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醫療

凱普生物攜手多機構科研應用項目 榮獲2024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16
凱普生物總裁王建瑜帶領團隊專注於宮頸癌防控技術研發超過20年,成功推出基於導流雜交技術平台的HPV全分型檢測產品,包括檢測試劑和自動化儀器,率先在國內實現臨床應用,突破國外產品的市場壟斷。
博愛醫院屯門藍地安老院舍1434宿位 料2026年接受首批申請
作者:編輯精選2024-11-27
博愛醫院全力推進全港最大型的安老院舍「博愛醫院屯門藍地長者護理及護養安老院舍」 建設,博愛醫院甲辰年董事局主席周駿達表示:「博愛醫院將全力支持政府推動社會福利及北部都會區建設。」
李嘉誠驚嘆「泡泡治癌好神奇」 組織碎化系統贈中大醫學院 盼助癌症患者解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0
李嘉誠昨(19日)「現身」沙田威爾斯醫院演講廳,送科技禮物兼訪問候任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這部頂尖治肝癌工具是亞洲首次擁有,盧煜明指未來可開拓治癌及血漿研究等創新用途。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推出免費幼兒蛀牙治療計劃 惠及基層家庭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16
幼兒蛀牙是香港學齡前兒童最常見的口腔健康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港大牙醫學院與IAD-MSC攜手合作,在胡忠家族慈善基金的支持下,針對幼兒蛀牙的基層兒童提供免費的牙科護理。
男士保重 │ 職場健康引致全球經濟損失120億個工作日 約1萬億美元 男比女更易中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0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2024主題是優先關注職場精神健康。世衛資料指,職場抑鬱症及焦慮症導致的缺勤及身心不投入,造成全球每年經濟損失高達2億萬個工作日、共計1萬億美元。
諾貝爾醫學獎 儼如人類科學成就簡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8
2024年度諾貝爾獎由10月7日起陸續公布,首項公布的醫學獎由美國科學家安布羅斯與魯夫昆聯手奪得,以表彰他們發現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重大作用。
政府未有立法規管心理學家 香港心理學會促市民選擇宜小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30
香港心理學會昨(29日)會見傳媒,該會1968年創立,是香港第一個正規心理學家組織。會長徐佩宏博士指政府至今仍未對心理學家的職稱進行規管,任何本地機構都可自稱為心理學家註冊或規管機構,市民選擇宜小心。
男士保重│2050男性罹癌率增84%、肺癌最危險 莫樹錦:早期肺癌沒徵狀、要追蹤磨砂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0
8月熱話,美國癌症協會期刊《Cancer》扔出震撼彈,分析完30種常見男性癌症後,預計2050年男性罹癌率增84%,死亡率增93%,尤以肺癌最惡。肺癌專家莫樹錦指「早期肺癌的徵狀,就是沒有徵狀。」
科大與北京協和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年内將迎首批醫生和學者赴港交流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25
科大和協和醫院一直保持緊密的合作和交流。今次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為期3年,日後雙方將陸續策劃不同合作項目,建立醫學人才培養、科研合作以及醫療服務的合作交流平台。
見牙醫抵過見髮型師? 50+牙周病風險增 「小病」隱藏動脈硬化、腦退化、糖尿危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14
牙周病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病,影響逾一成人口,55歲或以上發病比率最高。香港牙醫學會理事陳慧玲醫生接受灼見名家專訪表示:「多項研究證實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中風、腦退化及糖尿病有連帶關係,不可輕視。」
嚴重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殺手 中大運用大數據精準預判高危人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23
都說糖尿病不會致命,但糖尿腎、糖尿眼、急性低血糖每樣併發症都很要命。中大醫學院利用醫管局大數據,精準預測晚年糖尿病者1年內出現嚴重低血糖的風險,減低其心血管疾病、跌倒及死亡風險,並減省醫療成本。
怎樣測試身體是否靈活?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19
關節和肌肉靈活性測試和標準,最早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運動科學的體格分析。「靈活」的定義,可以概括為身體肌肉和結締組織,在不損害關節、骨骼的情況下,可以活動的最大範圍。
葉麗儀現身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慈善高球賽 揮桿參賽支持 分享與家人抗病經歷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13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4月11日舉辦慈善高爾夫球賽慶祝創立30年,殿堂級歌手葉麗儀擔任活動大使,她曾親歷病痛之苦,表示「我很希望藉此為地貧患者和家人加油。」
