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填海

黃遠輝應攞大紫荊勳章
作者:湯文亮2018-10-22
有人話若果黃主席沒有開記者會質疑政府點解土地供應由1000公頃上調到1700公頃,令他和他的小組作做的事變成徒勞無功,甚至有被政府玩弄的感覺,他的確可以攞大紫荊勳章。
施政報告難燃希望 明日大嶼欠缺戰略
作者:陳文鴻2018-10-22
港府提出的「明日大嶼」,錯不在填海,而是匆忙提出,沒有詳細討論戰略如何、策略如何、與周邊如何配合。
不着邊際的東大嶼爭論
作者:梁天卓2018-10-21
反對聲音大是預計之內,不過反對也要有理有據才鏗鏘有力。在我看來,起碼有兩個反對東大嶼填海的理由是不着邊際的。
明日大嶼的數字掩眼法
作者:謝冠東2018-10-19
「明日大嶼」是香港有史以來成本最高的項目,而且相比其他項目高得不成比例。我們應該用最嚴謹的方法來計算成本,才是正道。
堅定前行 錯都要做
作者:關焯照2018-10-19
特首將填海的面積突然由1000公頃增至1700公頃,但又未能交出合理解釋來支持這決定。這種曖昧態度令市民質疑政府堅持填海是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必也正名
作者:曾鈺成2018-10-18
林鄭說,「明日大嶼」分階段進行,首先研究1000公頃的填海,然後才決定最終的填海規模。既是如此,《施政報告》為什麼不可以說繼續研究「東大嶼都會」計劃,考慮在原來的1000公頃之上增加700公頃呢?
填海的成本效益
作者:雷鼎鳴2018-10-17
今次施政報告最大的亮點顯然是「明日大嶼」。我一向支持填海造地,且認為規模必須足夠大,否則解決不了香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
強推「明日大嶼」恐生禍端
作者:王永平2018-10-17
在「明日大嶼」上,林鄭說身為特首,倘待社會得出共識才行動,是不負責任,也不符社會期望。
大嶼若智
作者:胡孟青2018-10-16
政府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規模之大,金額之多,恐怕未到立法會,社會各持份者都會極大反應。
施政報告填海計劃 遠水不解近渴
作者:陳文鴻2018-10-15
林鄭肯填海,這是值得支持,但要在2025年才展開首階段第一期填海工程,要到2032年第一期填海才有住宅單位落成,似乎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施政報告之「決而不議」
作者:湯文亮2018-10-15
搵地小組是棧道兵,作用是掩人耳目,亦達到目的,林鄭今次做法比「議而有決,決而有行」更進一步,就是「行而不議」,政府認為應該做就去做。
對施政報告的觀察:人工島
作者:林超英2018-10-12
人工島不建最好,要建則必須以人民的福祉為指導思維,做好災難管理,以免遺禍後代。
「明日大嶼」人工島是否「逆天而行」?
作者:宋恩榮2018-10-11
如果當年的港英政府因害怕水浸風險而沒有進行觀塘、荃灣、啟德機場、九龍灣、葵涌貨櫃碼頭、沙田、大埔、屯門及赤鱲角機場的填海,就沒有今天的香港。為何回歸後的香港人變得如此目光如豆及不思進取?
施政報告:東大嶼填海計劃 最多110萬人居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0-10
對於房屋政策,林鄭月娥重提曾推出「娥六招」,但關鍵仍在於「地從何來」,不論是住屋、休憩空間、文娛康樂、創科等,始終需要土地發展,「否則一切計劃流為空談」。
當劉德華遇上團結香港基金
作者:謝冠東2018-10-08
劉德華在片段伊始便問:「你覺得香港有沒有希望?」當我看到他和團結香港基金走在一起,我就覺得沒有希望了。
和四個特首商榷:我們應怎樣「討論」填海?
作者:徐家健2018-10-07
民間特首劉德華被民間網友狠批「多年形象,一鋪清袋」。林超英認為2000公頃人工島是一場可能「一鋪清袋」的賭博。把政府全部儲備去建人工島就必定「一鋪清袋」嗎?
幫土地大辯論總結一下
作者:梁天卓2018-09-30
我希望在這次土地大辯論之後,大家會對以下兩個問題取得共識。
人人都有一個藍圖 土地大辯論勞而無功
作者:陳景祥2018-09-26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用心良苦,搞諮詢又搞民調,然而大部分諮詢會都變成不同團體公開高喊他們的訴求,甚而互相對罵,卻看不到不同意見互相交流的場面!
給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書
作者:曹鴻輝2018-09-26
土地用於營造營生環境,這是一個維繫社會安寧的原則問題,同時,這不是一個短暫的眼前問題,是為後代設想的一個可持續發展問題。定了營生環境,確定營造營生環境的土地用途,城市規劃才有意義。
單偉彪:填海成本低易規劃 符合本港利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24
單偉彪指出,填海最起碼可以預測,其他方式例如談判收回棕地,時間要多久難以預測,「梁特首那時開始,到現在都未談完。如果當時開始填海,今日已經見到土地」,他慨歎。
專家獻策:填海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解決土地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20
論壇嘉賓建議可利用棕地、綠帶地、農地、空置學校、清理後的堆填區、部分保育價值較低之郊野公園地、市區重建以及提高地則比率,於短期內解決土地短缺。長遠則以填海造島,以助香港發展。
真假民意
作者:曾鈺成2018-09-17
土地供應公眾諮詢,提出的多個土地選項都有爭議,是意料中事。但受爭議的不只是各個具體的選項;連諮詢活動本身也遭到來自不同方面的批評和反對。
這個政府真不濟
作者:關焯照2018-09-14
筆者一向對林鄭政府能夠管治好香港不存什麼期望,尤其是樓市的政策,真是差強人意。
土地大辯論笑話連篇
作者:關焯照2018-09-07
大辯論將在今個月26號結束,不過,從辯論的質量來看,肯定會令市民失望。
宏觀看人工島──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作者:林超英2018-09-03
既然人工島不是關乎香港存亡的必需物,就完全沒有理由把香港政府的全部財政儲備押注在這場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2200公頃的填海玫瑰園
作者:雷鼎鳴2018-08-21
強化版東大嶼都會計劃規模之大,足以使島上住宅共可容納近110萬人。如此規模的填海計劃一被社會接納,住宅樓宇的預期供應自會大增,這對樓價便有重大下調壓力。
借助中央政府之力 建議香港域外填海
作者:陳文鴻2018-08-20
在香港海域以外填海,是避開香港內部的政治紛爭和阻撓,借助中央政府的支持,大舉擴張香港可發展的空間。
香港須深刻反思舊有發展模式
作者:呂大樂2018-08-17
今天香港社會最需要的,是放膽以逆向思維,衝出框框,為未來定向。
香港房屋土地不患寡而患不均?
作者:宋恩榮2018-08-15
香港房屋土地既患寡亦患不均,大規模填海雖然可以解決「寡」的問題,不過還要推行適切的房屋政策,才能解決「不均」的問題。
群魔亂舞的土地大辯論
作者:關焯照2018-08-10
這場所謂土地辯論只是反映升斗市民是何等悲哀,政府無能引發房屋供應嚴重不足,特首卻要求社會辯論如何覓地來製造房屋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