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論語

大哉!孔子
作者:陳家偉2021-04-14
孔子的偉大之處,實在多不勝數,中國歷朝歷代,多少人前赴後繼,以傳燈火。
曾子與《孝經》
作者:陳家偉2021-03-23
中國人自周朝以來「淡宗教」,而「敬祖先」,因為人的不朽在於家族的繁衍。要了解中國人的特性,不能不學習儒學,要學習儒家思想可由《孝經》入手。
女性之美 美在懿行
作者:朱鶴亭2021-03-21
美是在一定的時間、條件、環境下形成的,而人之美,又要受性格、意識、信念、精神、喜好、家庭、教育、親朋、社會的影響和薰陶而形成美的觀念。
曾點和曾參
作者:陳家偉2021-03-17
是否因為曾點的志向和孔子相同,所以孔子想請曾點的兒子曾參用一詞去總結他的學問?曾參的答案是什麼呢?
孔子與曾子
作者:陳家偉2021-03-15
曾子以孝聞名於世,又曾編纂《孝經》,為何孔門內德科榜上無名呢?
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
作者:陳家偉2021-03-07
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心目中的聖君都是有德行的人,天下為公、不謀私利,更願意讓位於賢德之士。
法治維穩與社會復和的經典智慧
作者:許志榮2021-01-30
「法治」的倫理基礎和相關的制約在長治久安的規劃裏,絕對容不下半點疏忽。作之君、作之師的當權者切勿將教育事業當作化解管治危機的祭獻。
仁愛校長會成立一周年了
作者:陳家偉2021-01-19
仁愛校長會於2020年的1月19日正式成立,宗旨是「弘仁傳愛」。希望更多校長入,為香港的全人教育出一分力。
浸大前校長謝志偉:叛離古聖賢致社會紛亂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27
中國人與猶太人有一點歷史優勢是很相似的。猶太人的悠久歷史為這民族留下許多寶貴的社會規條和智慧箴言。我們中國也是這樣。在謝博士床邊常放着幾本書,其中就有一套「四書」,當中的警世箴言是何等豐富。
「君子」與「君主」的區間──中文科《論語》教材的商榷
作者:許志榮2020-12-19
「聖上」並非「聖人」,「君主」並非「君子」,這些不言而喻的道理比「白馬非馬」淺近得多。如果嚴謹地閱讀文本,可以肯定孔子所說的君子,絕對不是現實上位居至尊的君主。
談悌──兄弟情深
作者:陳家偉2020-10-13
兄弟姊妹的出現是有其特殊性的,因為是由上天的注定有血緣關係,大家都一樣遺傳了父親和母親的遺傳基因,正如曹植所說的本是同根生,血濃於水。
概說八:有關「十翼」──最早解釋周易的兩組文章
作者:布裕民2020-09-19
據班固《漢書‧藝文志》所說:「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對《周易》的十篇傳作出解釋,說是孔子所作。這十篇傳後來稱為「十翼」,被視為最早解釋《周易》的文章。
一篇別有意蘊的「局中人語」:多讀經典名句 承傳中華文化
作者:梁振威2020-09-14
有香港年輕一代,唾棄中華文化,背棄民族大義,荒謬地要求歐美各國制裁自己的家──香港,甚至於網上高調宣布與家人斷絕關係的聲明,倫理道德觀在政治的衝擊下淪落至此,實教人痛心。
讀《論語》 學粵語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2
現時香港的中學大多以粵語作為教學語言,而粵語既保留很多古漢語的特色,自然對研習古典作品頗有好處。因此,掌握正確的粵音正讀,無疑非常重要。本文舉列《論語》若干容易讀錯的字詞,探究其中的正確讀法。
一切從經典開始——「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賞析之一
作者:馮珍今2020-09-05
對於文言作品,一般中學生都望而生畏,甚至抗拒學習。其實,經典作品的學習,並不如想像般困難。
禮儀教育——品格教育的起步點
作者:梁振威2020-05-06
揣摩孔子所說的「德、禮」和「恥、格」的關係,筆者認為,要讓學生成為有品格、有正向生命觀的人,禮儀教育是起步點。
中國的啟蒙之學與家庭教育
作者:陳家偉2020-04-29
現今社會,家族的傳承並不容易,富二代、官二代等大都未能超越上一代,甚至守業也難。《顏氏家訓》、《朱子格言》或許也會有一些參考價值。
何文匯:孔子思想不合時宜?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25
孔子的思想是偉大的,是實用的,並不迂腐。腐儒不善用孔子的學說,使它腐朽了;獨裁者歪曲孔子的學說,作為欺壓人民的工具,把孔子的思想敗壞了。
人不知而不愠
作者:陳家偉2020-02-21
《論語》第一章第一節就教我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香港認識霍韜晦教授的人不算太多,而認識黎斯華導師的人更少。
范蠡的營商秘笈──《陶朱商經》
作者:彭家發2020-02-01
中國大陸電視劇《一代大商》講述著名布莊瑞蚨祥的故事,提到營商秘笈《陶朱商經》;陶朱即春秋時期的越相范蠡,他助越王勾踐復國後引退,成為一方富賈。
談仁與愛
作者:陳家偉2020-01-17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校長會的成員有來自幼稚園、小學、中學和特殊學校的校長,大家都希望把「仁愛」的品德能從小做起,承傳薪火,把人類高尚的和神聖的精神傳揚下去。
幸福就像花兒一樣
作者:張靜2019-06-18
常言道:幸福就像花兒一樣。它並不在彼岸綻放,而必由自家心田開出。正如孟子所言:「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生命之所以能感到愉悅,是因為我們有一顆蘊含着美好德性的心靈。
實驗證明:說愈多的人,其實愈無知?
作者:洪 蘭2019-03-16
你是否遇過某些人,特別喜歡表現出對任何事情都有研究、無所不知?康乃爾大學教授們提出的達克效應證明:愈是這樣的人,其實愈無知。
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
作者:周慧儀2019-03-08
至聖先師孔子在2500年前已教導人們有關為學之道:(一)要好學,要立志為學;(二)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三)為學要謙虛、謹慎、好問;(四)學習與思考結合。
學校與家庭教育 兩者皆不可缺
作者:鄧兆鴻2019-01-10
學子的成長,自古以來都是由學校及家庭分別承擔孩子成長的責任。但現今社會,學校的文化當然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但若把一切教養孩子的責任都推到學校,是否合適?
學習的果效──人的品行不能透過考核去評定
作者:潘銘基2018-12-14
果效為本,對於能夠量化的學科或許用處很多,但在人文學科的教學上,強調的是人生的完成,能夠用以評估學習果效的,肯定不會是課後的測驗考試。
半部《論語》治天下
作者:彭家發2018-11-12
宋朝在太祖丶太宗兩世三度為相的趙普,其所治理政事秘笈,被傳「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啟動品德教育
作者:許曉暉2018-09-09
「大人」就是有盛德、有學問、有權柄之人,誰不想下一代勝任?家庭、學校、社會各界,務須共同攜手,才能應對今天品德教育的挑戰。
從派錢爭議 談「民無信不立」
作者:王永平2018-02-28
要取得群眾信任,社會才能穩定、興盛的道理,古今中外的政府領導都明白。
淺談生命教育
作者:梁振威2017-12-05
若以每所小學有1000名學生計算,即全港有33所學校的學生都有抑鬱情緒傾向。難怪有人回應「真有那麼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