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書展巡禮

余華:文學還是要與人為善 偉大作家都有一共同點──「文學自由談」座談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9
我始終覺得,文學最基本還是要與人為善。我們可以去寫一些醜陋的東西,但是也要發掘一些美好的東西。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生活,有什麼事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就是人的同情和憐憫之心,這是動物所沒有的。
余華:生活是屬於自己,不屬於別人的──「文學自由談」座談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很多人說是福貴是一個悲劇人物,我就一直不同意。我覺得,生活是屬於自己感受的,不屬於別人的看法。
阿濃:回首來時路漫漫 寫作豈止稻粱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3
阿濃坦言,儘管他想當「香港的安徒生」,但能夠寫出這麼多本書,主要是因為投身了教育事業,了解師生所思所想,說出他們的心裏話,也收穫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這令他既快樂,又感動。
書展2023|金耀基、林天行、鄧宛霞對談:中國文明現代化之路漫漫 善用傳統文化為創作養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2
當代藝術家林天行、社會學家金耀基教授、京崑藝術家鄧宛霞7月21日(周五)出席書展講座,大談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所在。
書展2023|管中閔冀兩岸交流 仍會堂堂溪水出前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2
「如果我們今天不留下來記錄,也就不會有人真的記住這個教訓」這也是寫下《大學的脊樑:台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的初衷。
書展2023|不一樣院長 陳家亮:從醫最重要把病人利益放於個人利益之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8
在香港書展「心靈勵志」的講座類別裏,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的新書分享是最曯目的講座之一,除了分享其新書《吾生有杏3 天涯何處覓吾醫?》外,也分享了他十年院長生涯所遇到的人與事,以及對未來醫療發展的願景。
書展2023|阿濃、周蜜蜜、孫慧玲分享兒童文學創作推陳出新的秘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7
3位兒童文學作家阿濃、周蜜蜜和孫慧玲在7月21日出席書展講座,分享創作心得。年近九旬的阿濃專程回港,在講座中談笑風生。阿濃指創作時不能一味追求創新,還應保持優良的傳統。
書展2023|李志清、蒲葦:用繪畫和文字解讀唐詩 從詩中尋找精神家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7
藝術家李志清、中文教育專家蒲葦老師在今年書展推出文學作品《清蒲集》,並於書展的講座上分享如何通過唐詩和水墨畫作的方式,用創新的手法帶領讀者進入古唐世界,並以嶄新的角度欣賞傳承千年的優美詩句。
書展2023|陳美齡:三大人生箴言 支撐人生面對各種困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7
陳美齡博士於7月20日現身舉行座談,介紹其新書《50句打動人心的箴言》,向讀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從中得到的啟示。她希望普羅大眾能透過此書有所得着,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書展2023|韋婭:塵封於我們每一個人心裏的童真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6
7月21日香港作家韋婭在書展演講。她表示,兒童文學從來就不只是孩子們閱讀的,它屬於每一個保有童真的心靈。無論你是老人還是少年,捧讀一本兒童讀物,你就已成為兒童文學世界裏的一位公民。
書展2023|從建置沿革及人口變遷 看香港歷史發展──《香港志:自然‧建置與地區概況 人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5
蕭國健教授指出,自秦代起,香港地區已納入中央王朝管轄,並以漢代的鹽業、唐代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中轉站、宋代的採珠業,再到明清陶瓷業與近代的轉口貿易為例,點出香港地區的建置重心。
書展2023|張翠容、黃裕舜對談:中國與全球南方互動 不能缺乏人文關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4
近年,「全球南方」國家儼如一股強勢力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佔一席位,影響力日益增加。張翠容和黃裕舜都認為,中國在和它們打交道時,需要多加解說,也要有人文關懷的心。
書展2023|史立德博士:力不到不為財 年輕人應積極把握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2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博士建立了龐大的印刷王國,他形容,墨守成規不會帶來進步,因此,企業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持續發展。
書展2023|查毅超博士:管理平衡進退有據 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0
近20年的公職生涯與30多年的「廠佬」經歷,讓查毅超博士對人生有不少感悟。如同他在書中所說,懂得分清「時、勢、 位」,做事懂得時與勢之間的進退,便是查毅超博士遊走商界與公職之間,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