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愛國

屈原
作者:常霖法師2024-06-11
世事的變化都是無常的,用佛法的角度來看歷史,能看出許多人性的優劣面,汲取教訓或者經驗之後,遇上問題也能換個角度來做思考,也許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呢?
南海十三郎導演《花影恨》
作者:鄭明仁2024-05-23
花影恨逝世後,電影公司爭着拍攝其故事,最後花影恨家屬因南海十三郎與花影恨有相當交情,熟知花影恨思想和為人,決定將此重任交給南海十三郎。
建國無望 何來國安
作者:何漢權2024-04-26
歷史沒有假如,但不妨作合理合情推敲,若山東歸日,且最終收不回來了,1931至1945年共14年,中國最終慘敗,中國的命運,必與今天的巴勒斯坦命途一樣,建國無期,談國安就是奢侈。
中國瞳孔·世界眼光·時代表情──看《香港第三隻眼睛》評論集感言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2
春寒料峭的2024年1月,我收閱管喬中,筆名彥山的《香港第三隻眼睛──20年評論集》,倍感親切溫暖。書名是有藝術構思的,有強烈的光影磁性力,有思想、有詩性、有情感、有哲理乃至有懸念。
陳文鴻教授:港英時代香港大學生為何敢於反殖愛國?從反中亂港到黑暴 香港教育出了什麼亂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0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大學學生會在回歸前一直發揮移風易俗的作用,因黑暴而學生會只是因噎廢食,我們更應該改變大學體制。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秋瑾與李鍾嶽
作者:劉銳紹2023-07-17
秋瑾與李鍾嶽的真人真事,慷慨激昂,但令人黯然神傷。總之,心態駕馭事態!眼界決定境界!精神地活,活出精神!時代使命,殊途同歸!
由「汨羅江」到「滾滾長江東逝水」
作者:許志榮2023-06-24
最近維多利亞港兩隻黃色的小鴨剛退場,接踵而來是龍舟競渡,促進消費的鼓聲。這個悼念屈原的方式還算有點正面,可是愛國悲情的渲染,面對當前的社會狀態,還須有所節制。
廣以的故事
作者:郭一鳴2023-05-19
今日時代已經不同,但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的家國情懷不變,李嘉誠先生以80多歲之齡親赴以色列,鼎力促成以色列理工學院落戶中國汕頭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例子。
播錯國歌不可原諒!
作者:徐區懿華2023-04-19
確保播出正確的國歌固然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但對冰會領隊及主席的大力鞭撻,似乎沒有充分考慮客觀條件,以致負責調查的人士和官員似乎用錯了力在與正確播放國歌無直接關係的事情上。
中國歷史人物舞台劇《天問·屈原》 ──中華文化藝術遊
作者:周慧儀2023-02-15
歷史舞台劇令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精彩吸引,過程中有畫面,有動作,有音樂,有舞蹈,所以不論是演員,還是觀眾,對那段重要的歷史(時代、人物及其價值觀與影響)都有了更深刻的掌握,對認識歷史十分有用。
《天問.屈原》舞台劇 演繹屈原一生 弘揚愛國精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1-17
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的「中國歷史人物全接觸」舞台劇《天問.屈原》1月13至15日(周五至周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演出3場,3場均座無虛席。
「三劍客」的故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3-01-10
15年前創辦的謝鏡添、梁中昀、楊宇杰基金會,以「倡導科創,文史研學,互助友愛,報國惠民」為宗旨,隨後積極踐行使命,做了大量利國惠民的實事,受到各方的讚譽。
金文泰「三劍俠」
作者:劉銳紹2023-01-01
昔日的青年成了今天的老年,而今天的青年可能正在預演以後的老年,到底怎樣愛護今天的青年才好呢?所以,無論是青年或老年,只要是辦實事的,我都願意交往,即使有不同看法,但盡量求同存異。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美育發展新篇章
作者:周慧儀2022-11-24
