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在南亞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旨在探討孟加拉在強鄰中國和印度之間,以及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中,謹慎而微妙的地緣政治平衡。
我們認為「再工業化」這個概念需要有更清晰的定位,並且相信一套在不同產業界別及相關專業團體共同參與下制訂的準則,可以令「再工業化」的政策含義更明確清晰,從而令政策更可持續及具操作性。
不要單純以經濟發展視角來看待大灣區,並應摒除傳統區域合作中,追求要素在政策「對等」或「非對等」中流動的視角,客觀地檢視雙方的優勢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互相引進及補足。
要鼓勵香港本地院校吸納及培養更多本地的高等教育人才、形成良性循環、令香港知識型經濟的基礎更牢固,就必先要解除目前非本地生「來港入讀高等教育課程」幾乎等如可以「移民香港工作」的聯繫。
居屋轉售機制新方案有助壓抑炒風、打擊套利,但在斬斷居屋市場與私營部門市場的力度依然略嫌不足。透過實施四項措施,可以避免私營部門樓價影響居屋市場,真正達致「居者有其屋」。
目前,香港對填海所得土地用途的監管十分有限,這個問題從審批工程到項目竣工之間一直存在。
在「連結.香港專業服務.一帶一路」專題研討會上,各國領事與香港專業界別領袖就一帶一路機遇提出不同觀點,內容涵蓋眾多角度,意見鞭辟入裏。
當我們面對及處理「身份認同」這個問題時,我們不應把「國家身份認同」與「地方身份認同」放在一個對立位置,重心應放在處理國民身份認同度下滑,而不是去攻擊港人對香港這個家的強烈歸屬感。
當我們在談及身份認同時,應力求避免簡單地使用單項分類指標。
香港作為一國兩制憲制模式中的第二制,給內地提供了多元化的視角去審視國家的治理和發展。
自1978年以來憑藉廣東的低成本以及香港的國際化,兩地便形成了一個「前店後廠」的格局。
但要達到自身經濟發展的效果,關鍵在於香港能否發揮超越利己的角色,不單只顧個人利益,亦要為大經濟環境創造條件作出貢獻,其中一個方法是在推進一帶一路中上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員。
我們曾與一些剛畢業的港生討論,他們不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外地生輸蝕,只不過現在會計師事務所很多業務都是面向中國大陸,在當地土生土長、熟識當地文化以及有人事關係的外地生(大部分來自內地)自然佔有優勢。
回顧歷史,香港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直角色關鍵。
中外學界對於中國經濟急速發展以及如何在世界秩序中承擔起相匹配的責任討論很多,基本的共識是能力愈大,責任愈大 。
香港會計業界要持續發展,就要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吸納更多精英新血入行至關重要,會計行業從薪金增幅來說極為吸引,學生亦有意願投入這個行業 ,但超強度的工作要求卻令不少有志者躊躇卻步。
對於不少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感覺監管準則經常改變,會計師公會代表指出這是一個世界潮流。
現在是時候讓我們再一次追本溯源,重新認識及思考如何善用並改進優勢,使香港在一帶一路中找出獨特定位。
社會流動減慢、生活壓力與日俱增所引發的世代之爭是香港近年的熱點題目。
近年內地大型企業來港上市招股的熱潮已不復當年。
香港的會計業面臨的千頭萬緒處境,或多或少折射出香港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