形塑造回歸了中國《西遊記》小說原文、說唱文學及壁畫和繡像中黑豬的傳統。
述說不完的文化故事
作者:張灼祥2025-04-24
嚴復當年提到翻譯有三難:好的翻譯要做到「信、達、雅」。這三難,對黃峪這位翻譯高手來說,登上翻譯之舟,可以說是「輕舟已過萬重山」。沒想到,黃峪在翻譯過程,仍有一刻,迷失方向。
新界東北客家村 追尋數百年足跡
作者:蔡國光2025-04-24
新界東北村落行山,遇山海舊村約,如烏蛟騰、上下苗田、犁頭石、蛤塘、梅子林、荔枝窩、鎖羅盆、榕樹凹、谷埔、鹿頸等。
用善與愛超越舞台──專訪香港演藝學院前校長、聾福會主席蔡敏志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23
灼見名家專訪香港演藝學院前校長、聾福會主席蔡敏志教授,聽她暢談其藝術人生、教育理念及對弱勢社群的關懷。她推動大灣區藝術融合,致力於香港與內地藝術交流,並呼籲年輕人保有善良和同理心。卸任演藝學院後,她將繼續服務社群,尤其關注香港聽障人士的福祉。
關於下三平與下三仄──近體詩格律概說
作者:陳煒舜2025-04-23
下三仄是很常見的格律安排;但與之相對的下三平卻是格律大忌。下三平在初盛唐時還偶爾可見,盛唐以後幾乎完全消失,成為近體詩的大忌,今日作詩也當避免。
以童詩淺談兒童文學創作及教育應用
作者:梁振威2025-04-23
童詩,是兒童文學的文體之一。它除具有詩的文體本有的特質──美感、意境與情感外,中國的童詩也在某程度上承傳古詩詞的精緻與中華文化。
香港聖樂團的驚喜
作者:周光蓁2025-04-22
4月5日香港聖樂團演出「巴洛克的輝煌」音樂會,紀念同於1685年出生的巴赫、韓德爾兩位音樂巨擘。選來的聲樂和器樂作品,演出前由音樂總監陳永華以中、英文講解,照顧在座不少外國聽眾。
韓國男神玄彬新作《哈爾濱》
作者:陳家偉2025-04-22
最近新上映的韓國電影《哈爾濱》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一宗行刺日本政要的事件,對韓國人極為重要。
關於孤平──近體詩格律概說
作者:陳煒舜2025-04-20
孤平為近體詩大忌,僅出現於三種對句(平收句)中,它們實際上都屬於同一種句式,也就是五言平起平收式和七言仄起平收式。
粵語濕淋淋的說法與音韻的變化
作者:黃氏2025-04-19
「濕溚溚」這個講法早見於明朝的韻書。明 喬中和《元韻譜‧滑韻‧德母》「溚」︰「濕溚溚。」
易學家侯天同:天津北京狂風 神準應驗「巽風」?關稅戰走勢驚人預測 中國企硬 局勢將如何演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9
天津北京狂風應驗「巽風」?關稅戰走勢也有驚人預測?一起聽聽易學家侯天同的分析。
緬甸地震、美國加税和俄烏戰情
作者:蔣匡文2025-04-18
海王星是一顆反覆不定之星體,其能量特質更為複雜,在戰爭年代,往往會聯動其他星體帶來和平契機,在和平時期,則可能激發社會革命及動盪。
凡人
作者:黃珍妮2025-04-18
中國的幾個大城市,首先富起來的中產,確是有令人羨慕的豪宅和名車,和西方看齊的生活水平,但同時間西方先進國家年輕人的自我價值觀質疑,也同樣地渗了進來。
漢榮書局的歷史使命
作者:廖書蘭2025-04-17
漢榮書局是石景宜先生創辦,始於1970年,至2022年結業,經營了52年,從中可觀察出,戰後香港生活從胼手胝足到經濟起飛,因經濟富裕,家長不遺餘力栽培子女,肯花錢為子女買教科書。
不廢江河萬古流
作者:何漢權2025-04-17
霍去病雖然英年早逝,卻留下彪炳戰功。在歷史長河裏,刻下屬於武將安邦衛國的獨特貢獻,傳頌永續至今,清楚詮釋了「少年強,則國強」!
我和冰心的故事
作者:嚴吳嬋霞2025-04-17
我從九歲立志獻身教育事業的理想未改,我的兒童文學夢依然燃燒不滅。感謝我的學生,感謝我的小讀者,你們給予我的回報遠遠超過我對你們的付出。感謝冰心, 她的作品開啟了我創作兒童文學的道路。
秤不離砣──恩愛金牌監製劉家豪和梅小青 談黎明和周星馳專業精神
作者:李偉民2025-04-17
形容劉家豪和梅小青鶼鰈情深還不夠,廣東俗語的「秤不離砣」更貼切,今次的訪問,能夠「一變為二」,深深感受到他們的處事認真、世情豁達,還有、還有,老公和老婆之間的默契,絕對恨死隔籬!
德國藝術歌曲拍檔──男中音葛哈爾與鋼琴家胡伯的雅緻與戲味
作者:傅瑰琦2025-04-16
葛哈爾的現場演出,相較於他過往的錄音,在音樂廳裏的表現感染力更強,情緒的隨心隨性更加廣闊,音色變化的迅速,似乎並非儀器可曾捕捉。但個人更喜歡他演繹低鳴的憂愁歌曲,省卻太多的音色技巧變化,單純的演繹更覺動人。
各種起句方式──近體詩格律概說
作者:陳煒舜2025-04-16
近體詩首句可用韻,可不用。如果不用韻,首聯兩句的平仄剛好相對;如果用韻,則首聯兩句的末字會因皆為平聲而撞聲,但這種撞聲是可以接受的。
哪吒與襧豆子
作者:陳奕偉2025-04-16
作為中國人,《哪吒》必定要捧場。筆者不會盲目說《哪吒》是數十年來未曾有過的動畫,但當然想國產動畫可與外國爭一日之短長。
西式破地獄
作者:周光蓁2025-04-15
由「非凡美樂」製作的《奧菲歐與尤麗迪采》,述說主角奧菲歐破地獄尋妻。演出雖為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但導演梁笑君及團隊以一絲不苟的專業態度精簡作品內容,亦加入舞蹈及中文解說,拉近在座十數間院校師生的專注。
全民閱讀調查 趨碎片化及關注AI應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4-14
今年的香港全民閱讀調查顯示,2025年紙本書年均閱讀量中位數從2022年的8本銳減至5本,僅61%市民維持紙本閱讀習慣。
蛙王駕到 人群蜂擁
作者:益行2025-04-14
蛙王早年師從本港現代水墨大師呂壽琨,從傳承角度而論,此弟子似乎有些逆反,未有循規蹈矩,卻劍走偏鋒。他在對立和平衡中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