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華文化

到訪北京市石景區楊北幼稚園
作者:温志倫2024-12-12
這所幼稚園的以「書潤生命,閱盈成長」為文化核心價值觀。記得在參訪當日,學校亦悉心安排不同的環節,讓參與者體驗非遺之美,了解文化,享受文化。
中文教育之挑戰
作者:程介明2024-12-06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除了覆蓋偌大的國土與華人社會,也貫穿中國幾千年的各代歷史時期。若社會上長期習慣於機器輸入,尤其是拼音輸入,漢字就會逐漸成為歷史,中華文化也會失去她寶貴的載體,因而逐漸消亡。
以人為本 利惠天下 : 談《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
作者:趙雨樂2024-11-27
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不但關乎大家的精神面貌,亦涉及人們的生活美好,更可以是一盤利益家國天下的大生意。
理大中華文化節重頭戲 嚴復思想與中華文化現代化系主題活動揭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5
為慶祝正名大學30周年,香港理工大學11月25日舉辦校慶升旗儀式,並為中華文化節重頭活動之一的「嚴復思想與中華文化現代化」國際高端論壇、展覽及公開講座舉行開幕典禮。
尹達剛廚藝大師x温愛詩中醫博士:如何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精粹? 紅樓非夢讌有什麼特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9
如何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精粹? 紅樓非夢讌有什麼特色?一起聽聽尹達剛廚藝大師與温愛詩中醫博士分享。
中銀香港私人銀行客戶數目按年錄雙位數增長 呈獻《綻放大唐》唐朝生活展覽 持續提升尊貴客戶體驗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05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私人銀行與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攜手合作,在中銀香港私人銀行總部,即屬一級歷史建築的中國銀行大廈舉行《綻放大唐》唐朝生活展覽,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小六壬追求極致簡單
作者:潘樂德2024-10-02
小六壬占卜術,以其快狠準和簡潔的特性,逐漸受到廣泛關注。作為大六壬的精簡版,小六壬的設計旨在降低學習負擔,讓普羅百姓能夠輕鬆使用。
在大馬看學校
作者:程介明2024-09-20
中華文化影響下的教育有其特點──有優點也有缺點。在疫情期間,陸、港、澳、台、馬(華語系統)5個華人社會,不約而同提出「停課不停學」,把學生的學習放在第一位,而且的確出了許多創新。
粵港幼稚園交流的現狀與前瞻
作者:黎淑儀2024-09-05
筆者認為在本港幼稚園學習內地幼稚園經驗的同時,本港幼稚園自身發展的特點,也能成為內地幼稚園的有益參照。
俄國藝術家們究竟感受到了些什麼?
作者:古多迪2024-09-03
在過去百多年,俄羅斯確是出現過為數不少的歷史上很優秀的小說家、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他/她們的反思和感受會否是可為中華文化怎樣面對和適應現代化帶來的衝擊,提供一定的啟示和參考價值?
