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需要光明。小小的一盞燈,可以照亮很多人,暖心且溫馨。人生需要溫暖的關懷。心靈相遇,彼此照耀,是最有力的鼓勵。感恩,我們於人世間相遇,於歲月中相知。

石頭魚斬刺針去皮一定要交給魚檔代為處理,因刺針毒性重,一不小心便會到醫院治理。

其實跟長輩溝通不難,先認同他們的看法,再委婉說出自己的想法,通常都奏效。而所謂看法偏頗,通常是以自己是對,對方是錯去看待事情,所以總覺得對方蠻不講理。

多年前,當爸爸種下那棵芒果樹,他一定沒想到,那酸澀的芒果,正象徵着一代一代選擇非主流道路的年輕人。這樣的選擇,讓他們注定不會立即嚐到人生的甜美,但也因此而活出更繁複的滋味。

朋友的定義到底是什麼?飯腳?一張名片?WeChat記錄?求助的目標?還是傾訴的對象?對於悲喜,老成的我,早已自負盈虧,毋須找人一訴衷情。

出離心不是厭世的態度,相反的是積極的發現身在這五濁惡世中,要獲得真正的解脫,就是不再於娑婆世界不斷輪迴,生起的這個心我們就叫出離心。

我發現,良好的金錢管理技巧必須經過學習才能取得,只是幾乎不再有人傳授這項技巧;此外,我們還必須先認知到,我們永遠都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今次和大家分享的菜餚是膏蟹蒸手剁肉餅,膏蟹斬件時要小心蟹黃膏丟失,浪費美味。

這年頭,咱們這些長輩,最緊要識做。怎樣識做?

今時今日大部分人都喜歡以假當真,習慣生活在虛幻的世界裏,要找出生命真正的實相,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吃河豚一定要選雄性的,貪其白子(精囊)跟別的魚類「無得揮」,一進口腔黏香留齒,來一杯黃酒,頂級享受。

夫妻之間的溝通,有話直說,不要等對方猜。還有就是說出口的話,別指望對方一定記住。就算對方一時忘記,也是「無心之失」,不是故意的,千萬別算進「舊帳」啊!

毅行者原本是駐港啹喀兵的訓練活動。直至1997年啹喀兵撤離香港,樂施會接手主辦「毅行者」,歷年超過10萬名參加者,籌集善款超過6億元。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視覺化的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社群媒體等,所有的技術進步都在推動訊息的「圖像化」。我們不僅需要理解這些趨勢,還需要主動掌握這一技能, 讓自己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你們父母仍在的,要好好珍惜,光陰過後,追不回的。父母走時的痛,叫做刀割,往後的日子,叫做內傷,瘀瘀地痛入心。

今年香港蘭藝會即將舉辦「蘭得有心人」展覽,主體布置為心型蘭花藝術裝置,同時亦會展出各屬珍奇蘭花。

「一闡提」是有情眾生,只是障礙太多,條件尚未成熟而已,成佛並非絕對不可能。

侵侵隨口說的大小事務,出爾反爾是常態,信他一成都白癡!

不進入山中,不細心觀察,你永遠不知此山的真正面貌。不仔細觀察自己的抄經書法,便不知道自己內心的問題。不深入反觀自己,就不知道自己心中有什麼困擾,有煩惱也不知道從何解決。

試想想,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我們,最後就只剩下咱們倆。不早點培養神隊友的默契,將來怎辦?

《為什麼對方總是聽不懂?》將從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我們在溝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剖析其本質並提出解決之道。

俄烏戰爭之後,西方全面制裁俄羅斯,所有郵輪都不去聖彼得堡了,連帶波羅的海航程也取消了,現在斯人獨憔悴,就全靠中國遊客了。

香港與赫拉特其實已經有將近200年的淵源了。我下面介紹的這段歷史即使不能說是獨家報道,但也是我從沒在任何書籍中讀到過的故事。

在雲影波光中,想起相逢裏的點點滴滴⋯⋯

緬甸寶石的旅程充滿傳奇,卻也寫滿殘酷。從地震帶深處的礦脈,到曼德勒喧囂的交易市場;它經歷戰火與天災,卻能華麗轉身,閃耀國際。

這個世界需要你、我、他,為孩子們付出。上人是許多人慧命的老師,而校長扮演學校的舵手,為學生打造學習環境,引導孩子閱讀,成為未來人才。

學佛禪修其實是一件簡單但卻不太容易的事,以前自己都是千方百計想要找到方法,近年才發覺只要老老實實修行便好了,重點始終是要去做,才能真正體驗得到它的大益處。

東華三院155周年誌慶以「行善無界限」為主題,推出全新企業宣傳片《東華三院伴你成長》及院歌《源遠的歌》,回顧歷史,展現其與香港市民一起成長的歷程,並藉多元活動凝聚社區,推廣關愛精神。

白鱔墨魚丸炆茄子,鑊氣十足!南乳調味,鹹香惹味。煎香白鱔,加入墨魚丸、茄子及南乳汁炆煮,最後點綴蔥芹芫荽,簡單快捷,美味佳餚輕鬆上桌!

依附理論探討親密關係中的行為模式,分為安全、逃避、焦慮和紊亂四種。找出自己的依附類型,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