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對話

「識變、應變、求變」:克服改革阻力的途徑及辦法
作者:宋恩榮2024-10-22
雖然改革道路難免漫長曲折,但古今中外改革者為我們累積了豐富經驗。只要我們小心汲取,不但可避免重複歷史宿命,更可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得更準、走得更遠。
改革為何總會面對難以克服的阻力?
作者:宋恩榮2024-09-27
縱使改革對大多數人有利,改革過程往往仍會招惹激烈反對,以致不少對社會大眾有利的改革容易胎死腹中。改革為何總是如此「惹火」?
從「50年不變」到「識變、應變、求變」
作者:宋恩榮2024-09-10
從一國兩制框架出發,香港「由亂及治」主要是中央的憲制責任。不過,「由治及興」卻不能單靠中央「落單」,還需要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精英主動及積極參與。
盼《施政報告》為年輕人燃點希望
作者:宋陳寶蓮2023-10-17
「民智行動設計智庫」於2020年中成立「蛻變計劃」,對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的被捕年輕人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工作,並於2021年中進一步向刑滿出獄的年輕人提供「生涯重塑」服務,幫助他們重返校園、職場。
輔導支援 關注被捕社運青年心理
作者:宋陳寶蓮2020-06-30
被補青少年除了因為需要面對司法程序而感到壓力外,也會因為家庭關係的改變而感到困擾。有些甚至因為跟家人政見不同,與家人割蓆或分開居住。他們除了需要個人輔導服務外,也需要家庭輔導。
讓被捕年輕人重拾盼望 你我有責
作者:宋陳寶蓮2020-05-15
本文倡議當局應該盡快處理被捕人士的案件。反修例運動至今已經接近一年,漫長的等待和不確定性容易帶來焦慮。「遲來的公義」損害公義的原則,也容易使公眾懷疑香港的司法制度。
積極處理「中國香港人」雙重身份
作者:宋陳寶蓮2020-04-27
「港人」與「中國人」這兩種身份認同,自回歸以來似乎愈加南轅北轍,兩者並不能求同存異。
解決跨代貧窮:香港創新早期兒童投資計劃
作者:宋陳寶蓮2019-12-23
政府通過各樣社會政策有效地將兒童貧窮率降低至18.2%,然而香港兒童的貧困率仍然很高,約5個小童中有一個生於貧窮家庭,在起跑點就落後於他人。
兩種世界觀衝突 怎覓兼容方案?
作者:宋陳寶蓮2019-10-05
要找出能兼容兩制的管治班底,也許確實需要一個符合中央框架及港人利益的普選方案。
年輕人現身份危機 須政治吸納
作者:宋陳寶蓮2019-10-01
中國過去在香港的管治方式,不單沒提升年輕一代的信心,反令他們愈加悲觀。年輕人激進主義的根源複雜,若對此現象進行表面模糊的解讀,是不能理解導致年輕人激進的原因。
三元素修補破裂關係 增青年抗逆力
作者:宋陳寶蓮2019-08-29
面對挑戰是人生的事實,例如當訴求未必能即時得到回應,青少年不需要將所謂「理想破滅」的情況視為「失敗」。相信自己的抗逆力和韌性、抱持盼望,會讓青少年更能面對嚴苛的現實。
停一停想一想 勿令孩子上前線
作者:宋陳寶蓮2019-08-24
政治啟蒙及教育確實應該從小做起,但讓孩子走上前綫並容許他們在令人膽戰心驚的暴力面前,會讓他們蒙上一世陰影,這是否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