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世上所有人一樣,額外多了30年的壽命。你不應把它們放到人生最後的階段才使用,在一生不同階段中,不妨多些提早使用,這裏一年,那裏一月,都比全部等到老年才去享用明智。
時至今天,我們要重新思考退休這個現象。隨着一般人壽命的延長、健康的改善、科技的日新月異,大部分達到所謂退休年齡的人都仍然身壯力健,只要改變一下腦筋,便可以海闊天空,進入一個更優秀的人生階段。
同一個時代,要做什麼事,也是建基於你的人生故事;不同年代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亦是很自然的事。
我的顧問公司客戶不少,收入亦可觀,但我卻得不到工作滿足感。我發現確有能力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但我不禁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來這個世界的理由嗎?有時回想起來,其實我應該更早退休。
假若你也會舉行「未來喪禮」,那是最佳的時候去編寫及分享你的故事。請留意,這是你獨特的故事,無所謂好與壞,只有你自己知道是否忠於事實,忠於理解,忠於演譯。
人人都希望有時間,但我們每天醒來,便有24小時在眼前,不費分毫地給我們使用。我們應該感恩了吧?但即使如此,並不見得很多人感恩。問題出在哪裏?
不同人在同一時代中可以有很不同的選擇,李鴻章、梁啟超生於同一時代,但他們對於在這一代中應該做什麼事卻有很不同的選擇。我們現在又處於什麼年代呢?我們這一代人又要做什麼事呢?
死的一刻(指斷氣)人人都是一樣,不用多費心思。但死前死後很多事情,卻因應社會、文化、宗教及時代背景的不斷改變,可以有很大的差異,不可能也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有很多進化甚至創新的空間。
目下的情況,為線上教育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空間,不僅是正規及非正規教育可以運用線上學習彌補部分課堂活動的消失;在職人士亦可以趁這個機會線上進修,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為日後事業發展加添本錢。
世界各地的公民運動經驗證明,大規模民眾運動釋放出政治能量後,必須找緊機會,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促使政府盡速接納及實施。
要為年輕人網開一面的,何止是當權者!李嘉誠先生及其他的超級富豪,何嘗不需要為年輕人網開一面?
眾所周知,任何創業的失敗率都是很高,往往在90%以上。社企由於要兼顧社會使命,失敗率可能更高。
所謂改變世界,就是要世界變得更美好。
正如你想找任何一份理想工作一樣,你都需要懂得向你的未來僱主突出你的優點及獨特之處。你抱着同樣的心態在一帶一路上的國家中尋找職位,也可以碰釘無數,但亦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旅程中你會遇到很多生命, 他們本來與你互不相識, 但通過接觸及交往, 生命便會影晌生命, 而且是相向的。
無獨有偶,200多位社創群英中,不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南亞地區。事實上,這個區域雖然經濟比較落後,但社會創新的例子卻不少。
封面圖片:作者推介青年讀這本 Brace New World。 作者按:本文是我為一本一帶一路專書所寫的文章,由仁人學社出版,對象是青年。本來覺得與年輕一代脫了節,但換個角度看,反而海闊天空。且看讀者會否有同感? 當然,我不是23歲。我1948年出生,年紀差不多是23歲的三倍。但是,想象自己仍是23歲,也有點飄飄然。 我幻想自己真的仍然是23歲,卻有着68年的閱歷與人生經驗,設想一下我與一帶一路的關係。 第一個感覺:今天的一帶一路,有點像40年前的中國大陸:充滿機會與挑戰,卻極度陌生,亦不明朗,未知數很多,讓人茫無頭緒。不過終歸機遇遍地,為有自信及膽色的人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 40年前,大陸剛開放改革,我在一家大企業打工。那時派上內地工作的人員,多是在香港晉升機會有限的同事,但不出十年,所有精英也要北上工作,毫無選擇餘地。 過去40年,香港產生的財富,大部份與內地經濟有關;最高峰期有超過100萬名港人在內地工作。 不難想象,一帶一路也會帶來同樣的機遇。 不過,過去40年中國大陸與及世界各地的經濟發展,也告訴我們另一個事實:人類社會需要的絕不只是GDP的增長。一帶一路所需要的,也絕不單是經濟的發展。 除了GDP之外,我們需要的是什麼?23歲的我也要思考這個問題。 我想起用一條方程式來探索我在一帶一路的未來: 閱讀 x 旅行 x 打工 x 創業 = 未來 首先聲明:我可以完全不考慮一帶一路,正如過去40年也有很多人選擇不接觸中國大陸一樣。但我不希望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讓我挑戰自己,為這個世界作貢獻。 這方程式中,我選擇用 x(乘法)而不用 +(加法)來連貫閱讀、旅行、打工、創業,是想突顯它們之間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而是有互動及相互影響的關係。 我的想法很簡單: 閱讀可以改變人生。 旅行可以創造機遇。 打工可以增進能力。 創業可以締造未來。 先談閱讀。 23歲青年的通病便是不喜歡閱讀。40年前是這樣,40年後的今天也是一樣。事實是,閱讀可以改變人生。 問題是,讀什麼?當然海闊天空。 以下我建議幾本書: […]
為了不斷創造利潤,企業千方百計鼓勵及刺激消費,不惜扭曲消費者的需要及造成大量的浪費。企業無止境地消耗天然資源,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破壞,經濟能否持續發展成為很大的問號。
時至今天,世界各地已愈來愈多企業察覺到這種生產及消費方式無法持續下去。美國的燕達飛公司(Interface Inc)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先行者。它是一家方塊地氈的製造商(世界市場佔有量超過40%)。在90年代初,其主席被一個客戶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的公司有多環保?
資本主義制度,特別是資本主義企業,不斷隨着時代的轉變而蛻變。過去二、三十年來,在全球各地的資本主義企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思,亦湧現了各種企業求變的運動。即使在資本主義企業的大本營——歐美諸國——這些深刻反思及探索行動亦是與日俱增。
香港與內地的社企營運生態有很大的分別。但有一些基本的情況,又極其相似。本人兩度創辦社企投資會的正反經驗,希望可作為內地有心人士他山之石。
參與學生運動來表達訴求,推動社會改革固然是天公地道,但關鍵還在運動過後如何,做些甚麼。佔領中環之後,另一重大挑戰就是重塑中環的核心價值。
西方管理學有一句名言:「預測未來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
我的夢想:五年內香港成為亞洲社企之都。我會解釋一下:為何我覺得這個夢想十分重要?為何我萬分渴望它能實現?它實現之後,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它能否有機會實現?你和我可以如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