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人生追求幸福,而終極目的的達成或固有價值的實現,為一切幸福的來源。社會追求的目的則是社會上最大多數人最大的幸福。
中國現代對此有醒悟者首推當代新儒家一脈,他們很早便知道西方文化的入侵,會把中國文化從根砍斷,導致整個社會的分崩離析,是中國文化及社會的大災難。
莊子說:「道術將為天下裂。」今天世界的道術,則全為人人各自營生與牟利。德性一觀念,似乎極少人注意。職業為上,德性為下。從事教育工作者,亦被視為一職業。
在金錢原教旨主義盛行的今天,中國的精英已經放棄了改革開放以來來之不易一點點進步共識,已經沒有了文明與野蠻的區別、進步和倒退的區別、精英與責任之間的關聯。在任何社會,當精英墮落了,社會就會變得極其無助。
希望學員知道,儒學並不只是道德教化,還是身心療癒及養生長壽的絕妙法門。
傳統文化備受打壓,儒家學說難以再在大陸傳授。唐君毅興辦新亞,就是希望能保留中國文化種子。
儒家給現代人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其政治理念和道德倫理方面,這是頗為片面的看法。儒家真正內聖之學的目標,其實就是提升身心狀態。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裏,中國文化最主要的河流不停地發展,各方面吸收新的知識,發展自己的學術,也是在這個歷史上建立起來的。
香港人曾經的勤勞、節儉、重視教育,既有儒家文化的保守,求和諧穩定,亦兼具基督新教文明的進取與野心。肯定個人的努力,自食其力,重視家庭,亦接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良好心態,孕育香港的獨特而驕人的成就。
鄭永年認為年輕人雖然對古典愈來愈不感興趣,但多讀一些像《道德經》般的經典,得着其實很大。
因被家族除名,瞿汝夔四處漂泊,卻因此在廣州跟耶穌會士相逢結識,更與利瑪竇結為莫逆之交。瞿汝夔的先鋒角色,令他得以在利瑪竇著作《利瑪竇中國札記》中留名。
中國向來重視教育。幾乎所有有建樹的哲學家都是教育家。「君子」是對中國傳統教育目標最具代表性和概括性的表述。欲闡明何謂「君子」,就不得不先從儒家學派說起。
中國傳統文化的抗逆智慧,不管是儒、是道、是釋,都是走內省之路。儒釋、道皆重「人」,三家的理論歸根結底是要解決人如何生存處世這一人生的根本問題。
蓋茨說:「我們的孩子將接受一流的教育,並可得到一些錢,足以保證他們不會貧困,但他們都會離開家庭,擁有自己的事業。」
偶爾聽一佛教徒講缘份一詞,原來,釋迦牟尼也説過,人與人的相遇並非偶然,能相見者,對方必有優點為自己所學。這與儒家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異教同理。
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寫了《1999不戰而勝》的一本書,理論來自中國的孫子兵法。書中末後這樣說:「當有一天,遙遠的古老中國,他們的年輕人,不再相信他們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的時候,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愛的回憶,一以貫之,替代了離地的形上道境。
中國人天賦好,又聰明勤奮,但為什麼結果會如此失望?
我們有個更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如何了解文化的寶庫。
不論從古代名言或現代會計準則來看,都不難發現會計學的普遍性及實用性甚高。
對於年輕人的躁動和不安,霍教授認為以歷史角度而言,表示對傳統體制或現存社會措施有所不滿,逼使大家反省調整,追求理想。
七年的政治生涯,江宜樺登上了很多學者一生都未必有機會踏足的舞台,突破紙上談兵的時事評論,實踐自己的政治理念。他沉思道:「對於馬總統,我一直很感謝他,給我在這幾年中歷練了好幾個職務。這對一個學者來說,雖不是千載難逢,但也是要珍惜的,是一個對政治現實的體會。」
如果能把儒家跨越時代的部分跟憲政民主相結合,也許會有一種稱為 Confucian Democracy (儒家民主)的東西出現。這東西如果真的出現,我相信是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一個發展的里程碑,也代表着中國傳統的政治智慧並沒有因為進入現代而將之放棄,只留下些倫理學而在政治上沒有任何地位。
如果我說儒家說得那麼好,我們就必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儒家沒有在現代社會更加發揚光大?為什麼我剛剛所說的儒家政治,沒有在今天可以看得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對什麼是政治的統治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各位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自己的統治階層,就是現在的行政首長或者民意代表,或是地方政府的官員,我們不是常常會這樣覺得嗎?如果說一個官員,他自己三申五令要求他的部下不要遲到早退,他自己卻遲到早退,會是怎樣。如果他要求部下不能貪污或接受款待,但是他自己卻非常貪心,亦沒有人會服他。這種事情,用儒家的道理來說,其身不正的話,怎講也沒有用。
現代的大思想體制,不管是中國大陸講的馬列主義或社會主義,在台灣的西方自由主義,或是兩岸朋友都使用的民主主義,還是現在很流行的後現代思潮,我們都知道,這些不同的思想體制,分別都有它們的訴求,甚至有共同的地方。但是有沒有思想像儒家一樣,在廣大的學校當成教育,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跟我們的父母及朋友,跟我們的老闆及員工,跟我們的師長,作為互動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