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學生經過9年的教育遊課程,無論在價值觀、國民身份認同及人生觀都會有莫大的裨益,在文化自信、愛國意識等方面的感知,便會悠然而生。
國家剛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當中第八章第一節提到推動灣區教育合作發展。除了已初具規模的高等教育合作之外,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也提出了以下4方面強化合作的舉施。
國務院同意廣東、香港及澳門共同聯合承辦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亦是香港首次有份承辦全運會。
大灣區計劃是內地首先提出,香港是不是「被規劃」?會不會因而失去一些自由和自主?筆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措施大大增加港人的自由,即除一向享有的自由可繼續外,港人將獲更多的自由。
不要單純以經濟發展視角來看待大灣區,並應摒除傳統區域合作中,追求要素在政策「對等」或「非對等」中流動的視角,客觀地檢視雙方的優勢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互相引進及補足。
粵港澳大灣區集合各項新興行業之人才,包括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生物醫藥行業,誓要建設富有活力的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一流灣區。
有些人對《綱要》抱懷疑態度,認為該規劃只為轉移視線,對香港意義不大,堅持香港人應專注於解決自身問題;亦有人擔心香港會被大灣區所吞沒,這些狹隘的觀點只會令香港裹足不前、坐失良機。
當我說無論香港人有何主觀願望,區域整合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必然繼續發生的時候,並非想講一些人所謂的「被規劃」。
一直以來,「以香港之所長,配合國家所需,開拓國際商機」是香港與內地發展的目標。國家雖然面對5G國際市場受阻問題,憑藉大灣區的龐大內需市場,以及香港國際化的軟實力優勢,必然可以協助國家走出困局。
香港聯交所亦可優化香港創業板的上市規則,使其運作更具靈活性,讓創科企業更容易來港上市,大灣區創科企業可善用新的創業板進行融資。
當前環境對香港的一大考驗,是它需要怎樣認識周邊的鄰居:香港可怎樣運用鄰近地區資源?鄰近地區又打算怎樣運用香港資源?要應付未來挑戰,香港先要懂得跟鄰居競爭。
假若香港可以認真地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而不是固執地堅持陳年舊主張,或計較香港有什麼不勞而獲的好處,應該可以發現到大灣區的發展會帶來香港的轉變,迎接未來,而不是埋首沙堆,屁股朝天。
謝國樑認為,未來香港的機遇主要留意兩方面,一是創科,他預期,特區政府一定會在這方面追加投資;二是服務業,他相信,金融服務業的機遇與目前相比,不會有太大差別。
市民對於由政府提出的鴻圖偉略和政策目標是否可行,提出質疑;對於由特區政府參與的規劃能否有效兼顧各階層利益,維護香港市民所珍惜的法治環境和傳統優勢,提出擔憂,十分合理。
大灣區是影響香港未來幾十年的國家戰略,任何其他議題都要讓路。相對於大灣區議題,香港的土地供應問題,以至香港的財政預算案,都是香港的局部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把心思和筆墨放在如何認真在中國營造一個多中心、走向成熟區域發展的典範。那麼營造這個「典範」的難處在哪兒?
對於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被規劃」的說法,林鄭和聶德權有不同的回應。林鄭說,規劃綱要是全面接納了特區政府的意見寫成的。聶德權卻說,綱要提出的東西,香港不一定要落實。
發展大灣區,正確態度是其他灣區城市和澳門應該仿效香港,優化自身制度,這才可以防止拖累大灣區發展。
蔡冠深不認為香港於大灣區「被規劃」,因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中,特首林鄭月娥是小組成員之一,相信她在制定大灣區規劃綱要前,已經將港人的聲音及意見,融入委員會之中。
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多個「支持香港」的項目。這些項目,有一部分並不需要內地採取特別的政策措施;另一部分則要依靠內地政策的支持。還有一些項目,需要的支持不是惠港政策,而是一套正確的辦事方針。
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今日宣布,未來三年投入5000萬港元,推動「可持續發展智慧校園」計劃,透過資助在校園內實踐創新意念,寓教於學,鼓勵教職員、學生和校友以智能環保的方式,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葉嘉安教授認為珠三角發展迅速,而香港和珠三角的合作窗口在迅速縮小中,因此香港不能活在過去式中,這可能是最後的機會,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