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日本

中日關係進入新常態
作者:王永平2018-11-01
與其說今次中日關係恢復正常,不如說是進入新常態。在新常態下,日本終止對華援助的意義,不僅是因為中國已不是發展中國家,更是回應日本民間的訴求,就是認為對中國的隱性侵華補償已經足夠。
道家經絡點穴法治療肺癌
作者:朱鶴亭2018-10-14
1993年4月24日,我應邀赴日本東京都龜有醫院,為一位肺癌病人施道家經絡點穴法治療,在這短暫旅程中,由中華道家經絡點穴法和醫學所凝結的中日友情,卻令我印象難忘……
從織田信長查案看戰國日本的司法判決
作者:編輯精選2018-10-02
正所謂「事不關己己不勞心」,遇着難以判斷的案件時,日本人想到的最終可行方法便是由神佛來判決。
大和撫子的迷思:《白無垢》中的女性聯想
作者:潘文慧2018-09-25
其實,「白無垢」並不是我們想象般純潔無垢的?其所表現的是日本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
日本「扭轉神」轉虧為盈
作者:嚴啟明2018-09-25
經過調研,發現日本人出外旅遊最愛的是「體會日常生活中沒有的事物」。所以星野致力令他的旅館「非日常化」。
用新詩擁抱世界──日本篇
作者:朱劍虹2018-09-03
筆者繼土耳其之旅後,今次日本富士山之旅,也寫下一些新詩抒懷。
美國導致天下大亂 中國唯有以戰止戰
作者:陳文鴻2018-08-27
中國應看清特朗普及其極右翼政權的作為與伎倆。面對着金融與政治的攻擊(貿易戰只是小事),中國難道要走日本失敗之路,對美韜光養晦嗎?
日本地方圈高中生為何愈來愈難進頂級名校?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18-08-21
儘管地方圈的高中生愈來愈難進東京大學,但是東大等主要國立大學錄取過程本身非常公平、透明。
世界歷史可以如何學?
作者:程介明2018-07-30
我們平常說到歷史學習,很快就會聚焦正規課程,甚至歷史課程。其實歷史、語文、英文、通識,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入歷史。
知日不媚日,妙譚論和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28
「村上春樹是關西人,如果他18歲沒有來到東京讀早稻田大學,而是一直在關西,或許就不會寫小說。」
輸了,更能展現贏家風範?!
作者:王文華2018-07-18
從比較高、全面、長期的角度來看一場競爭,的確有時會對數字上落敗的一方感到雖敗猶榮。但精神的勝利,沒有實際的得益。
球員自行清理更衣室,是德育嗎?
作者:鄭楚雄2018-07-11
《楢山節考》怎樣處理老人、《蕭瑟樹海》怎樣處理自己的生命,和日本球員、日本觀眾怎樣處理公眾地方等,有很特殊的社會和文化背景,是否贊同所為,見仁見智。
人生要有目標,才會有方向
作者:黃智華2018-07-06
人生要有目標,才會有方向,沒有目標就沒有使勁的方向,沒有方向會使人變得鬆懈、怠惰,失去鬥志和前進的力量。
經典重現:《國民性十論》中的日本人
作者:潘文慧2018-06-13
《國民性十論》是日本人論日本國民性的百年經典,作者芳賀矢一其實是日本明治、大正時期的日本語言學家。
香港要1000萬人口?
作者:陳景祥2018-06-07
社會高齡化、人口減少、供養比率上升,是否必定要大量輸入人口?日本用的是另一種辦法。
增強責任感 提升執行力
作者:黃智華2018-06-01
我們有很多工作,不是沒有能力做好,而是沒有責任感,沒有用心去做,沒有完全落實,也就欠缺執行力。
到日韓看STEM?不如去大灣區!
作者:蔡世鴻2018-05-24
近年不少學校帶學生到日本和韓國看STEM,其實何必大費周章,我們鄰近的大灣區學校和機構,更值得我們參觀和學習呢!
他們對準中國並非一時衝動
作者:丁學良2018-05-10
美國眼下針對中國的那些作為,並非出於一時的衝動,儘管在眾人眼裏,特朗普的具體操作常常顯得是心血來潮。
從興趣到實踐:日本研究是什麼?
作者:潘文慧2018-05-09
現今無論在香港又或是海外大學,所提供的日本研究都是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語言及社會文化。
戰後初年的香港
作者:楊興安2018-05-04
輪船要開了,船上的人都走上甲板和送船親友道別。一條條五彩繽紛的紙彩帶從高高的船頭飄下來,送別的人執着另一端。巨輪緩緩而行,彩帶漸漸被拖長,終於彩帶被扯斷了,在空中隨風輕蕩。
中美科技貿易戰誰勝誰敗?
作者:雷鼎鳴2018-05-01
有人以為美國對中國企業禁售芯片,便可以捏斷中國高科技的供應鏈,我極懷疑此種看法。中國不是沒有能力弄出這些芯片,而是受制於知識產權及產品的相容性。
東京家具展氣氛不俗 參展商謝絕奢侈品之名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18-04-19
東京國際家具及家居用品展向來形象清晰,主攻日本高檔市場。然而,今屆很多參展商都刻意與奢侈品一詞保持距離。
重慶大轟炸 民族苦難
作者:何漢權2018-04-17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由1938年起,在重慶進行長達6年半的戰略轟炸,瓦解中國軍民的士氣。抗戰勝利後,為紀念大轟炸罹難同胞,重慶市自1998年以來,每年的6月5日,定為重慶大轟炸紀念日。
日本如何應付當前危機
作者:劉迺強2018-04-03
以日本人畸型的心態,她願意屈從強者,然後狐假虎威,欺凌弱者,到她認定中國是強者時,自然會跑過來抱大腿。
東方之珠下的藤娘:日本舞踊在香港
作者:潘文慧2018-03-20
日本舞踊藉音樂、歌詞及舞蹈動作展示日本的四季變化、人與自然的關係、愛情故事以及日常生活等場景。
將意識形態日常化的日本式行為藝術
作者:潘文慧2018-01-19
行為藝術是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中,出現的一種精神表達方式。行為藝術在戰後的日本十分盛行,反映日本社會現實的一面。
明治維新和凱末爾革命:成敗利鈍看今朝
作者:駱惠南2018-01-09
一個民族或者說一個國家,現代轉向的徹底成功首先是現代意識成為其成員的共同意識,就是以現代意識代替傳統意識。
真數據都可以騙人
作者:劉曙輝2018-01-08
香港的基礎教育,對數學能力的基礎培訓已很足夠,大家閱讀分析報告時,只要理智地多想幾次,便不會被誤導!
「滴滴」進軍日本會不會遭遇滑鐵盧?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17-12-25
今年5月,滴滴出行獲得了日本軟銀50億美元的融資,用於海外拓展以及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其中海外拓展方面,滴滴出行把商業戰略放到了鄰國日本。
天涯咫尺祭金陵:〈華盛頓詩歌韻之夜〉拾遺
作者:陳詠智2017-12-21
迄今為止,日本國家領導人從未親臨中國,就1937年南京大屠殺道歉。唯有以歌賦的形式,悼念屠殺中的死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