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2:07:2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財經

2025vs.2000
作者:張宗永2025-01-08
前車可鑑,新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力是真確的,但哪隻股票最後會跑出,倒很難說。投資或投機是否成功,很大程度看你的持有期是多長:是1年、5年抑或永遠?
今年樓市與09年相似
作者:湯文亮2025-01-08
2009年樓市雖然反彈,但政府同時出招,對樓市升幅有牽制作用;估計2025年樓市即使反彈,政府都唔會再出「辣招」,沒有「辣招」牽制,樓價可以升得很誇張。
2025年香港住宅樓市展望
作者:施永青2025-01-07
香港樓市跌勢持續三年,但2025年或現轉機。特朗普對華政策或較預期溫和,美聯儲減息有利樓市,發展商減少賣樓致供應不足,加上交投量回升,樓價有望見底回升。
譚新強:輸入高端專才令共和黨內訌? 特朗普會否對中國先禮後兵?港元脫鈎壓力來自人民幣走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7
輸入高端專才一事今共和黨內訌? 特朗普對中國先禮後兵?港元脫鈎壓力 來自人民幣走弱?一起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專訪雷賢達:中國科技不落後  為何資金持續湧向美科技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6
有基金教父之稱的雷賢達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時表示,今年資金流向美股的趨勢仍會維持。他說,若中美關係能夠改善,有助緩解資金一面倒湧向美股的不健康情況。
鄧浩然x林瀟瀟:港股後市如何發展? 2025 IPO市場回升有望? 香港金融中心對外還有什麼吸引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02
港股後市如何發展?香港IPO市場回升有望?對外吸引力依舊?一起聽聽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鄧浩然與資產管理公司業務發展總監林瀟瀟分享他們的看法。
陳茂波:料本港全年經濟增長2.5%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30
財政司司長在今年最後一篇網誌展望2025年,地緣政治和較長的高息環境等不明朗因素,會令市場增添波動。
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崛起、挑戰與轉型之路
作者:王于漸2024-12-30
1990年信息通信技術(ICT)革命的爆發,成為中國超全球化發展的關鍵節點。 之前由1978年開始積極改革開放,努力改善投資環境,香港在這過程發揮了重要的經驗傳遞作用。
昂坪360成功在於懂變通
作者:胡孟青2024-12-27
時移世易,人心思變,窮則變,變則通,走過了三年新冠肺炎疫情,有企業成功突圍,靠的是上下一心,正能量大爆發。
譚新強:特朗普向加拿大、墨西哥開刀 或有更深層意義? 美國為何不可能重回製造業黃金歲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26
特朗普向加拿大、墨西哥開刀 或有更深層意義? 美國為何不可能重回製造業黃金歲月?一起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星級餐廳與投資評級:殊途同歸?
作者:艾雲豪2024-12-23
匿名評級讓餐廳無法針對性地討好評審,必須真刀真槍地提升品質;而公開的分析師評級則可能引發關係戶的影響,甚至導致資訊不對稱和利益衝突,這些都為市場動態增添了複雜性。
香港可借鑑外國削減財赤的經驗
作者:陸振球2024-12-20
英國削減公務員、美國推動政府效率改革以及阿根廷的財政成功經驗,都為香港在削減財政赤字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投資要分析 更要膽色?
作者:何國良2024-12-19
量子計算正在處於它的黃金發展期,一個公司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足以成為winner-take-all(勝者為王)的情景,因此,投資量子計算開發這類型的子行業公司風險極高。
狂人上場勢打壓,香港怎應對?
作者:雷鼎鳴2024-12-19
如果美國政客把中國的和平崛起視為對自己霸權的生死存亡威脅,而打擊香港又是破壞中國金融的有力措施,誰能保證那些頭腦發熱的美國政客不會不惜工本的胡搞?