運動鍛鍊與體力勞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09
一般人在計劃運動時,要先了解自己日常生活中缺乏哪種肌纖維,再決定要進行哪類運動來鍛鍊肌肉。
中風可致殘及認知障礙 十大保健法降風險 中大新法溶血栓減後遺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2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成人永久傷殘及認知障礙最常見成因。中大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納米機械人治療缺血性中風,溶栓速度較傳統治療快5至20倍,有效覆蓋末梢血管,有望減少腦損傷,並提高病人癒後生活質素。
怎樣加強訓練髖關節?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7
核心肌群的認識已介紹過了,而強健的髖肌肉有助穩定腿部活動,避免股骨內外翻,讀者可參考以下幾組關鍵肌肉的鍛鍊方式。
癌症頭號殺手:肺癌惡過大腸癌 因欠篩查?為何患者近三成為非吸煙女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1
肺癌佔香港癌症死亡人數25%,中大專家指頭號風險仍是吸煙,但愈來愈多非吸煙女性患上肺癌。70%患者確診時為四期,存活率約10%,一期發現可增至90%,但目前政府仍未倡議篩查,市民也不太重視。
癌症治療福音 港大醫學院創新研製雙重抗腫瘤疫苗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4
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癌症疫苗,該疫苗由於不需要個人化製備過程,且能夠進行標準化生產,因此更容易實現臨床轉化。這項研究結果提供更簡化和易於使用的方法,有望改善癌症治療。
中大研究:感染咽峽炎鏈球菌可致胃癌 牙周病多帶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4
沈祖堯教授強調「病從口入」,大部分牙周炎、牙結石等口腔問題患者口腔內都帶有咽峽炎鏈球菌。因此,保持口腔衛生是預防感染咽峽炎鏈球菌的有效途徑,同時亦可降低患癌的風險。
AI及ChatGPT準確識別逾85%新冠病徵 中大醫學院:可改寫未來傳染病監測、藥物開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2
中大醫學院已成功利用文字配對演算法分析新冠病毒與疫苗接種之間的變化,及以ChatGPT準確識別網上的新冠病徵文字記錄。專家表示,下一波大流行出現前,可藉AI作出前瞻性預測,及早調節醫療配套。
保誠保險與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合作 進一步拓展大灣區醫療網絡服務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7
是次合作旨在為經常往來中港兩地的客戶提供更便捷和可靠的醫療保健服務,以滿足大眾對優質跨境醫療服務日益增加的需求。
醫專把關:專科評審以能力為本、AI管治覆蓋醫療倫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6
醫專主席梁嘉傑教授表示,專科教育以實踐能力為本,不再「一試定生死」。醫專又將香港專科培訓模式帶入內地,已成功培訓出 1400多位內地資深醫生作為導師。並設立專責小組進討論醫療AI的監管及醫療倫理。
趙偉仁:情商無限 志在四方 冀中大醫學院衝上全球20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3
中大醫學院昨(22日)舉行新春傳媒茶聚,新任院長趙偉仁教授指人才是醫學院的根本,23條不會影響交朋友。高端教學科研綜合大樓是吸納環球人才、跨科合作及創新技術轉移的門檻,每一元投資都絕對花得值。
港大醫學院:高瞻遠「築」增基建、海納百川吸醫療教育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2
港大醫學院21日舉行新春傳媒茶聚,新任院長劉澤星帶領6位領導層亮相,展望6年內完成所有擴建及重建工程、增加宿位,並吸納更多本地及海外教授加入團隊,應對醫學生名額增加。
中風患者有什麼輔助療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15
使用儀器輔助是要讓腦部重新拾這些舊動作的「記憶」,到底也是需要病人主動發力才能夠加速復原。
中風患者怎樣接受治療 加大復康機會?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08
英國物理治療指引建議,卧床但情況穩定的病人在中風後3日(或更早),便需要接受早期治療,減少卧床併發症和加速身體復原。這階段為急性住院期,病人活動能力有限,訓練較為被動。
中風人數呈上升趨勢 善用「談笑用兵」拯救生命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01
腦細胞死亡不可恢復,但這不代表腦功能沒有復原可能。醫學界研究指出,健康的大腦區域經過訓練後,是有可能取代壞死區域的功能。
AI可載舟 亦可覆舟 達沃斯:AI假訊息破壞世界秩序 醫用AI救死扶傷兼減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6
一年一度的冬季達沃斯準時在15日於瑞士開幕,連續4天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WEF),探討地緣政治分裂、金融及航運緊張、經濟黯淡像是略帶苦澀的主菜。AI扶持未來醫療一起騰飛則可算誘人甜品。
都大首辦香港檢驗醫學研討會 為35周年校慶掀序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08
都大作為一所提供護理及相關專業醫療培訓的主要院校,於本學年首度推出醫療化驗科學榮譽理學士課程,可謂恰逢其時。
怎樣為孩子選擇一雙好鞋子?如何把壞鞋子變好?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04
好的鞋墊能將壞鞋子變成好鞋。市面有很多現成矯形鞋墊,專為紓緩扁平足、高足弓、減震、減少疲勞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