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科技

先進科技:工具也
作者:程介明2024-09-13
運用於教育,人們的態度會很不一樣,因為總有為下一代着想的最終目的,覺得應該是可控的而不是自流的,應該是趨吉避凶的。於是有了運用「目的」的問題。例如中小學生的手機,可以說是全球學校和家長的一個頭痛問題。
郵輪自動化
作者:項明生2024-08-09
疫後全球服務業都缺工。但真的塞翁失馬,這次在澳洲悉尼登上滿載3560名船客的盛世公主號,過程卻比疫前更為快捷!靠的是科技。
陳茂波:回歸27周年 金融創科引領未來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8
香港回歸27周年,透過參訪科技初創企業,我們見證了香港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嶄新發展。這不僅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和效率,更激勵着年輕一代對未來的熱情。
科技的挑戰是什麼?
作者:程介明2024-06-28
兩天的會,很有實質內容;提出的幾點,不約而同都提到學生要面對變幻的未來,也都提到ChatGPT的挑戰。雖然背景是馬來西亞,得到的啟示,很值得和讀者分享。
煤氣結合科技實踐綠色戰略
作者:胡孟青2024-06-25
為應對極端天氣,煤氣亦致力提升設施,兩年資本投資19億元,長遠擬改用零碳燃料。當然,市場肯定更希望在重大投資完成後,如果能恢復派紅股,相信小股東必定皆大歡喜。
科技與藝術交織:都大學生發揮無限創意 活用AI創作動畫重現梅艷芳經典形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2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創意藝術學系學生近日參與【傳承•永恆傳奇#梅艷芳】多媒體紀念展覽的展品製作,運用先進的視覺特效及人工智能技術,將已故藝人梅艷芳的經典海報轉化成全新動畫效果展示。
當藝術遇上科技──「想識‧賞析中國山水畫」展覽
作者:馮珍今2022-09-17
一直以來,「藝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藝術館策展的理念,亦植根於此。「展覽的目的就要將藝術作品介紹出去,讓大眾了解、欣賞……策展人就是要用深入淺出的手法、立體多元的角度去展現作品的特色。」
有無之間──雜談虛擬偶像
作者:潘文慧2022-06-21
現今科技不斷發達,虛擬偶像的呈現變得更多樣化,甚至能在世界各地舉行現場演唱會。此等輕易遊走虛擬與現實活動中的虛擬偶像,的確為現今社會提供了很多不能預計中的可能性。
轉化.創新.再思
作者:程介明2022-06-09
現代的學校制度基本上是個把人類塑成人力資源、分層分等的機制。學生須馴服預設的、步步高升的學歷考驗,以及被訓練獲得最好分數。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讓學生擺脫學歷的桎梏,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擁抱自己的前途。
為什麼全球化引來不滿
作者:何濼生2022-02-15
今天昔日叢林文化、弱肉強食表面上已成過去,平等自由文明法治民主變成普世價值。然而弱肉強食以強凌弱的情況依然存在,只是以較隱晦的形式進行。
心理科技為未來發展趨勢
作者:林嘉良2022-01-28
所謂的潛意識、心理遊戲、隱喻和漩渦,其實都並非實體,一切都在我們的腦中,以十分個人的方式呈現。
元宇宙世界「系統沉浸」於現實世界的使用
作者:林嘉良2022-01-21
放在元宇宙的世界裏,系統沉浸就是你和該平台的合作和平台給你的回饋有多緊密。這種沉浸感亦不一定要在元宇宙的世界才能領略, 我們身處現實世界,經常會感覺到自己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城大「盛世壁藏」展覽:唐代文化與現代科技對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9
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死後,都獲風光陪葬於乾陵,且壁畫繪於墓穴之內,得免戰火人禍,千多年後我們才可透過壁畫,一睹盛唐風貌,也算十分難得了!
