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冠肺炎

陽性率低不是檢測效益低的原因
作者:梁天卓2020-09-27
全民檢測的成效不可以單看計劃的成績,而是其對香港政府防疫政策的影響。
抗疫八月 不容鬆懈
作者:林鄭月娥2020-09-25
過去一個月疫情持續緩和。現時每日新增確診個案維持在個位或低雙位數,而且以輸入個案為主,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顯著減少,顯示社區傳播風險下降。
林鄭防疫hea住做
作者:關焯照2020-09-25
政府制訂的高風險地區名單也只有11國,但現時卻有超過200個地區出現新冠疫情。究竟林鄭和負責公共衞生的高官是否認為現時只有這11國對香港造成的威脅遠大於其他地方嗎?
世界疫情嚴重 經濟前景暗淡
作者:施永青2020-09-25
由於並非所有企業都有足夠儲備去捱這麼長的低收入期,其中不少可能要倒閉,以致即使疫情受控後,經濟也不容易回復正常。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企業疫後仍陷社會撕裂 盼安穩營商環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21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認為,香港似乎已不再是企業眼中的營商樂土,商界最大的期盼是安穩的營商環境。
抗疫不齊心 遲早輸鑊甘
作者:湯文亮2020-09-21
香港特區政府抗疫,好彩得到中央政府相助,可以為全香港770萬市民作出全民檢測,但結果只得178萬香港人去做檢測,任香港政府如何解釋,大家都知道今次全民檢測是失敗。
本港新冠肺炎確診突破5000宗 沈祖堯信第三波疫情已回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19
9月19日,本港新增13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4宗是本地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5010宗。本港疫情至今103人死亡。
打破主場優勢的迷思
作者:艾雲豪2020-09-19
《經濟學人》今年7月,與一家近年聲名鵲起的「21st Club」,以疫前和疫後的賽事,對球壇上一個長期存在、但也難以解釋的「迷思」——主場優勢,做了一次「類干預」的差分解釋。
鍾南山警告 今冬明春新冠疫情或繼續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18
鍾南山18日(周五)在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指出,控制傳染是今冬明春防控工作的一個關鍵,佩戴口罩和洗手很重要。今年冬天或明年春天疫情應該還會繼續存在,同時很可能發生局部地區的爆發。
新增9宗確診 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停用 圖書館今重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17
9月17日,本港新增9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6宗是本地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4993宗。本港疫情至今102人死亡。
全民檢測是否浪費金錢?
作者:湯文亮2020-09-17
香港有很多建制派人士,經常在公開場合表態支持政府,今次國家檢疫隊到香港,他們又登報鳴謝。但如果問他們有沒有去做檢測,結果或者會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很多建制派人士沒有去做檢測。
盧子健:總結抗疫經驗──百多條人命遠比30多個新症重要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7
第三波疫情為香港帶來極大的傷害,也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應當首先在過去大半年的抗疫經驗中探索,應該依賴付出了大量心力抗疫的市民的智慧。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十分成功 有助加強市民防疫知識及決心
作者:孫明揚2020-09-16
剛剛完結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結果有大約178萬人參與,佔全港人數百分之二十四,當然,這個數目跟當局推出全民測試的初心相距甚遠,但當局早已將計劃名稱修正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
政府推24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 財赤擴至逾3000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15
特區政府公布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涉達240億元。9月18日(周五)起放寬一系列社交距離措施,限聚令維持4人。
航空業感情牌自救術
作者:胡孟青2020-09-15
航空公司由為了乘客量多少,變為要更着重現金流減慢跌勢而過活,已逼在眉睫。
陳家亮:難為了長者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5
不少長者沒有能力自行到政府的指定中心接受檢測,衞生署也沒有足夠人手到過千間院舍為長者抽取鼻咽樣本,這些老人家變成了被遺忘了的群組。
特朗普競選連任奇招迭出
作者:馮文正2020-09-15
特朗普是現任總統,掌握了某些主動權,同時他亦是一個詭計百出,好作驚人之舉的人,在10月內蓄意製造一些突發事件,爭取選票,扭轉暫時民調的劣勢亦極有可能,可用的手法亦不勝枚舉。
中國政經新發展的黨國體制特色
作者:盧兆興2020-09-15
全球正在與新冠病毒作鬥爭,中國則採取一種新的地區發展策略,包括利用長三角作為經濟發展火車頭,同時釋放出大灣區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
集體無法思維 難有創新
作者:施永青2020-09-14
人腦的線路比電腦的線路複雜很多,人類至今沒法把不同的人腦進行連線,好讓人進行集體思維。
中國抗疫成功 美國疫情失控
作者:曾鈺成2020-09-14
中國抗疫的成功,美國和印度疫情的失控,香港的「張弛有度」,給人們提供多一個角度去思考兩制的長短優劣。
全民驗疫才是重啟經濟的關鍵
作者:雷鼎鳴2020-09-14
香港政府崇尚自由,但性格軟弱,不願為了對社會有益之事而冒上政治風險,所以沒有強制驗疫。這是不對的。
應聆聽運動員復賽心聲
作者:鍾伯光2020-09-12
在疫情威脅下要重啟比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而且是考驗有關運動項目的領導或決策者的勇氣和承擔魄力。
「水門」記者新書揭瞞疫情 特朗普:「大家冷靜,不要恐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11
上世紀70年代揭露「水門事件」的名記者伍德沃德,在即將出版的新書《憤怒》(Rage)中指出,今年3月,總統特朗對他談及新冠肺炎時曾説過:「我仍然想淡化處理,因為我不想造成恐慌。」
如何推算疫情發展
作者:關焯照2020-09-11
從過去幾天本地確診宗數已跌至只有幾宗來看,疫情已明顯受控,對香港市民來說,這肯定是一個好消息。
袁國勇團隊研發鼻噴式新冠病毒疫苗 11月開始臨床實驗 最快一年後面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10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正與廈門大學合作研發一款鼻噴新冠病毒疫苗,11月將進行首階段臨床測試。他預計,由測試至疫苗面世,最快都要一年後。
自願檢測 效果不大
作者:湯文亮2020-09-10
林鄭應該多謝一些有心人,他們不斷在Facebook、WhatsApp等渠道發表檢測是絕無痛苦,與不支持檢測人士的宣傳不同,如果冇了這班人,我相信檢測的人數可能只得五成。
戰狼外交退卻,白宮主人換臉:2020年的新期望?
作者:劉寧榮2020-09-10
在美國全面「厭惡中國」的氛圍裏,無論何人入主白宮都無關緊要,但白宮主人的換臉依舊有機會給中美和世界的新格局帶來新的可能。
全民檢測延長至9月14日 57間檢測中心續運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09
政府宣布,再延長普及社區檢測至9月14日(星期一)。9月12日起,只開放57個社區檢測中心。
對來年香港社會 特首有怎樣的圖像?
作者:呂大樂2020-09-09
如果特首能夠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裏回應一個問題便已經足夠——她對未來一年的香港社會,有一個怎樣的圖像?
政府抗疫不濟 要商家補鑊?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09
面對政府抗疫無能,商界就一定程度扮演了「補鑊」角色,早於抗疫物資短缺時,不少企業也有參與捐贈口罩及防疫用品予有需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