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23:59:2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生命

恐龍也老了
作者:王文華2024-12-22
慢慢地,我們從「編劇」,變成「觀眾」。享受這齣戲,不能再事必躬親,而必須學習拍案叫絕。戲的好、壞、長、短,不是觀眾決定的。這齣戲精彩,不在於我們了若指掌,而在於全程參與。
不確定時代的安頓:與蒲慕州教授一席談
作者:編輯精選2023-01-14
世事變幻,個人處境也不同。歷史研究中到底有沒有可靠的棲居,來紓緩現實裏「個體安頓」的焦慮?這個老問題重新變成了新問題。
地大不調 水大不調
作者:釋證嚴2022-11-21
身軀內所有的細胞、細菌,若能和平相處,就是健康的人;體內若有一大不調,無法和平相處,就會拖累到其他細胞。
沙漏的故事
作者:譚寶碩2022-11-19
歲月如流水,時間不會等你。 秋涼了,葉黃了。 四季在身邊輕輕掠過。 願我們在平凡的每時每刻,活出精彩。
光影世界的大我──古先生的逍遙和氣派
作者:施林海2022-10-22
黃維波先生用「盡性逍遙」來形容古先生的一生。「盡性」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的本性,將之視爲人生坐標,然後在文化傳統的世界裏,享受樂趣,作出貢獻,從而拓展生命之幅度,這就是古先生的「盡性」及「逍遙」之所在。
把握時間 愛護環境
作者:釋證嚴2022-07-25
為了滿足人的口欲,同樣一杯水,經過工業、商業去造化它,成為可樂,反而害了人體。原本乾淨的水拿來就可以喝,就這麼直接簡單,對身體的利益更多。地水火風,都是一樣的道理。
光影的意義
作者:常霖法師2022-06-14
每當我在生命中遇到逆境時,會告訴自己:「太好了,又有學習和進步的機會了!」頓時逆境也會變為順境,這就是聖嚴師公所說的「境隨心轉」。
等待的意義
作者:譚寶碩2022-06-04
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別人看不起我們,是別人的事。我們要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
墮胎權與父親的罪孽
作者:林沛理2022-05-19
墮胎權是大男人的最痛,因為男人朝思暮想的,就是對女人的身體予取予求。他們最害怕的,是女人做回自己身體的主人。在他們的想像之中,所有女人都是有罪的,除非她們能夠證明自己的清白。
美最高法院擬推翻 婦女墮胎的自主權
作者:施永青2022-05-16
美國人大都崇尚個人自由。他們覺得,懷孕既然在女性體內進行,女性當然有權為自己的身體作出選擇。為什麼美國法院以至社會興起了一股反墮胎的逆流?
破繭
作者:譚寶碩2022-05-14
人生的意義,不是你的路走得有多順,不是能佔到多少便宜。而是你能否有勇氣和有能力,笑迎人生的風雨。人生沒有捷徑,人的真正能力,來自堅忍自信,來自無怨無悔,來自跨越艱難苦困的勇氣。
一沙一世界
作者:陳嵐2022-04-23
這世界是天堂還是地獄,根本在於人類自己。這個小小的展覽《沙》意味深長,它是藝術,是設計,是科普,也是用最微小最謙卑的物質為我們帶來了一堂最值得深思的哲學課。
不怕死,只怕病?
作者:許嫣2022-01-21
與其一味的抗拒逃避,倒不如認真思考「病」的意義,學習接納、適應、磨練、感知、堅強、謙卑;在短暫而無常的生命裏,尋找無限的可能性。
愛欲憂怖
作者:釋證嚴2022-01-10
「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人生無常苦多,若只憂慮於「待熟」與「零落」之間,不如把握當下,用心踏實地過每一分秒,心無愛欲便無憂怖。
命運
作者:譚寶碩2022-01-02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念之間,因果相續。 深信命運是在自己手中,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坦坦蕩蕩,無畏無懼。
看《梅豔芳》談專業
作者:陳玉燕2021-12-21
斯人已逝,然其專業精神令人肅然。電影看畢,當頭捧喝。不禁叩問自我,那一份入行的初心、熱忱仍在嗎?
全港首間素食茶餐室 新本眞茶餐室弘揚健康飲食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15
香港首間素食茶餐室創辦人林佩佩(Sharon)希望愛護生命尊重生命、齊齊善行影響善行、令世界更和諧一點。Sharon一直參與義工服務,每月定期派物資給有需要人士。這份持續關懷,令她創立新本眞茶餐室。
任熊閃電的一生
作者:益行2021-09-10
這幅《自畫像》決非喜多川歌麿「大首繪」纖細美麗,而是凛凛昂立岩崖的青松,渾然天成的好漢塑造,讓人領悟超越肉體的真相,便是時間的真諦。
與生命同行:如何在香港推行動物生命教育?
作者:曾家洛2021-05-13
若下一代未有培養對動物生命的合宜態度,在這個有大量寵物和其他野外動物的城市,又如何能達致人和動物的和諧共處呢?
竹子物語
作者:譚寶碩2021-01-17
生命的精彩,從來不是呼風喚雨。而是腳踏實地的日常,是我們身邊的平凡瑣事。
李子建:探索宗教生死觀 學會「識死.惜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09
筆者從事生命教育多年,深感其蘊含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和追尋,以及對正面價值的理解和實踐,正好成為當世的指南針,引導受眾學會認識、欣賞、從而珍惜及尊重自己、他人以及大自然的生命。
饑渴的母牛
作者:李焯芬2020-11-28
生命中有愛自己的人,什麼都已經不缺了。
學校應推行死亡教育
作者:劉鴻輝2020-10-08
「正向」一詞,固然冠冕堂皇,可討家長、外界歡心。可是,世事本是正反二元,甚至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光談正向,不是為學生建築一個世界為我而轉的虛假天堂嗎?
生命中需要的答案
作者:常霖法師2020-09-08
假如生命只剩下六個月時會想出家,那為什麼不在時間還不急逼時就去實現呢?既然除了出家之外還想做別的事情,那又是什麼呢?
北歐爸媽育兒法則 孩子能吃苦才懂感恩
作者:洪 蘭2020-08-29
生活在艱困地區的鳥類,為何更善於屯糧藏食?社福完善,芬蘭父母為何還積極讓孩子做志工?唯有早點嘗過苦頭,才能體悟生命與感恩的心。
一花一世界
作者:譚寶碩2020-08-23
懂事的人必然懂得生活,濃淡皆宜,緩急不驚,心中悠然澄澈,不起波瀾。快樂的人必然知道感恩,一茶一水,一粥一飯,以慈悲待人,以溫柔處世。
不貪求
作者:釋證嚴2020-07-20
佛陀啟發我們的智慧,希望人人有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不要貪念多求,對別人要以歡喜心相處。
伴我同行
作者:譚寶碩2020-07-01
生命是一條單程路,人與物相遇,人與人相遇,離別易,相聚難,感恩相遇。好好地愛,愛自己、愛身邊的人。愛是一種幸福,無論是付出或得到,同樣的可貴。
真正體會活在當下的意義
作者:馮孝忠2020-05-09
佛教如實觀是一種深層次的客觀,學習在生老病死四苦中解脫,明白生命的風險和無常,所以會認真了解疫情和評估風險,以便作出適度預防,以平常心持正面的生活態度。
讓生命延續的大愛
作者:釋證嚴2020-04-13
到了人生最後的時刻,生命仍然能夠延續到許多人的身上,繼續發揮功能,這是多麼有價值的人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