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文學

詩三百.唐詩選一百
作者:陳家偉2024-12-04
詩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只是短短幾十字已可代表一個人對身處的時代的想法、感受甚至慨嘆。
艾恩蘭德與維根斯坦引發的深思
作者:古多迪2024-06-14
艾恩蘭德的觀點和她是否一名哲學家,甚具爭議。筆者沒有很強烈的看法,只是覺得即使反對者的觀點成立,艾恩蘭德的觀點也值得深思。
王運豐與《雲歸處》
作者:廖書蘭2022-12-08
30年來,王運豐先生為媒體行業做過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從報紙媒體到電子媒體再轉戰保險業界創辦卓越巔峰團隊,他明智,善良,從容,從不曾被時代裹挾,而是一直走在時代的身前。
談DSE專業和中文應考:從今年中文科考試說起
作者:M. C. Chiang2022-04-28
DSE於2012年首屆應考,但12篇指定文言篇章卻是在2018年首次加入,但是其實2007年之前的會考,卻早已存在指定篇章的部分,只是在2007年起開始廢除,來回往復,既是發展,也是循環。
金庸文藝作品《月雲》讀後感
作者:楊興安2021-11-20
看完整篇故事,總想不通金庸幾十年後開筆寫文藝小說寫一個「生得醜,毫不可愛」的小丫頭,而寫得這麼傳神和用心。真是高深莫測之至。
為誰寫詩,為誰讀詩?
作者:陳家偉2021-10-29
因為文學即「人學」,文學能啟發人的性情、提升人的志向,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要先讀,孔子説「不學詩,無以言」,它正是其他四經的基礎。
40年素葉:文學就是生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1
《素葉文學》沒有放大文學的地位,沒有偉大的使命,也沒有誇下海口的創刊辭,悄悄地來,當有其他媒體能代替、不再被需要時,便悄悄地離開。如王家琪博士所說,每本《素葉》都是「打開文學就是文學的本身」。
政府有責維護香港的藝術創作和展出自由
作者:王永平2021-03-31
期望政府和西九管理層不要為求政治正確而有意無意窒礙藝術品的創作和展出,並因此損害香港成為中外文化中心的目標。
腹有詩書賽程激烈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培僑小學、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07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3月6日假荔枝角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第二日比賽。戰況激烈,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順利晉級下一回合比賽。
政府應設文學舞台——香港文壇寂寞
作者:楊興安2020-09-19
社會上青年人有所向望,易於賦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人生觀。六七十年代青年人的朝氣現象,正好為這種說法作為解注。今日香港青年為什麼不能一如當日心態醉心寫作呢?
話說香港筆會一甲子
作者:廖書蘭2020-08-27
香港筆會已屆滿65周年,回顧筆會因疏忽被註銷,到被同行偷會,經歷許多曲折,書蘭竭盡所能恢復筆會的國際地位,至今依然是國際筆會在香港的合法代表,在國際文學舞台上宣揚中華文化,提高本會在國際的影響力。
文壇名家講座四:閱讀經典——中國文字之魅力(影片模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31
本講座改為影片模式播放,預計9月或之前發布。
龍應台:你最應該讀的書應該是這些
文學、哲學跟史學。文學讓你看見水裏白楊樹的倒影,哲學使你從思想的迷宮裏認識星星,從而有了走出迷宮的可能;那麼歷史就是讓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點,沒有一個現象是孤立存在的。
從契機到困境——論香港文學教育
作者:馮珍今2018-07-31
面對種種困境,實在令人感到無奈。中國文學淪為「夕陽」科目,已是意料中事。香港文學課程未來的走向,與高中學制和語文課程的發展息息相關。
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2018
作者:零傳媒2018-07-23
「我們⼀起悅讀的⽇⼦」活動旨在探尋歷史故事,提高兒童對閱讀的興趣,在輕鬆的氛圍中了解閱讀、喜愛閱讀、享受閱讀,為孩子們打開「悅」讀的大門。
鄭明仁憶劉公
作者:鄭明仁2018-06-14
劉以鬯百歲高齡仙逝。以後,再看不見劉以鬯的身影,我們只能從他的著作尋找他的文學內心世界,只能用記憶去留住他的流風餘韻。
觀眾一時,藝評跨代
作者:吳美筠2018-05-11
評論可以同時間溝通創作者、作品、觀眾/讀者,互動中它又逕自延展,時而奪目,時而隱約,時而靜默,時而劃破世紀的暗黑。
人生的文學課:漫步文學花園
作者:周慧儀2018-04-03
大家只須單純地跟隨着文學大師的心靈思路往前行,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行,便一定會成功走進那個花團錦簇、清香四溢的文學花園,在那文學花園中漫步人生!
龍應台:我們為什麽需要人文素養 ?
知識是外在於妳的東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須讓知識進入人的誰知本體,滲透他的生活與行為,才能稱之為素養。
白先勇:政治影響文學,但文學一定要獨立於政治
作者:編輯精選2017-11-28
要保持文學的獨立性,只要不是直接批評政府、直接批評政治,政府也不管你的。當時還有有限的空間,有限的自由。
白先勇解讀紅樓夢:怎一個情字了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15
文學是他的宗教,相信他會一直背着復興中華文化的十字架走下去。
馮唐:在北京待久了,容易變得「不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28
一本書就像土地裏的種子,不用太着急,它會有自己的命。
比你聰明的人,從來比你更努力,比你多讀好書
作者:老占2017-06-30
絕大部分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別人的懶惰。
Sixteen Women in the Arts Who Changed All the Rules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4-26
16位具前瞻性的亞洲女士的個人故事,她們顛覆了文化及社會的既定期望,成為藝術範疇的領軍人物。
小學語文教材須能牽動孩子感情
作者:胡燕青2016-06-06
問題六:你喜歡哪一首?幾乎所有人回答:第二首。 那你會選哪一首做他們的教材?大部分人回答:第一首。
李歐梵教授獲香港書展「年度作家」榮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6-10
第26屆書展今日公布,以「從香港閱讀世界·一讀鍾情」為主題,而「年度作家」則由著名作家李歐梵教授獲得,以表揚他過去50多年在文壇的貢獻。
白先勇談新聞自由・政治・文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09-13
我認為香港作家應該寫香港的文化,香港人的生活,若真的寫得出這種獨特的文化,我認為一定會暢銷。可惜,在香港還沒有這樣的書,電影反而有,而且很多都拍得好,但書卻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