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金耀基

站在歷史的位置上,置身世界的格局中──中大前校長金耀基之大學理念
作者:編輯精選2024-11-01
金耀基認為,中大在40年來追求卓越,日新又新,有所變,也有所守,在世界大學之林中已卓然而立,而今日在高等教育全球化愈來愈烈的形勢下,要保持中大的競爭力,便必須在教學與研究的質素上不斷提升。
金耀基教授憶往事 籲傳統文學遠離金錢掛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22
金耀基教授一再強調,香港絕不是文化沙漠,他舉例,現時香港有5所大學於世界排名頭100位中,學術研究和文化發展有一定水準,只是整體文學氛圍仍有待提升。
金耀基:有緣有幸,相遇中大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7
金耀基教授從來無意當中大校長,訪問中他重提箇中原因。他自言對中大有感情,卻很清楚自己無意做校長,因為在當年,中大只有校長一職是行政全職,是脫離教學與研究的。
墨香歲月:董橋的70年文化印跡
作者:張灼祥2024-03-14
有段日子,再也見不到這位漂亮女子。董橋這樣形容她:「好看得像山鄉裏無意中看到的一彎清溪,地圖上找不到,也像一本買不起的初版舊書,書衣秀雅如新,站在書架前摸一摸翻一翻都甘心。」
聯合出版集團成立35周年 舉行「閱‧無止境」論壇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8
聯合出版集團成立35周年,日前舉行論壇慶祝。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表示,聯合已成為香港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出版傳媒企業,香港正在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為文化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金耀基:後《國安法》時代社會穩定 不應「狙擊中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23
中大前校長、著名社會學家金耀基罕有地評論時事,唯中大校董會改組茲事體大,他認為校董會組成、大學管治並非不能改革,但不應用如此政治方式,應該理性討論,引導和協助院校自主改革。
書展2023|金耀基、林天行、鄧宛霞對談:中國文明現代化之路漫漫 善用傳統文化為創作養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2
當代藝術家林天行、社會學家金耀基教授、京崑藝術家鄧宛霞7月21日(周五)出席書展講座,大談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所在。
中大舉辦60周年校友藝術展 展出饒宗頤、丁衍庸大師之作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10
適逢香港中文大學創校60周年,校方於6月23至25日一連三日,在西九文化區舉辦「咫尺之圓・甲子有藝」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校友藝術展。殿堂級大師饒宗頤教授及丁衍庸教授兩位名家,均在展覽之列。
人間有知音
作者:沈言2023-06-02
置身碎片化的時代,就連生活亦難免變得支離破碎。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愈來愈傾向於享受電子郵件、手機短訊和社交媒體的速度,卻幾乎忘卻了手書信函的溫度。
我與香港中文大學的40年情緣
作者:文灼非2022-12-02
經過兩年多疫情的洗禮,中大校園再次煥發姿彩,祝願母校一甲子校慶再攀高峰。
金聖華、林青霞細訴18載情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7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金聖華今年5月出版《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18年》一書,9月24日假中大善衡書院舉辦「與金聖華、林青霞《談心》」文化講座及新書發布會,娓娓道來18年來相知相惜的文字情緣。
金耀基、林天行合辦書畫展 12月11日起展覽一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5
金先生的書法線條飄逸,結字優美,富於變化之美;天行先生的繪畫則色彩絢麗,光影交織,美倫美奐。他們將於集古齋畫廊舉辦書畫作品聯展,12月11日起開放公眾參觀至同月18日。
金耀基教授:中國快速崛起因擅於吸收西方文化 未來願景是建構現代文明強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07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金耀基提出,今時今日中國快速崛起因擅於吸收西方文化。一個民主社會能不斷借鏡別人,是成長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劫後再出發
作者:文灼非2021-03-08
香港的政治大氣候出現巨變,學者根本不能抵擋這股強大的衝擊力量,所有大學都面對同樣的難題,不必對各校校長過於苛責。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3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金耀基提出,今時今日大學校園與社會政治已經無法分離,並且非常紛亂,作為校長不能跟着學生走。一起聽聽金教授精闢分析。
父子情:程靖宇與程鼎一
作者:鄭明仁2021-02-18
幾個月前,程鼎一邀約沈西城和筆者在上海總會午飯敘舊,席間鼎一出示其父親的舊作《新文學家回想錄》,說這是孤本。一段文壇父子情逐漸浮露出來。
金耀基論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厚積薄發的傳世之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9
蔣廷黻為民國著名學者暨外交家,5萬字的《中國近代史》成為傳世之作。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教授的演講《中國近代史》為中心,分享對蔣廷黻其人、其書的看法。
金耀基教授:全球格局下的兩岸三地局勢 一國兩制概念在考驗中《大師訪談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11
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已經實行23年,對兩岸三地有什麼深遠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金耀基指出,一國兩制只是法律上的東西、政治的語言,你怎麼可以把它轉化為一個操作規則一種管理詞彙?
金耀基演講蔣廷黻的一生
作者:何漢權2020-01-22
金耀基教授應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之邀請,將於2月22日下午假城市大學,擔任名家系列講座之主講嘉賓,講題為「談中國近代史書寫:重讀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
金耀基:平衡一國與兩制,需要勇氣與想像力
作者:編輯精選2019-12-10
在一國與兩制間如何找到、把握二者的平衡點,需要的不只是對政治現實的理解,也需要一點歷史智慧與理論的勇氣與想像力。
傅高義、金耀基對談:中日應走向和平合作新起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29
兩位相識半個世紀的學者難得聚首,暢論中日關係。他們均認為兩國的經濟實力近年雖出現逆轉,但日本的社會發展進程仍值得中國學習。
三大高校校長懷念高錕教授
作者:文灼非2018-11-16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教授9月23日因病辭世。本文作者採訪過三位大學前校長,分享他們對高校長的回憶。
饒宗頤教授與潮學研究
作者:周佳榮2018-08-14
饒宗頤教授注意到潮商和海外潮人研究的重要性,強調要有跨國的視野,把潮學研究和潮人的海外拓殖史與中外經濟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唯有這樣才能夠對潮汕的人文現象有更深入而切實的理解。
細說《人間有知音》的緣起
作者:金耀基2018-08-01
我暗暗告訴自己,老矣!我必須儘早把這些師友書信編印出來,如果任其流失、湮滅,則豈止憾惜,直是罪過。
金耀基:從「問世間情為何物」說到「人間有知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26
知音知己之情是一種欣賞、慕悅、關懷之情,是一種願意分享的意願。而這種意願和感情具有非常明顯的雙向性和互通性。
金耀基:科學時代下的大學之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04
近年香港高等教育界是非多,紛爭不絕。社會關心的人都不禁提出一個疑問:究竟大學教育出現什麼問題?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的轉向及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03
金耀基在這次訪問中明確指出,一個民主社會能不斷借鏡別人,是成長的關鍵。一種關閉自己、自我成長、甚麼都第一的,要成長是不可能。中國在未來「可以」有大願景,對外要跟開放改革的精神符合。
金耀基:以全球格局審視兩岸三地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6-28
改革開放這40年來,大陸真正走出過往混亂、意識形態為主的政治,慢慢走向理性的主義。「作為研究中國現代化的人,看着這個長期發展,基本上是安慰的。」金耀基說。
香港中文大學新校長的挑戰
作者:文灼非2017-07-20
段崇智教授如何處理好與學生組織的關係,須要有高超的政治手腕。
再思大學之道
作者:金耀基2017-05-23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實際上已在今日大學中漸行漸遠,甚至在消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