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8:18:1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貿易戰

特朗普宣布從敍利亞撤軍的啟示
作者:馮文正2019-01-16
說特朗普是狂人一名不為過,但他的撤軍其實是競選承諾,這與他發起中美貿易戰如出一轍,聖誕節前收買國民心,打亂世界秩序,但他出爾反爾是家常便飯,好戲在後頭。
劉遵義的貿易戰新書
作者:雷鼎鳴2019-01-15
美國的所謂逆差嚴重誇大,主要原因是中國輸美的產品中,內中包含了很多並非在中國生產的半製成品或原材料,例如蘋果手機的價值,只有5%左右是在中國生產,中國只是在組裝加工而已。
亞洲金融論壇薈萃商界翹楚 剖析經濟熱話
作者:編輯精選2019-01-14
亞洲金融論壇邀請到超過 130 位來自全球各地的嘉賓,全方位剖析最新環球經濟局勢,發掘不同的新機遇,同時探討連串創新及金融科技議題。
特朗普陷入兩難局面 美國將會分裂
作者:陳文鴻2019-01-14
特朗普會否宣布啟動緊急狀態的行政權力,便會是一個大轉折。轉折方向是他和他的極右政府不再掩飾,公開走極權化的道路,挑戰美國的建制和民主文化傳統,這樣必然挑起民主黨、美國建制及社會的反對。
黃友嘉:市場規模和實力 將決定貿易戰結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1-14
積金局主席黃友嘉認為中國如今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中產階級,其消費是美國的三倍,規模和實力將決定貿易戰的結果。
內地經濟差 香港冇運行
作者:關焯照2019-01-1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最近幾星期多次提出「撐企業、保就業、穩經濟」的口號,但根據過往的經驗,外圍或內地出現經濟衝擊,香港經濟通常也不會有好下場。
中美貿易戰的最差情境
作者:莊太量2019-01-11
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只針對列於清單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清單外的商品不受到直接影響。所以現實上中國出口美國的減幅,三年應該少於26%。因此中國對美國出口三年降低26%,可作為當前中美貿易戰的最差情境。
從中美貿易談判看「中國製造2025」
作者:梁榮輝2019-01-11
現在絕大多數政府都贊成補貼研發,美國政府也例外。以資助研究方式支援「中國製造2025」,爭議應該少得多。修訂「中國製造2025」可以減少了美國制裁的理據,也未必降低原本目標。
2019年全球最大不確定性 不意外還是「他」
作者:朱雲漢2019-01-03
2019才剛開始,全球持續陷入政治陰霾,中美關係短期難解、歐洲則面臨群龍無首,而特朗普與身旁鷹派團隊的魯莽、決策毫無章法,將讓全球動盪加劇。
香港能建立自家品牌化妝品
作者:莊太量2019-01-03
韓國近年已有不少化妝品品牌進入國際市場,以香港的科研人才、資金及信譽,亦有能力建立具影響力的化妝品或護膚品品牌,在龐大市場中分一杯羹。
哪些美國人有替中國說話?
作者:雷鼎鳴2019-01-01
美國真正精英中的精英,除了幾乎是一面倒的批評特朗普外,也有好些為中國辯護的聲音。只舉幾個例子。
股市對貿戰 反應變異
作者:施永青2018-12-31
中美之間的第一輪交鋒已經了結,雙方已充分了解到對方的實力,知道哪些地方須退讓,哪些地方才有條件堅守,這是開始談判的起碼基礎。
中美科技競爭趨勢比較和思考
作者:陸觀豪2018-12-25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卻表現得忌憚三分,是否真的反映中美之間的科技發展差距已經收窄,甚至到了可以爭一日之長短的地步呢?
