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健康時,要好好保護、保養我們的身心。

人家都說什麼事都要學,死不必學。偏偏證嚴法師卻告訴大家:什麼事都可以不必學,死一定要學。

有時候,一件事會隨即淡化。有時候,眼見美景轉眼忘卻。可是,有時候,一句話竟可以銘記終生。

每個人都可以是修行人,只看自己盡不盡力、肯花多少時間去做,差異就在起心動念。

尊重生命是把自己的生命時光好好運用,珍惜時間妥善地應用在工作中,讓生命有價值才會受人尊重,我們要多用心,創造一個閃閃發亮的鑽石人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持之以恆才是關鍵。不要擔心自己渺小,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日復一日,其實改變世界並不難。

30年時光過去了,《滄海一聲笑》這首歌曲,今天已響徹大江南北。其氣勢磅薄的旋律,伴隨我們走過多少人生崎嶇,每每激發起我們心中的正氣、豪氣和家國情懷。

心之所至,奇蹟無處不在。

面對挑戰是人生的事實,例如當訴求未必能即時得到回應,青少年不需要將所謂「理想破滅」的情況視為「失敗」。相信自己的抗逆力和韌性、抱持盼望,會讓青少年更能面對嚴苛的現實。

有好多人,沒來得及珍惜就走遠了。有好多話,沒來得及說就消失了。有好多事,未來得及做就過去了……

生活裏任何時候都可以很美好呢!──只在乎你如何看待。

夏天正盛,吃口冰淇淋吧。今天,挑個沒嘗過的口味。

請好好享受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

我這個小屋,可以聽風、聽雨,賞蘭、種蒲,容得天地萬物。煮一壺老茶,一縷茶煙,暗香悠悠。談笑有鴻儒,麻衣,素裳,衣襟帶風 ……

每一次旅行,帶着期待而去;每一次歸來,帶着問題而回,這是心靈的穿越與昇華,每一念及,又再重臨舊地,展開新的追尋。

人生沒有什麼好計較,重要的是如何能心無雜念,不受污染,生活過得輕安自在。

農友進一步解釋他做果醬的方法,我邊聽邊想:「人際關係其實就像果醬,也像塞車。」

心寬則路寬,心廣則天地廣。以平常心面對人生,以厚道心處事,好人一生平安喜樂。

奇洛李維斯:「人的生存是為了要紀念自己深愛的人。」回憶有價、無罪。

許多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像草莓,外表豔麗,內心脆弱,經不起社會考驗;也常聽到現在的年輕人說功課壓力大。讀書真的那麼辛苦嗎?真的有壓力嗎?我常常期待現在的年輕人要像鐵珠一樣耐磨。

人,在歲月悠悠中老去,在塵世勞碌憂患中成長,又何嘗不是一種生命之美?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必須要學會面對。走過崎嶇,仍熱愛生活,就是勇者。

我們總因為時光蹉跎,而錯過很多事情,總因為人生輾轉,而忽略眼前的風景。總因爲不懂珍惜,而與那人擦肩而過了……

定義自己的人生、尋求工作與生活的「調和」比盲目追求別人的「平衡」更重要。

真正的生活成功者,不止是明白禍福相依而無所趨避,也不止是因了解禍福相依的必然而自我警惕,而是着着實實經過苦難而從中得到頓悟、得到解脫,而獲得了思想的解脫,進而得到心靈的安定。

人與人的競爭和合作當中,要超越是非成敗的計較,除了要培養氣度,還要培養智慧。

人生很煩,人生很忙,可世間的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

23歲做好了網上字典;26歲有政論文章見報;30歲前茹素,以及能平日參與行山隊;40歲前搬往台灣。那並不符合一般人的勝利模式,甚至可能是一種失敗的見證,但也許卻是一些我能夠對自己津津樂道的事。

有人說,什麼都可以學,就是死不要學。我則認為這種說法不對,死,才真正要用心學習。死亡是人生的終點,人最惶恐的就是這件事。如果對死亡有透徹、正確的認知,知道死後靈魂是非常安然的境界,就不會對死亡恐懼了。

如果世上的人們都有知足的心,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家庭、社會還會不幸福嗎?

你要去的遠方可能充滿了挑戰和荊棘,無論如何,相信自己,相信學習,相信成長。不必走得快,但一定要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