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0:22:2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粵港澳大灣區

成功乃成功之母
作者:黃智華2019-06-18
能堅持的人與不能堅持的人差異何在?差異就在於過去的「成功經驗」。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自我肯定可使人產生持續努力的動力,而一旦全情投入,努力本身就會變得有趣。
新興行業引領灣區智慧新時代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17
必須緊密結合人工智慧,將「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智造」,使製造業從傳統的製造層面全面升級到高端智慧製造層面,因此對高端製造行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與需求。
理大深圳初創實習 學生開眼界稱受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6-11
香港理工大學推出深圳初創實習項目,旨在令到理大學生、深大學生和海外學生有更多機會認識大灣區創新和創業的機遇,也希望同學之間有多些交流的機會。
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行業現狀與未來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06
大灣區對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興領域和高科創領域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以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為標桿的新興領域,決定了未來大灣區的引才趨勢和產業升級轉型方向。
內地個稅是否影響港澳人士赴內地發展決心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30
中央政府一向鼓勵並支持港澳人士北上發展,一直在研究不同方法為在內地發展的港澳人士提供稅務優惠。
林行止:找到「無形之手」 不見「自由經濟」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28
由「無形之手」指引的經濟發展,政府若認為勢頭不錯,可從旁協助輔助;若政府反其道而行,行「計劃(指導)經濟」,在「財雄勢大」的全力催谷下,不難成事,但其延後的沉重代價,必會令有關國家元氣大傷!
大灣區在人才領域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23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肩負國家民族的復興重任,既是機遇也必是挑戰。正是如此,大灣區當前在人才領域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領跑大灣區 香港須拓南方水域
作者:張量童2019-04-16
博匯智庫早於2017年提出「海上飛地」的構想,倡議在香港南部位於珠海行政區範圍內的伶仃島、擔桿島和萬山群島一帶水域填海造地約120平方公里,建立「海上飛地」。
主要學習領域的中國元素──《亞太創藝談》
作者:林桂光2019-04-13
因為師資和教材缺乏,中小學在「中國元素」的學習和表現並不理想,特別是視覺藝術科的中國書畫學習,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延伸學習都比較弱。
妄想灣區香港化 國際化才是正路
作者:陳文鴻2019-04-08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在國際化的層面,學香港,或以香港作為主導、帶領,結果會是弄巧反拙。
打造灣區創新創意樞紐 專業商管教育至關重要
作者:編輯精選2019-04-01
基於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目標,兩地可以共同探索真正具有灣區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幫助各地人才快速融入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形成終身學習的完整路徑,實現大灣區建構現代服務業體系的目標。
王振民:大灣區要香港化 不要把港澳內地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3-28
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教授覺得香港作為榜樣的定位,在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方面讓內地學習,也就是說,讓灣區香港化,而不是把香港、澳門內地化。
香港要在大灣區爭一席位 各方合作必不可少
作者:陸恭蕙2019-03-26
有些人對《綱要》抱懷疑態度,認為該規劃只為轉移視線,對香港意義不大,堅持香港人應專注於解決自身問題;亦有人擔心香港會被大灣區所吞沒,這些狹隘的觀點只會令香港裹足不前、坐失良機。
投入大灣區規劃前 需重溫「香港ABC」
作者:呂大樂2019-03-22
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繼續對特區政府的政策、舉動半信半疑(甚至是懷疑多於信任),不無道理。在投入規劃之前,或者政府與社會都需要重新溫習一下「香港人與香港社會ABC」。
中國經濟改革下一步
作者:鄭永年2019-03-21
對中國來說,不開放導致「挨打」和失敗,這是大歷史的教訓。所以,中國不會走回頭路。近年來,即使西方盛行貿易保護主義,中國也一直堅持繼續的開放政策。
大灣區被規劃? 抗拒無用 主動出擊
作者:呂大樂2019-03-20
當我說無論香港人有何主觀願望,區域整合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必然繼續發生的時候,並非想講一些人所謂的「被規劃」。
不斷超越 更加優秀──創興銀行邁向七十周年
作者:編輯精選2019-03-20
根據創興銀行70年來的發展脈絡,本書試圖把創興銀行的發展,放在100多年以來香港華資銀行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特別是放在戰後香港經濟及金融業轉型發展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展開。
教師帶薪進修計劃 確保香港教育優勢
作者:何漢權2019-03-15
教育局從大局出發,以學生的學、教師的教為根本,設定甄選原則,盡快將「教師及校長帶薪進修」計劃落實,學界樂見其成。
粵港澳協同 促灣區創科建設
作者:黃錦輝2019-03-12
香港聯交所亦可優化香港創業板的上市規則,使其運作更具靈活性,讓創科企業更容易來港上市,大灣區創科企業可善用新的創業板進行融資。
香港有沒有發展藍圖?
作者:程介明2019-03-08
最近數年之間,許多民間的「集團辦學」如雨後春筍,許多與傳統不一樣的學校,遍地開花。許多國外的學校,都在中國辦國際學校(不招本國學生)、中小學的國際班、雙語班。
望文生義
作者:曾鈺成2019-03-07
如果《政府工作報告》不提「推進民主」就是不要民主了,那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促進和諧」,同樣沒有提,是不是通通都不要了呢?
大灣區辦港式學校的條件
作者:曹啟樂2019-03-07
若要吸引香港人到內地辦精英教育,從而令到專業科技之港人放心子女在這些類型學校就讀,現時的政策上的條條框框必須改善。
呂志和盼港人助政府覓地建屋 平抑樓價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3-06
呂志和重申,政府拿不出土地建屋,地價自然貴,地價貴,樓價便水漲船高。
應對大灣區規劃 香港要懂跟鄰居競爭
作者:呂大樂2019-03-05
當前環境對香港的一大考驗,是它需要怎樣認識周邊的鄰居:香港可怎樣運用鄰近地區資源?鄰近地區又打算怎樣運用香港資源?要應付未來挑戰,香港先要懂得跟鄰居競爭。
不再普通的普通話
作者:廖書蘭2019-03-04
香港人講普通話的能力愈來愈高,我從幼稚園的兒童開始學習普通話即可看出,家長如何重視普通話。
大灣區規劃推出 香港要突破樊籠 避免再沉淪下去
作者:陳文鴻2019-03-04
假若香港可以認真地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而不是固執地堅持陳年舊主張,或計較香港有什麼不勞而獲的好處,應該可以發現到大灣區的發展會帶來香港的轉變,迎接未來,而不是埋首沙堆,屁股朝天。
公布大灣區規劃 安排混亂缺協調
作者:阮紀宏2019-02-27
大灣區是影響香港未來幾十年的國家戰略,任何其他議題都要讓路。相對於大灣區議題,香港的土地供應問題,以至香港的財政預算案,都是香港的局部問題。
營造高密度多元化的區域發展典範──簡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作者:王緝憲2019-02-26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心思和筆墨放在如何認真在中國營造一個多中心、走向成熟區域發展的典範。那麼營造這個「典範」的難處在哪兒?
大灣區:切莫坐等!
作者:程介明2019-02-25
佔據着立法會議席的各個黨派:在電視機面前看來理直氣壯,甚或殺氣騰騰,心中可有香港發展的藍圖?很多事情也許都值得反對,然而,反對之餘,可有想到需要推動什麼?
肇慶可成退休樂園
作者:莊太量2019-02-22
隨着肇慶發展,香港、澳門,以及內地的連接更加緊密,其實不單單是經濟發展,香港及澳門的退休人士,也可以考慮到肇慶享受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