總理李克強對特首林鄭的「提點」
作者:尹瑞麟2018-12-24
在以往的會面中,主要是談特區參與國家發展的李克強,今次特別提到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比較罕見,顯然意有所指。
郭榮鏗應遊說華為香港上市
作者:徐家健2018-12-23
香港議員到美國遊說後,像傳聖旨般聲稱美國政界有五點共識。我非常期待美方發表正式文件闡述以上立場,因據我在美國生活近20年經驗,「美國政界有共識」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難過本地泛民與建制派取得共識。
梁錦松:貿易只是中美長期鬥爭的一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2-21
梁錦松表示,這場風波只是序幕,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全面鬥爭,或會長期對壘。中國既要重視外患,也須提防經濟內憂;而在兩國交鋒之中,香港也有獨特的角色。
敗在美國手上的中國
作者:尹瑞麟2018-12-20
此書最為深刻的是日高義樹提出特朗普發動經濟戰的最終目的,是為阻止中國通過不公正貿易所獲取的龐大資金,強化軍事實力,以及在亞洲採取侵略行動,因此,並非單純貿易逆差問題。
貿戰無勝算 不得不暫停
作者:雷鼎鳴2018-12-11
現在貿易的關稅戰暫停了,下一步怎麼樣?中國會支持購買石油改用歐元或人民幣結算,以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則有可能阻止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至於科技上的競爭早已開始,中國肯定會大幅增加科研的投資。
殘局
作者:胡孟青2018-12-11
今時今日內地形勢較為困難,人民幣穿七與否,對外界而言其實是早已預期的大概率事件而已。
繫於一人
作者:曾鈺成2018-12-10
經濟學者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明指出,美國法律賦予總統對貿易很大的決定權。世界貿易的未來,全繫於一個人的心理活動;這個人愚昧無知,反覆無常,且患了妄想症。
美國無權禁止中國與他國通商
作者:施永青2018-12-10
我覺得,中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有權選擇與哪個國家做生意。美國有權加中國產品的關稅,有權不賣某些美國的產品給中國;但沒有權因而關押中國在海外的工作人員。
習特會對貿易戰的啟示
作者:莊太量2018-12-07
G20習特會後,美國答應暫緩對中國加徵25%關稅,三個月後再商議,同時中國也購買美國的農產品。為什麼中國要要求暫緩加徵關稅三個月,而不直接要求把之前的10%關稅取消,又或是取消加徵25%關稅的計劃呢?
華為出事只是時間問題
作者:關焯照2018-12-07
華府將繼續出手,打壓內地的大型科技公司,令中國政府訂下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難以成功。
習特會的面子與裏子
作者:王永平2018-12-03
事實上,在美國已視中國為與它爭霸的對手的前提下,貿易不平衡不過是其中一個須處理的範疇。
中美貿戰衝擊香港海運業 速謀對策渡過難關
作者:編輯精選2018-12-03
應對貿易戰所帶來的威脅,香港需強化創新,發揮靈活運作的優勢。香港恒生大學全球供應鏈政策研究所發表報告,建議香港貨櫃碼頭各碼頭營運商考慮一套提升競爭力的方法,便是開放設施,讓大家共享泊位、吊機和堆場等。
中國經濟的內憂外患
作者:張五常2018-11-30
內憂外患,後者當然是指國際貿易戰與壓制中國追求科技知識等事項。內憂是說中國自己主導的政策有失誤。
陳明銶:中美衝突不可避免 港澳可作戰略渠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1-29
未來會否不僅是新冷戰重臨?熱戰在加溫中,中美衝突不可避免,問題是以何種形式:經貿戰或者科技戰,還是地緣政治的不平衡?我推斷外圍的「馬仔」會先打。
G20峰會在即,看清世界貿易格局真相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也對歐洲、日本、韓國、加拿大、墨西哥等貿易夥伴發起「攻擊」,世界經貿格局或會在今後一段時間發生較大改變。
陳明銶:針對中國非今日始 冷戰思維陰魂不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1-28
美國退出TPP不是要放過中國,而是不喜歡去做一班人聯盟的大哥,因為做大哥就要照顧兄弟手足,要承擔責任就不能好處搾盡。
中美貿易戰爭與國學
作者:李錦招2018-11-27
中國現代對此有醒悟者首推當代新儒家一脈,他們很早便知道西方文化的入侵,會把中國文化從根砍斷,導致整個社會的分崩離析,是中國文化及社會的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