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事嗎?如「抌」字一般,一字兼有「擊」、「拋」、「棄」三義?有。原來「打」字同樣兼有此三義。
在本節訪問中,張教授談到寬鬆和自由的學術環境,可令學習充滿樂趣和激情。他也寄語香港青年,一定要把握時光,充實自我,這是感到迷茫下的唯一出路。
文化教育的普及,由此煥發無限的生命力,要的是懂得欣賞的族群,並非一窩蜂打卡即散、無根的一代。
周永新認為,過去25年,香港與內地居民之間出現矛盾和猜疑,很多時都與港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認識不足有關;因為港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認識不足,也缺乏認同感,因此往往與內地居民產生矛盾,甚至出現不必要的歧視。
能習文言文,好比學武先學紮馬,馬步穩了才耍功夫,招招得心應手。後兩三輩的文人,文言文讀得較少,根基較弱,沒有「紮馬」功力,功夫便虛浮了。
負面報道較為積極,不似來自新聞供應者的特殊偏好。偏頗,大有可能源自消費者的需求,至於需求從何而來,我就只能憑空猜度了。
語文包括「聽、說、讀、寫」,但語言只是「聽」和「說」,所以如要中文科的成績好,便要集中改善「讀」和「寫」了。
許多時候在無意中運用錯誤不良的詞語或造句,造成語言或文字上的污染,是社會上語文水平低落的原因之一。
近年有聲音指香港缺乏科研人才,背後關乎學生興趣、出路等多種原因,但有想過是教育偏重語文科,尤其是英文科,忽略培訓其他學科知識所致嗎?
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各國的人混雜。大學也一樣,走進電梯,在走廊停留,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語言,說明他們來自不同的文化。
把釘子釘進了別人的心中,這樣的傷害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孩子需要聽大人說話來模仿,父親有回家吃晚飯的孩子,詞彙量和語言能力比較強,因為大人對話時,用到的文法和句型比較複雜,詞彙也比較抽象,這會幫助孩子建構新的知識架構,使其更容易吸收複雜的資訊。
為了令自閉症文化和我們的文化能融洽相處,他們和我們都需要互相了解及適應雙方的文化差異。
隨着香港人反新移民情緒及本土意識的提高,香港人視帶鄉音的廣東話為「不標準」,忘了它原來的多元化與包容性,成為了製造差異的身份政治。
香港語言受北風、西風同時吹拂,逐漸形成自己的「香港特色」,或叫「香港形式」。
「身心語言程式學」的原理是透過心智及語言,重組大腦神經系統的訊息改變個人的行為,從而達成設定的目標。
廣義一點,文化是指社會文化,是指生活方式、人際關係、思想方式等;教育,大致屬於這個層次。
語言是記憶的載體,而建築可以把每個人的個人記憶和感情空間和視野轉變成一種共同記憶。目前歐美學術界和文化界,建築與文學大師對話幾成一時風氣。
香港人跟內地同胞溝通有限,跟老外也是「窒下窒下」,家長咆哮,企業投訴,告訴你整整十年,那是一代人的時間在庸政下被犧牲了。
沈祖堯:「我們的語言和文字,承載了我們的文化、歷史和價值,而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中文的地位亦不容忽視。」
李怡可謂「愛書成癡」,即使家中明明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也要不停地買書、讀書,難怪總有好書與讀友分享。今天,他說着說着又提起一本書,藉以與聽眾分享他的人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