美育在香港受到重視嗎?在美育發展上,學校是否已有相應的配套安排?當中的課程內容是否夠全面?美術室和音樂室的設施是否足夠?課時是否合理充裕?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作者:馮應標2022-11-19
筆者認為一定程度上,播錯國歌事件反映出南韓人對中共的態度,他們不滿中共助北韓對南韓的武嚇,已去到想用核武的地步,以及中共現時對香港的管治方式。
67暴動──被扭曲的愛國者歷史
作者:嚴浩2022-10-20
名不正則言不順,不把扭曲的歷史真相重新扭轉過來,是否等於鼓勵被殖民教育的大眾繼續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
國家利益是普世價值 民族主義並未過時
作者:關品方2022-10-11
古往今來,人類歷史始終是一個弱肉強食,優勝劣敗,你死我活的世界,個人離不開國籍、種族和膚色的標籤。當國際形勢發展到敵我雙方在戰場上兵戈相見時,我們會發現國家民族才是最根本的安身立命之道。
我的第一位上司──悼念李怡
作者:崔少明2022-10-10
李生的轉變本來是個人的思想問題,就如信徒不再信教,大可脫教,不再去教會、進寺廟。但不幸的是,李生主編的《七十年代》月刊是粉紅色的,溫和地愛國,內裏隸屬紅色陣營。
田村直臣:說自己國家壞話的日本人
作者:馬國川2022-06-30
「不許說自己國家的壞話」,沒有能夠維護所謂的「國家形象」,反而使得國家形象更顯得野蠻,而且遲滯了問題的解決,造成數不盡的人間悲劇。
特區青年人在新時代的五四精神
作者:關品方2022-05-06
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同具體實際難題、歷史文化傳統和時代現實要求3方面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在國家主導之下把兩制藍圖變為美好的現實。
歷史座標與香港前景──如何提升青年人的素質
作者:施林海2022-04-07
自香港回歸,由於種種原因,歷史教育和青年政策被長期忽略,錯過了黃金時機,代價極大。目前正是改變/提升本地青少年素質的大好機遇。在此有賴政府的規劃和推動,以及文化機構的運作籌措,假以時日,必見成效。
2萬元創業慈善家 協成行主席方潤華逝世 享耆壽98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7
香港老牌地產發展商協成行主席、方樹福堂基金、方潤華基金主席方潤華(1924-2022)於1月6日(周四)逝世,享年98歲。
記錢穆、余英時、葉龍師徒二三事
作者:張建雄2021-10-07
葉龍是浙江紹興人,是全聽得懂錢穆的無錫普通話,所以筆記一流,當時筆記在60年後,出版成《錢穆講學語錄》。
一代企業人做一代企業的事
作者:謝家駒2021-05-27
時至今天,我們要重新思考退休這個現象。隨着一般人壽命的延長、健康的改善、科技的日新月異,大部分達到所謂退休年齡的人都仍然身壯力健,只要改變一下腦筋,便可以海闊天空,進入一個更優秀的人生階段。
風雨飄搖百年國史教育
作者:邱國光2021-04-26
近幾年國史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上民間組織亦積極配合,國史教育的發展似有陽春之勢;但殷鑑不遠,國史在香港戰後的發展始終反覆無常。
張炳良:未來50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戰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1
一代人做一代事,每一代人都不能迴避新挑戰,須在逆境中求突破,在迷離中找前路,在錯綜複雜中理順思緒、擇優而行。
書面述職與表忠
作者:劉銳紹2021-03-02
在中國的官場裏,有很多規矩,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逐漸變成一種官場文化,也就是一種常態勢力。
林鄭愛國愛出大量現金
作者:褚簡寧2020-12-03
林鄭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向北京的主人證明她的愛國心;但令我困惑的是,將納稅人的錢存放在銀行的政府,如何用現金支付她的工資?
洗腦幾人奏效回?
作者:劉銳紹2020-12-01
港府不斷加強部署的內地交流活動,不單要更多學生去,老師也要去。我忽然想起一句唐詩:「古來征戰幾人回?」今天且看:洗腦幾人奏效回?
談「愛國」和「愛國者治港」
作者:王永平2020-11-25
在「一國」的前提下,愛國者治港的方針也屬理所當然。值得思考的地方包括「治港」的定義,以及在顧及實際情況下,有多少酌情或彈性處理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