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2:07:2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文化

姬別霸王和平願
作者:周光蓁2025-03-18
近日香港中樂團舉辦瞿小松作品專場《虞姬夢》,通過3首作品重新詮釋虞姬的厭戰和渴望和平的願望,反映無辜受苦的老百姓普遍期盼的心聲。
格林兄弟的生平和格林童話的評論
作者:嚴吳嬋霞2025-03-17
提起《格林童話》,許多人都聽過《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狼和七隻小羊》等使人着迷的故事,可是對於搜集這些童話的格林兄弟的生平事蹟,卻所知不多。
揉搓的粵語
作者:黃氏2025-03-15
粵語有三個古字,與紙張、毛巾有關。今字「嚿」,是形容紙張或毛巾被揉成一團的說法。本文探討「嚿」字本字的三個可能性,另再分析「哥子」與「哥仔」詞義轉移的問題。
重讀韋瀚章《野草詞》
作者:陳煒舜2025-03-14
韋瀚章《野草詞》展現藝術歌曲韌性,於港承傳民國樂風,影響香港樂壇,展現「野火燒不盡」之精神。
從周易象數到革卦之談
作者:蔣匡文2025-03-14
在下2018年曾撰文,問香港的青年人是想革新還是革命呢?結果不少人選擇後者,現在事過境遷,大家是不是要革新,急起直追呢?
韋瀚章的填詞生涯(香港時期)──重讀韋瀚章
作者:陳煒舜2025-03-14
1930年代與黃自合作的歌曲中,韋瀚章的歌詞多為自由體。但勝利後的詞作,則漸多使用詞牌者,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來港以後。
縱有前世今生 奈何來世不再──新寶戲院结業有感
作者:施林海2025-03-14
位於旺角的新寶戲院快將結業,網絡上有不少報道,唯未能詳細介紹新寶戲院之背景淵源,例如其前身的金聲戲院。本文嘗試為這間名稱源自廣州,運營扎根香港,且見證香港電影變遷的戲院,添上那一抹淡淡的色彩。
《好在有朋友》慈善音樂會:讓青少年情緒問題得到關援
作者:李偉民2025-03-14
煩惱時,總有朋友及志願機構願意聽你傾訴、一起解決問題……因為you’ve got a friend呀!
看抗戰劇集 思兩岸情勢
作者:郭一鳴2025-03-14
今年是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當年浴血沙場保家衛國的國民黨老兵都已凋零,薛岳將軍於1998年去世,享年103歲。他晚年退休隱居寶島鄉間,不知道午夜夢回,是怎樣思念舊日河山?對於民進黨當局鼓吹新「兩國論」,不承認台灣人是中國人,那些戰死疆場的民族英雄在天之靈,該作何感想?
培育年青作曲家 灣區為題創作 香港中樂團《心樂集》音樂會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14
首屆全球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冠軍、香港中樂團客席常任指揮孫鵬負責指揮,他指在1999年成立的「心樂集」旨在發掘本土作曲家,以及讓年輕作曲家投身中樂創作,樂團更在去年開始首次將徵曲範圍擴展至大灣區其他城市,至今已培育出大批在國內和國際上非常出名和優秀的作曲家。
韋瀚章的填詞生涯(民國時期)──重讀韋瀚章
作者:陳煒舜2025-03-13
韋瀚章自幼喜好創作長短句,身為廣東香山人而早歲負笈上海,諳熟國語、粵語的音律。
匯聚3000年中華藝術瑰寶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40周年文藝晚會門票開售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12
文藝晚會以朝代分為八幕,帶領觀眾由遠古時代一路走到現代華麗篇章。晚會將透過燈光、音響等效果,沉浸式視覺和空間轉移,展現各朝的藝文特色及延續承傳,希望以嶄新形式帶觀眾穿梭不同時代。
港樂前總監梵志登重臨 與鋼琴家牛牛合作
作者:傅瑰琦2025-03-12
梵志登與牛牛於2022年曾合作演奏作曲家熱門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更灌錄了唱片。所以今次演出對兩人來說,可說是共同完成一個圓滿的計劃。
從學堂樂歌到藝術歌曲──重讀韋瀚章
作者:陳煒舜2025-03-12
晚清之世,西方基督教音樂與新式軍歌隨着船堅炮利而傳入中國。1930年代,中國藝術歌曲進入創作繁榮期。
藝術歌曲的西洋淵源──重讀韋瀚章
作者:陳煒舜2025-03-11
藝術歌曲(Art song)起源於歐洲,是一種遵循古典音樂傳統的聲樂類型。一般來說,藝術歌曲的形式通常是由鋼琴伴奏的單聲部創作,歌詞採用獨立詩歌或文本。正因這些歌詞多半已是著名的詩歌,因此藝術歌曲的創作往往是先詞後曲。
無遠弗屆貝多芬
作者:周光蓁2025-03-11
1959年,指揮大師嚴良堃首次回國指揮,在北京進行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排練。最終,這部作品在10月國慶時作為獻禮演出,並首次以中文演唱《歡樂頌》,寫下了歷史時刻。
易學家侯天同:3月有哪三個重要日子必須記下?天赦日改運有何辦法? 「血月」月全食象徵天災將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10
婦女生育多少有玄機?天赦日改運有辦法?血月全食,天災將至?一起聽聽易學家侯天同的分析。
粵語解密:頭
作者:黃氏2025-03-08
可能有人會不太相信「頭」既能表「時」,又能表「邊」這個說法,因為「時」就是「時間」,「邊」就是「空間」。一個詞既能表「時間」,又能表「空間」,似乎不大可能。其實「邊」字本身何嘗不是既能表「時間」,又能表「空間」?