賴錫璋:創意在今天
作者:張灼祥2021-12-08
賴錫璋現在為推動”Cool Think”而走進教育圈,在小學推動運算思維教育,推動學生超越單純科技消費,在解決問題、創作與創新範疇上掌握科技應用。」
香港醫學界30年來的發展成就與趨勢
眼科醫生龐朝輝認為,當醫生只顧賺錢是沒有用的,無法走得長遠,必須有幫助助人的心;另外,對醫療科技發展也要有長遠的眼光,因為要進行新的發展,沒有長遠眼光是做不到的。
以科技解決醫護短缺問題
作者:梁天卓2021-10-29
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醫護短缺問題一直存在,或許在不久將來我們真的可以利用科技代替(部分)醫護人手,然後那些什麼引入外地醫護的討論可能會變得無關重要。
法律更新欠靈活 礙科創產業發展
作者:黃錦輝2021-08-30
監管與創新誰應優先呢?這並非簡單的二分法問題,如何選擇取決於當地的整體社會條件。
通脹重來幻似真 科技創新效益增
作者:鄭宏泰2021-07-06
維護國際金融中心,商貿樞紐、航運中樞等舉足輕重地位之餘,更應全力推動高科技發展,為各行業提升效益與生產力創造有利條件,讓香港發揮競爭潛力。
預設醫療指示
作者:常霖法師2021-05-04
人生旅程中,假若生命即將走到盡頭,除了盡力搶救,生命是否已經再無選擇呢?
是靠嚇亦是當頭棒喝
作者:胡孟青2021-04-22
香港的國際市場及金融中心地位,成就了很多內地企業壯大。但香港市場近十年的優勢,其實又是內地成全。面對新的競爭下,港交所未來能否維持全球新股集資前三位置?
優化熊貓,惡化老鷹
作者:張建雄2021-03-25
資本主義的最大弱點,貧富極度懸殊是救不了,美國最大成功是吸引了全球人才到美國,一齊開發高科技,才有今日。但白人至上主義在過去4年勝出,高端人才如今要三思美國夢了。
螞蟻之定位
作者:胡孟青2020-10-06
到底是阿里巴巴(9988)的成功及普及,成就了螞蟻,抑或是內地金融發展的不濟,才是螞蟻的成功契機?
在經濟問題上美國處境危殆
作者:施永青2020-09-18
特朗普常自誇,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已在這場與中國的角力中大獲全勝;但全勝的結果卻是美國的GDP在第二季下降了32.9%。中美兩國的處境,究竟誰更惡劣,答案已寫在牆上。
雷鼎鳴:軟實力下降 科技人才流失 美國實力大衰落《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02
中美貿易戰美國表面好像佔盡甜頭,自身都難免受損。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美國科技人才流失,自身的軟實力下降整體實力也會衰落。一起聽聽雷教授精闢分析。
定向——失向——重新定向
作者:楊佩珊2020-08-31
當你處於挫折或困難時,你會選擇讓自己困於失向生活中的不安與困苦,還是嘗試尋找第二次轉折的機會,讓自己重新定向?
香港的工種趨勢
作者:莊太量2020-08-28
銀行和保險業一枝獨秀,近五年來持續擴張。就工種變化角度而言,這兩類行業提供較多職位,畢業生受聘的機會自然水漲船高。
「勝可知,而不可為。」試看中美角力的結果
作者:施永青2020-08-13
孫子從來沒有說過「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只是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殆就是不會陷自己於危殆的境地。
隨處坐,好處多
作者:李志強2020-07-17
半年疫情下,在家工作和分隊上班漸成常態, 大部分寫字樓的座位都坐不滿,與其浪費,不如善用空間與科技, 轉型為Smart Office,既可減少租金壓力,又可改善工作環境及效率, 兩全其美。
「半全球化」降臨:新的命運共同體?
作者:劉寧榮2020-05-28
全球化是一股強大和古老的力量,它可以追溯到久遠的成吉思汗征戰全球的時代。但全球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力量,今天的全球化源於供應鏈的革命,而我們正進入一個以數據為中心的新時代。
「半全球化」降臨:「半冷戰」來臨!
作者:劉寧榮2020-05-27
在這個「超全球化」的時代裏,全球跨境貨物,人員和資本流動的速度和規模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但鐘擺已經擺向了另一邊,從70年代開始的最新一波的全球化浪潮已經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