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1:32: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財經

傳金管局施壓銀行助新世界再融資 財經學者籲政府可介入 但要小心行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8
李兆波認為,如果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救助可能說不通,但若然鄭氏家族願意出售周大福企業資產或以這些資產作擔保,而且救助條件辣一些的話,那麼救助新世界並非不可考慮。
信水晶球不如信自己?
作者:胡孟青2024-12-18
年關又在即,不問蒼生問鬼神,本來出自李商隱,用作借古諷今,金融機構亦忙着展望與預測,語不驚人死不休,亦司空慣見。
何國良:明年利好美股是哪三大因素?今年納指七雄推動美股大漲 明年493隻滄海遺孤有翻身機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6
明年利好美股是哪三大因素?今年納指七雄推動美股大漲,明年493隻滄海遺孤有翻身機會?一起聽聽中原家族辦公室顧問何國良的分享。
中國應定下雙目標 負債率消費佔GDP皆50%
作者:譚新強2024-12-16
中國已佔全球製造業產能之33%,工業亦佔整體就業的30%,相信已接近見頂。隨着機器人發展,工廠員工將減少。中國需要的是發展消費和服務業、出口軟件、金融服務,以至文化藝術,終極出口貨更應該是人民幣!
酒店房租稅百害無一利
作者:何民傑2024-12-13
政府一招酒店房租稅,據酒店業界反映業界仍未能就十多間的網上訂房平台達成共識如何計算徵稅的酒店房租。
從經濟問題看中國現代化道路
作者:袁彌昌2024-12-11
一旦市場秩序被替代或破壞,不但經濟狀况無法改善,而且高度集權的政經體系的自身秩序,將會進一步啟動中國歷史上的制度慣性,並與之合流。
價值創造的專家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4-12-11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誌《A Plus》專訪多名專門負責制定、建立或優化符合動態商業環境的投資策略之公會會員。
貿易戰升級 倒逼中國轉換增長模式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11
中國需要進一步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切換到國內消費。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轉市場預期需要振聾發聵的非常政策之舉,穩定了樓市和股市,就可以釋放強大的居民購買力。
特朗普要做虛擬貨幣總統
作者:張宗永2024-12-11
特朗普政策的主旋律是排外、討厭移民、希望趕絕走私活動。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和保密性,令虛幣成為走私活動和地下錢莊的恩物。建圍牆堵截非法私民容易,建電子防火牆堵截非法資金難十倍。
唔想賣時才易賣走
作者:湯文亮2024-12-11
老實說,樓市上升時賣樓,賣了之後一定會被人笑,尤其是在物業市場打滾多年的投資者,這是一個「過到自己,過唔到別人」的關卡,如果做到在沒有必要時賣樓,而樓價又低於市價,那人一定是頂級物業投資者。
何國良:今年投資AI股回報豐厚 明年前景可否看俏?發電產業成AI另類概念 能提供不錯回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1
微軟、谷歌、Meta這些科技龍頭企業花巨資訓練出來的「孩子」將來到底有多厲害呢?從2022月11月到現在,生成式模型展現了在多個領域巨大的潛力。怎麼看明年AI股?一起聽聽中原家族辦公室顧問何國良分析。
把握日本退稅的最後時光
作者:王弼2024-12-10
筆者預測許多日本旅客未來最終會放棄退稅,目前在日本消費獲得退稅的那種快感,可能已步進尾聲,消費者真的要在未來兩年好好把握,為那美好的回憶作最後衝刺。
財赤逾千億:開源難,唯有靠節流
作者:施永青2024-12-10
政府不宜把更多的責任挑上肩,能透過市場解決的問題,就由市場來解決;只能由上天解決的問題,政府就不要逞強。這樣就能減少很多無謂的開支。
三星評級成為死亡之吻──為何米芝蓮評級對股東不利
作者:艾雲豪2024-12-09
精密的統計回歸計算表明,米芝蓮星級與餐廳的結業之間的關聯,並非僅僅是表面數據的巧合,而是一種可以量化、並經過多重驗證而且是統計上顯著的關係。
兩極對立娛樂大家
作者:曾國平2024-12-07
魯賓尼是對是錯,從來都不重要。香港樓市在傳媒推波助瀾下亦有類似戲劇張力。網上網下的時間就花在雙方及其支持者互相攻擊上,製造比認真分析多很多倍的流量。兩極對立是票房保證,也是圍爐取暖、確認偏差的結果。
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下周召開為明年經濟把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6
中美貿易戰升溫,市傳內地下周三的中央經濟會議最受關注的是中國會宣布哪些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計劃,緩解美國關稅壓力。香港中文大學莊太量教授預計明年中國GDP目標維持最低為4.5%至5%。