天氣之應
作者:蔣匡文2025-03-07
個人喜歡推測未來,因為這是一個至今科學未能觸及的學科。讓我以中國傳統的七政四餘占星學,為大家解釋星體如何影響天氣。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首度出征歐洲 倫敦巴黎演出載譽歸來
作者:編輯精選2025-03-07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自2018年成立以來,分別在香港、內地及東京舉辦超過60場音樂會。今次向歐洲觀眾以音樂呈獻中國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敦煌,更是難能可貴和極具意義。
流行沉浸式劇場:你認識五類新「花臣」嗎?見慣亦平常?
作者:李偉民2025-03-07
作為觀眾,我喜歡被動,不喜歡和演員互動。看表演是為了視覺、聽覺和心靈的享受,而不是去做運動,郁手郁腳、走來走去。
羅叔清談抗日勝利80周年
作者:廖書蘭2025-03-06
羅叔清說︰「部分香港人對香港歷史並不了解,有的甚至一知半解。」在日本佔據香港的歲月裏,有不少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有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也有民間的愛國華僑和新界原居民參與自發性的組織來保家衛國。
提升婦女地位的先驅──懷念新界婦孺福利會創辦人梁省德
作者:陳家偉2025-03-06
梁省德對下一代有無盡的愛,可以說一生心繫教育及家國發展,所以「仁者壽」,享百歲高齡。
浪漫錦簇室內樂之夜
作者:傅瑰琦2025-03-05
整體上,這次的組合的音樂感都不差,整首樂曲的演奏都給人活力四射的感覺,但在色彩及層次方面,就稍遜一籌了。
真理愈辯愈明?──批電影評論學會冷待《破.地獄》為例
作者:施林海2025-03-05
「真理愈辯愈明」,說這句話的人指望透過對等討論或公眾評理來找出真相或真理,是如此的一廂情願,猶如癡人説夢,其背後是對人理性的認知誤差,以及那隱隱約約、有意無意的聰明利用。
DEI沒有市場?
作者:張宗永2025-03-05
左派的DEI(多元、平等、共融)運動旨在保障少數人的福祉,但有些措施走過了頭,卻惹來主流社會的反彈。面對社會的弱勢社群,我們應抱同理心,多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
晉風晉韻,盡在眼中──晉南歷史之旅(三)蘇三廣勝文物盛 壺口瀑布越天來
作者:馮珍今2025-03-05
作者離開介休後,繼續南下,來到洪洞,探訪蘇三監獄,並觀賞廣勝寺飛虹塔與水神廟的元代壁畫,隨即趕至吉縣,欣賞雨中壺口瀑布的壯麗景色,通過細膩筆觸描繪了旅程點滴,從歷史人文到自然奇觀,引人入勝。
世界詠春文化交流聯會會長梁錦棠師傅:初學小念頭如何掌握練功法度? 怎樣培養專注力及養生、自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3-04
梁錦棠師傅,藉貫廣東順德,於1943年在香港出生,年少時已對中國傳統武術懷有濃厚興趣,於六十年代初,經親友介紹,認識詠春葉問宗師和梁相師公。隨後執弟子禮,拜梁相為師,追隨師公梁相多年,其後更在九龍自由道拳館早班助教兼學習。同時亦得到多位資深的師兄指導,包括王柱,郭强,鄭北等。在學藝和助教相長下,獲益良多。
加西黃金屋
作者:周光蓁2025-03-04
溫哥華片打街老牌二手書店尋寶,音樂書籍六折優惠。書中自有黃金屋,尋到大師傳記、演奏家故事、冷戰時期伯恩斯坦訪蘇軼事等,令人愛不釋手,最終收穫滿滿。
文化加藝術──執字粒
作者:劉銳紹2025-03-03
展覽「細說從頭」展現香港印刷業發展歷程,從字粒到印刷機,勾起懷舊情懷。筆者重溫鉛字排版印刷,喚起50年前「執字粒」回憶。反思如何在文化傳承中找到新時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