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哲語

為什麼人之間會有距離
作者:陳海曙2019-07-30
我們要好好用情:我們的摯情、深情、性情,立足性情之本,通達中西,成長自家,貢獻彼邦,學力能出入西文,也不必自卑。
從虛無到顛倒
作者:李錦招2019-07-22
在沒有更深的文化理想教育,沒有更高的思維能力的培訓之下,只能執着一些簡單的理念作為價值的追求,便很容易墮入顛倒之中。
幸福就像花兒一樣
作者:張靜2019-06-18
常言道:幸福就像花兒一樣。它並不在彼岸綻放,而必由自家心田開出。正如孟子所言:「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生命之所以能感到愉悅,是因為我們有一顆蘊含着美好德性的心靈。
國學有真假,慧眼識珍珠
作者:李錦招2019-06-06
假國學魚目混珠,流弊叢生。目前必須有一個標準,讓大家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國學。
生命的感悟——為什麼
作者:陳海曙2019-05-20
活着之艱難,是切膚的;日子之流逝,是不可逆的;美善之不再,是讓人大惑不解、無以名狀地痛苦的;自己的際遇與品性,也是莫之致而至,是不可控的。生命的現場,成為了我的囚籠。
如何讓孩子學習知識與做人道理?
作者:許志毅2019-05-10
我們在學習客觀知識的時候,我們還是須要先有正確的精神態度才可。你想一想,當孩子認真、專心地學習,而且又懂得尊重學問,他就是正在實踐以上的做人道理啊!
「大成」之教
作者:張靜2019-04-25
九年畢業,需考核學問的通達程度,即能否觸類旁通(知類通達),且目標明確、志向堅定、遇事不惑(強立而不反),此方為「大成」。
有深情才有承擔:《流浪地球》的啟示
作者:李錦招2019-04-08
為什麼人在危難之中願意作出犧牲?承擔一個付出生命的後果呢?這其中有一個秘密, 就是人是 一個有豐富感情的存在,而不是一個純理性只懂計算的存在。
孩子的希望在光明的性情
作者:羅冠聰2019-03-26
大人跟小朋友都像給大勢推進困局裏,欲出不得,在孩子的目光裏看不到光明的希望。於是全世界都呼喚教育的改革,殊不知那不是單單改改制度,講一套理論、換一套操作方法就可以解決。
你要感謝誰
作者:陳海曙2019-03-11
自童蒙起,有幾多的恩愛,讓我對人生生起信心?有幾多的小挫折,讓我有所啟發?多少助緣,存於天地,實在是感激。
開發孩子的性情──孩子成才的關鍵
作者:許志毅2019-02-26
無論是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肯定會遇到很多考驗、很多磨煉,就是要靠老師的堅定,把孩子的性情開發出來,成為一個堅定、自動自覺,勇於向上、向善的人。
如何是真正的教育?──了解培養孩子成才的關鍵
作者:許志毅2019-02-11
教育不只是應試教育模式的內容,應該有多元化及更深刻的內涵。筆者有見及此,嘗試從如何培養孩子成才的角度去探討真正教育的內涵,以作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各界能對教育有更深的反省。
投訴與勸諫
作者:張靜2019-01-29
投訴是現代社會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事無巨細,亦無關公理,遇到問題動輒投訴,是現代人的通病。誠然,尋求合理與公道是人類理性文明的表徵,但勸諫並不等於投訴。因為投訴帶有個人情緒。
新年話「新」
作者:張靜2019-01-15
「新年」只是一個周而復始的時間概念,但以此為重大節日,卻具有普遍性,反映了人類共通的心理──對「新」的祈盼。
生死之關在性情
作者:李錦招2018-12-24
黑暗的虛無力量已經瀰漫於整個社會,除了痛惜之外,我們有辦法嗎?要對治虛無必須重建支撐生命的價值系統,必須透過性情的開發,透過各樣的鍛煉令生命更堅強,讓生命成為有承擔力的存在,這便是性情教育的使命。
網絡時代的危機:麻木、逃避與貪心
作者:李錦招2018-12-13
大家有沒有覺得,走在現代大都市的路上,每個人面上不再看見笑容,甚至看不到人們的臉,只看見人人低頭看手機,我們好像走進了一個機械人的世界。我們知道現代科技世界漸漸把我們變成沒有感覺,麻木不仁的機械人嗎?
中美貿易戰爭與國學
作者:李錦招2018-11-27
中國現代對此有醒悟者首推當代新儒家一脈,他們很早便知道西方文化的入侵,會把中國文化從根砍斷,導致整個社會的分崩離析,是中國文化及社會的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