國際傳播高端論壇:香港可幫助一帶一路國家提升技術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18
李家超表示,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急速變化,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貿易障礙不斷升級、環境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強調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也是為子孫後代的重要傳承」。
王昭君點解要出塞
作者:湯文亮2024-12-18
地產界經常怪責報紙報憂不報喜,只會報道劈價蝕讓,不會報道「摩貨」賺錢的成交,其實是有原因。
傳金管局施壓銀行助新世界再融資 財經學者籲政府可介入 但要小心行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8
李兆波認為,如果動用納稅人的錢去救助可能說不通,但若然鄭氏家族願意出售周大福企業資產或以這些資產作擔保,而且救助條件辣一些的話,那麼救助新世界並非不可考慮。
信水晶球不如信自己?
作者:胡孟青2024-12-18
年關又在即,不問蒼生問鬼神,本來出自李商隱,用作借古諷今,金融機構亦忙着展望與預測,語不驚人死不休,亦司空慣見。
何國良:明年利好美股是哪三大因素?今年納指七雄推動美股大漲 明年493隻滄海遺孤有翻身機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6
明年利好美股是哪三大因素?今年納指七雄推動美股大漲,明年493隻滄海遺孤有翻身機會?一起聽聽中原家族辦公室顧問何國良的分享。
中國應定下雙目標 負債率消費佔GDP皆50%
作者:譚新強2024-12-16
中國已佔全球製造業產能之33%,工業亦佔整體就業的30%,相信已接近見頂。隨着機器人發展,工廠員工將減少。中國需要的是發展消費和服務業、出口軟件、金融服務,以至文化藝術,終極出口貨更應該是人民幣!
酒店房租稅百害無一利
作者:何民傑2024-12-13
政府一招酒店房租稅,據酒店業界反映業界仍未能就十多間的網上訂房平台達成共識如何計算徵稅的酒店房租。
從經濟問題看中國現代化道路
作者:袁彌昌2024-12-11
一旦市場秩序被替代或破壞,不但經濟狀况無法改善,而且高度集權的政經體系的自身秩序,將會進一步啟動中國歷史上的制度慣性,並與之合流。
價值創造的專家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4-12-11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誌《A Plus》專訪多名專門負責制定、建立或優化符合動態商業環境的投資策略之公會會員。
貿易戰升級 倒逼中國轉換增長模式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11
中國需要進一步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切換到國內消費。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轉市場預期需要振聾發聵的非常政策之舉,穩定了樓市和股市,就可以釋放強大的居民購買力。
特朗普要做虛擬貨幣總統
作者:張宗永2024-12-11
特朗普政策的主旋律是排外、討厭移民、希望趕絕走私活動。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和保密性,令虛幣成為走私活動和地下錢莊的恩物。建圍牆堵截非法私民容易,建電子防火牆堵截非法資金難十倍。
唔想賣時才易賣走
作者:湯文亮2024-12-11
老實說,樓市上升時賣樓,賣了之後一定會被人笑,尤其是在物業市場打滾多年的投資者,這是一個「過到自己,過唔到別人」的關卡,如果做到在沒有必要時賣樓,而樓價又低於市價,那人一定是頂級物業投資者。
何國良:今年投資AI股回報豐厚 明年前景可否看俏?發電產業成AI另類概念 能提供不錯回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1
微軟、谷歌、Meta這些科技龍頭企業花巨資訓練出來的「孩子」將來到底有多厲害呢?從2022月11月到現在,生成式模型展現了在多個領域巨大的潛力。怎麼看明年AI股?一起聽聽中原家族辦公室顧問何國良分析。
把握日本退稅的最後時光
作者:王弼2024-12-10
筆者預測許多日本旅客未來最終會放棄退稅,目前在日本消費獲得退稅的那種快感,可能已步進尾聲,消費者真的要在未來兩年好好把握,為那美好的回憶作最後衝刺。
財赤逾千億:開源難,唯有靠節流
作者:施永青2024-12-10
政府不宜把更多的責任挑上肩,能透過市場解決的問題,就由市場來解決;只能由上天解決的問題,政府就不要逞強。這樣就能減少很多無謂的開支。
三星評級成為死亡之吻──為何米芝蓮評級對股東不利
作者:艾雲豪2024-12-09
精密的統計回歸計算表明,米芝蓮星級與餐廳的結業之間的關聯,並非僅僅是表面數據的巧合,而是一種可以量化、並經過多重驗證而且是統計上顯著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