應對貿易戰升級之策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05
中國需要進一步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切換到國內消費。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轉市場預期需要振聾發聵的非常政策之舉,穩定了樓市和股市,就可以釋放強大的居民購買力。
政府應考慮恢復勾地
作者:湯文亮2024-12-04
勾地政策的確接近完美,但勾地者有可能為他人作嫁衣裳。首先,勾地者手上應該沒有足夠土地儲備,所以才會勾地,但土地被勾出之後,其他地產商就會計數,如果計啱條數,到拍賣時自然會舉手競投。
疫後復常 現金為王
作者:胡孟青2024-12-04
港股已連跌四年,不少股民已哀莫大於心死。政經形勢、投資市場波動,適逢存款利率回升,即使更多股民選擇移船就磡投資美股去也,更多香港人選擇一動不如一靜,現金為王(CASH is KING)求心安。
中銀人壽啓動全球旅居養老金融布局 「旅・心活」旅居體驗計劃首階段涵蓋內地18大宜居城市 助港人體驗跨境養老新趨勢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04
「旅·心活」首階段覆蓋內地18大宜居城市,其中包括大灣區9個城市(除港澳外);整體佈局先聚焦大灣區及華南華東地區,再輻射全國,後至東南亞及全球。
財赤估算倍增至千億 麥萃才:留意現金會計帳目運作和經濟周期表現,建議積極開拓新市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3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2日(周一)表示,2024至25年度的財政赤字估算,由年初預計481億元倍增至約1000億元。他表示,當局會着力檢視是否有空間進一步減省開支,增加收入則作為輔助。
中國已找到應對特朗普經濟武器的策略
作者:關品方2024-11-29
制裁中國的關鍵考慮,是拒絕貿易,採取對先進技術的出口限制(禁運)、對個別產品的進口限制(加稅)。脫鈎有短期好處,不會長期有效。特朗普現在再來一次搞局,最終美國一定得不償失,而且損失無法彌補。
深化互聯互通鞏固港金融中心地位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4-11-29
香港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把握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着力點,一方面深化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另方面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和國內國際雙循環。
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繫於政府與工商界協同發力
作者:劉兆佳2024-11-28
香港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要大力推動創科發展,加大創科資源投入,壯大創科產業規模。
港人北上衝擊香港餐飲經濟 須引入體驗消費重塑行業格局
作者:編輯精選2024-11-28
未來的餐飲業將更加依賴創新、服務和體驗的升級,應對內外部市場的多重挑戰。政策制定者需要更靈活應對區域競爭和產業調整的壓力,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樓市分析的思維陷阱
作者:胡孟青2024-11-27
今時今日,牛鬼蛇神歪論鋪天蓋地。遇上涉及多重謬誤的言論或分析,不知者嚇死知者笑死,少一點獨立思考式能力或不加思索照單全收,隨時誤墮思維陷阱。
現在是買樓兼賣樓時機
作者:湯文亮2024-11-26
現在樓市情况很怪,不但是買樓時機,對於如果一個真係要賣樓的人來說,也是千載難逢賣樓的機會。大家都知道,買樓是寧買當頭起,即是現在的買家是打算買樓,換句話說,如果要賣樓,最有潛力就是那些買家。
起始租金是好是壞?
作者:麥萃才2024-11-25
劏房一詞對於許多人來說往往帶有負面印象,通常指的是環境差、空間狹小的居住單位。然而,劏房實際上是指由一個較大單位分間而成的小單位,原本意義中性。
陳茂波與黃仁勳大排檔餐聚 嘆創新視角和人才匯聚對創科生態最重要
作者:編輯精選2024-11-25
無論是創科行業的前沿創新,又或是研發成果的落地應用,從創業者到研究人員,往往都需要與不同持分者有更多的交流對話。這有助啟發多角度去思考發展過程中的潛在挑戰與機遇,以及推動更多跨界別、跨行業的協作機會。
西方眼中的中國四不足和解決方法
作者:張建雄2024-11-21
10兆元出台,是先解決地方債,有助於減輕地方化債壓力,地方可將有限的財政資源騰挪用於經濟建設、三保(指的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等),緩解化債帶來的收縮效應,立竿見影,但對提振內需可以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