《文訊》雜誌與封德屏
作者:廖書蘭2024-08-23
封德屏說:「華文圈內的彼此呼應,即使隔着萬重山水,依然可以聚首交心。」是的,我們書寫為華文文學留下經典作品,為民族團結與文化復興貢獻綿力。
文明的心光
作者:沈言2024-08-21
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10周年之際,出版《文明的心光──一萬個太陽畫集》,即旨在喚醒公眾對自閉症特殊群體真正需要的關注,藉此開啟一條通往自我探索與社會認受之路。
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
作者:何漢權2024-08-02
「鄭州、洛陽、安陽、開封等古城名都全在河南歸根,這些真金下換的名城,曾經叱咤,今天已成中國及世界的文化遺產,正繼續追趕不懈,力求創新。」作者在兩地學生匯演前說了這些話。
招祥麒:從古詩文經典感受文化之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1
招祥麒博士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從語文學習的理論當中,聲音切入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以朗誦節為例,學生通常只學到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但是就未能將這種學習方法應用在其他文章中,故此他決定推出此書。
在傳統節日中,善用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
作者:温志倫2024-07-19
幼稚園作為學校教育的起始階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幼兒家國情懷是幼稚園教育的重要使命。
趣遊贛州後傳
作者:楊佩珊2024-07-16
學習,從來都不應困於四壁之內,這次和多位校長和老師們一起走出校園,到訪了于都。這個學習之旅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將價值觀教育融入到了不同的體驗學習中。研學後的老師將所見所學融入校園,將學習帶給學生。
空山印深情・王維
作者:何漢權2024-06-28
五千多年的不滅時光,盛載中國歷史文化的獨特與優秀。透過歷史人物的戲劇演出,用心眼觀賞,確然可以產生「三親」的重要作用,此即親歷,親見,親聞。
第四屆腹有詩書總決賽圓滿結束 英華小學三度奪冠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勇奪亞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2
第四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上,英華小學以580分第三度奪冠,聖彼得小學以500分勇奪亞軍,拔萃女小學以430分獲取季軍,奉基千禧小學以340分榮獲殿軍。
失敗之路
作者:譚寶碩2024-06-15
人生是舞台,但更像是擂台。挑戰來自四面八方,你會隨時挨打,你會隨時被擊倒。關鍵不是挨了多少拳,而是跌倒後有沒有勇氣再站起來,繼續戰鬥。
粵劇名伶林穎施,用行動傳承藝術經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7
「粵劇被譽為『南國紅豆』,是繼崑曲後第二個被列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中國戲種。九聲六調、梆黃唱腔,絲絲粵韻早已滲透進我所在的這方水土,成為一代代嶺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林穎施
校本實施優化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津貼的情況
作者:温志倫2024-06-07
在學校全面加強及改善推廣中華文化及藝術的政策下,令幼兒深入體會中國歷史文化之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之美、民族偉大復興追夢之美,相信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素養,以美養德、崇德向善、以美育人為導向培育幼苗。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旭日慈善基金簽訂贊助協議 啟動大型文化傳承計劃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8
旭日慈善基金董事楊釗博士在簽署儀式上表示:「歷史是人類智慧的寶庫,吸取歷史經驗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成立,使故宮的中華文化寶藏普及於大眾,非常難能可貴。」
世界的「中國白」:白納萬象,瓷語無界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3
「中國白」國際陶瓷藝術大獎賽是中法文化論壇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專案,也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成功範例。2023年10月14日,第三屆大獎賽終評揭曉,15位中外藝術家獲獎。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新聞聯主辦金庸先生百年誕辰紀念論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29
這場論壇不僅是對金庸先生的致敬,也是一次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盛宴。台上的講者以精彩的演講和深入的分析,深深吸引着聽眾的目光和心思。
關品方:中日之間有什麼恩仇? 日本歷史上怎樣由師承到否定中國? 若不調整敵對態度 中日將在台海發生正面衝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9
遠在盛唐時期,日本一直在學習中國的文化,後來開始挑戰中國的冊封體制。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回顧中日兩國的恩仇。
中學生必讀之書被廢
作者:張建雄2024-03-14
誰料得到,不及50年,台灣就有李登輝、李遠哲之流出現,以教育改革為名,去中國化為實。手段之一就是減少閱讀文言文。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精華片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4
由灼見名家主辦,2022-23年度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6月17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舉行。聖公會聖彼得小學愈戰愈勇,最終以620分掄元。
何文匯教授:《論語》為落實仁道提供了什麼指引?《周易》對君子有什麼要求?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警誡世人什麼道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2
《論語》和詩格律是腹有詩書問答比賽兩大主題,何文匯教授表示,前者代表修身之道,後者則代表為學之道。通過比賽學生可以學習到孔門四科其中兩大範疇,獲益良多。
12萬人的邦交值多少錢?
作者:張宗永2024-03-06
對於用錢來換取邦交或選票,我並沒有道德批判。政治本來就是交易。同樣道理,用「蛇齋餅糉」去換取選票,和用民主自由平等去吸引選票,都是交易。選擇哪一種,端看人民的質素。
以古人智慧為座右銘
作者:潘銘基2024-03-05
一是文化是傳承的、日新的,二是今人應當上友古人。因此,困乏之時,疲憊之時,我們更應該翻開古書,看看古人的生活智慧,作為今人行事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