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0:22:2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英國

「脫」還是「不脫」
作者:陳景祥2019-01-24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就「如何脫歐」的談判,英國真的是進退失據,跟以前很多人覺得英國政客老謀深算、成竹在胸的印象完全不同。脫歐派既要「脫」,但又想向歐盟爭取更多好處。
政黨將政府推向「橫死掂死」的局面
作者:阮紀宏2019-01-22
有一種意見認為,由於香港不可能有執政黨,所以政黨必然是馬後炮。但看看英國的政黨在脫歐問題上的表現,也看不出來有哪個政黨為長遠和大局有所擔當:緣何兩年前討論公投的時候,就沒有政黨提出今天的各種擔憂呢?
從脫歐亂局看民主制度
作者:曾國平2018-12-16
所謂民主精神,基本要求就是尊重選民決定。就算英國脫歐要付出若干經濟代價,我們也不能完全將其否定。
從香港到泰國和越南──一位香港老師求職有感
作者:張海暘2018-11-20
作為一個旅遊名地,泰國儘管毀譽參半;但不能否認的是,那邊的國際學校一點都不比香港的遜色。
大航海商品的尾聲:19世紀的糖
作者:孔笑微2018-10-19
糖與茶,被稱為最早有帝國主義色彩的世界性商品。引發大航海的可能是對黃金的幻想,但維持這些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遠洋航線的,卻是價格波動性極大的奢侈日用消費品。
脫歐倒數:「無協議」退出對英國貿易和歐盟資助項目的影響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18-10-09
今年8月23日,英國政府發布一系列技術通告,基本上是假設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將如何退出歐盟的指引文件。如果沒有協議界定英國與其餘27個成員國未來的貿易關係,貨物將不能在英國與歐盟之間自由流動。
打死不離女權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04
Balli Kaur Jaswal指出,國際知名印度裔作家的作品,多從男性角度出發,忽視了女性在爭取自由時,面對的不只是東西文化和年齡代溝的障礙,還有男作家不能感同身受的隱形性別歧視。
看好英國樓市
作者:莊太量2018-08-31
若各位讀者有意投資海外市場,或要賺些英鎊,用於將子女送往英國留學(「以房養學」)等,不妨投資英國樓市。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英國泰晤士河畔篇
作者:朱劍虹2018-07-24
今次歐洲之旅,筆者到英國、奧地利和德國尋找蘭蹤。旅途進入尾聲,踏上歸途之前,到英國倫敦市郊泰晤士河畔自然保育區考察蘭花。
英美主宰世界舞台的時代結束了?
作者:關愚謙2018-07-17
我這個已過了「古來稀」年齡的老人,親自經歷過英美主宰世界舞台的時代,一想到他們的耀武揚威,氣就不打一處來。
如何贏得英國名牌大學的入場券
作者:編輯精選2018-07-17
英國的大學每年都會收到數以千計的Personal Statement,那更加要令自己的Personal Statement突圍而出!
英國升學全攻略
作者:編輯精選2018-07-16
子女想去英國留學,但要如何準備呢?這篇最齊全、實用的英國升學攻略能解答你的疑問。
懷念英年早逝的時裝界奇才──亞歷山大‧麥昆
作者:文潔華2018-07-07
不知道為什麼名人如凱特絲蓓、安東尼布爾丹和麥昆皆選擇上吊了結生命,這種死亡的方式,喻示由璀璨走至絕望。原來美好的經歷只在享用,不能儲藏成活着的力量。
留學英倫小鎮有感
作者:編輯精選2018-07-04
有機會到外國留學絕非只是在學歷上短短一行字那麼簡單的事。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三訪英國皇家植物園篇
作者:朱劍虹2018-06-25
筆者兩次造訪英國皇家植物園時,園內最大的溫帶植物室正在維修,有點遺憾。筆者在網上收到溫帶植物室將於2018年5月5日重新開放的消息,於是立即計劃行程。
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英國切爾西花展篇
作者:朱劍虹2018-06-21
「切爾西花展」是最著名、最盛大的園藝博覽會之一。筆者四度前往倫敦都沒有機會前往參觀,今次終於可以一償宿願了。
英國王室的心機和「今日頭條」化的民眾
作者:趙靈敏2018-05-22
92歲的伊利沙伯女王在駕馭民意上一直是高手,她深刻地認識到,在君權神授已成過去的時代,要想生存就必須順應歷史的潮流,做對的事情,以爭取人們的好感。
千萬別小看英國王室婚禮
作者:關愚謙2018-05-21
自從英國公投脫離歐盟之後,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層面上陷入了困境。政府希望通過大搞王室婚禮來重振英人士氣,以此來刺激英國的經濟。
一旦中印合作將會扭轉乾坤
作者:關愚謙2018-05-03
中國和印度這兩世界大國領導人如果繼續能求同存異,把過去不愉快的歷史當作教訓放到一邊,強調今後友好合作,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又沒有他國勢力的干擾,它必將在世界的未來起得舉足輕重的作用,扭轉乾坤。
歷史事實
作者:曾鈺成2018-04-26
「收回香港」是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簡單易明的描述,但「收回主權」的說法,卻帶有香港主權曾經不屬於中國的含意,不能準確反映事實。
疫苗疑惑
作者:陳景祥2018-02-15
歌手對疫苗的質疑,其實十分正常;專家及時回答,也是盡了醫護專業人員的責任。
為何香港獅子山精神不再?
作者:駱惠南2018-01-29
過去獅子山精神,有努力就有回報。但今天香港,除了地產之外,從事其他營生都變得沒有意義。香港新一代憑自己基本沒可能像他們的前輩般置業安居,所以對社會充滿怨憤。
聚焦英國脫歐:香港與英國的未來合作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17-12-28
英國預定於2019年3月底退出歐盟,再不得無限制地免關稅進入歐盟內部市場。為彌補這種潛在的貿易損失,英國必須與更多不同夥伴訂立新的貿易安排。
回歸的歷史記載
作者:孫明揚2017-12-27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回歸是指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意即中國只是有一段時間因為種種原因散失了主權,但這個主權從未斷絕,一直存在。
英足中的「三顆星」
作者:艾雲豪2017-11-17
足球作為一盤生意,與其他消費品和服務業不盡一樣,所有事情都是在顯微鏡之下,重覆發生。
「大學領域,還是我英國老大!」 帶給我的啟發
作者:關愚謙2017-10-23
實際上排名、評比、選冠,都是2000多年前希腊通過競技比賽最先創造出來的。
蘭遊世界——冰島篇
作者:朱劍虹2017-08-28
見到為數不少的野蘭在不同環境中頑強掙扎,爭取生存的空間,筆者亦對大自然充滿感恩。
蘭遊世界——英國續篇
作者:朱劍虹2017-08-21
雖然沒有如網頁資料所述有過千株二葉舌唇蘭,但眼前數十株火燒蘭,都足以令筆者覺得不枉此行。
用理性理解釋法
作者:孫明揚2017-08-16
《基本法》確定權力分立所以在香港政制中,沒有出現權力傾斜任何一方情況,但沒有用上三權分立的字眼。
別中了民族國家的毒
作者:劉迺強2017-08-15
在這中國特色天人合一思路底下,政權可以更替,造反可以有理,但國家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