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8 2025 02:23:5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派錢

周永新:市民對李家超的期望──與民休息、通關、幹實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15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教授從過去一個多月來接觸的人中,綜合了一些意見,他認為「或可幫助李家超在未來施政上更貼近民情和民意」。
周永新:大講扶貧力度 政府白費心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7
日前政府公布貧窮着重的是宣揚政府扶貧的力度,所以市民只知道政府幫助了110萬市民脫貧,但他們為什麼生活在貧窮線之下?政府的脫貧措施又能否令他們以後不再生活在貧窮線之下?這些都不能從《報告》中找到答案。
澳門九運風水
作者:蔣匡文2021-11-05
1999年葡萄牙政府撤退前,澳門因貪污及黑幫大戰而經濟很差,但因為一個工程,令澳門從以前的一片混水,變成清水在名堂。
有香港特色的公共財政
作者:曾國平2021-02-17
我們要問的,是政府坐擁巨富,到底回報有幾高,公帑是否花得其所?尤其現在經濟低迷,多個行業在疫情下近乎停頓,失業率屢破紀錄,此時將錢交到市民手上,回報總會比儲備放在什麼基金要高吧?
財爺派錢的分歧
作者:梁天卓2021-01-17
在反送中之後以及在疫情之下,本地經濟已大不如前,上年本地的經濟增長再次錄得負數,失業率亦創下接近20年的新高,除了為庫房洩洪之外,現在全民派錢更能夠拯救不少市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2020施政以穩定社會為首要目標
作者:羅祥國2020-10-05
今年的《施政報告》,在社會極度分裂狀況下,施政應以穩定和團結為首要目標,並不需要有什麼大理想。但話雖如此,政府仍有幾件大事必須妥善處理。
在疫情下 政府該如何利民紓困
作者:施永青2020-09-29
香港要面對的困難時期究竟有多長,開開心心地把盈餘盡派後,以後是否不會再出新問題?
周永新:分化和撕裂窒礙政府施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25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現在最窒礙政府施政的,是近幾年社會上形成的分化和撕裂。
香港出現多個經濟政策問題 必須作出長期政策調整
作者:羅祥國2020-09-04
香港每次經濟衰退,建築業的失業率都是重災區之一,公務工程都不升反跌,其連鎖反應非常廣泛。
政府應成立疫情下經濟復甦委員會
作者:羅祥國2020-09-03
筆者建議政府應盡快成立疫情下經濟復甦委員會,就算確診未能歸零,以及疫情會多翻反覆,政府必須預早策劃經濟復甦的安排。
直接推全民檢測 比派錢做更有效
作者:湯文亮2020-09-03
有不少醫護人員認為今次政府提倡的全民檢測,不如直接派3000元,一定會有效得多,我認為那些名醫可能未做過善事,全民派3000元就很容易,但叫那些收了3000元的人用2000元去做檢測就很困難。
政府向全港市民派發1萬元 6月21日開始接受登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6-08
政府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1萬元,最快將於6月21日接受登記。當局將於7月8日起,開始將款項傳入登記人的戶口。
應加派一萬元的政治原因
作者:陳景祥2020-04-23
疫情過後本地經濟即使出現反彈,但相信力度非常有限,如果街頭衝突捲土重來,食肆零售等也很難復元。
救市先救人 加碼再派錢
作者:陳景祥2020-04-16
企業得到政府資助,可以濟燃眉之急,但企業在現今環境下是否可以撐得下去,員工薪金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企業沒有生意無法經營,最終也要結業裁員。
紓困洞明有學問 派錢練達見真章
作者:陸觀豪2020-03-12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全民派錢10000元,並非純粹政治考慮,也有實際需要。去年下半年以來社會動盪,是非功過得失,還待歷史公斷。不過政府一念之差,經濟受挫民生受苦,始終難推卸責任。
香港財赤背後
作者:陳景祥2020-03-05
經營帳出現赤字,等於政府入不敷支,經常收入低於經常開支。至於綜合帳赤字較低,按過去經驗,主要是靠地產物業和金融市場的收入,如果政府不再搞「地產經濟」,這方面的收入大不如前,赤字也就很難消除。
一萬元可以要 更需合理邏輯
作者:阮紀宏2020-03-04
香港在一年內受到接二連三的打擊,政府派1萬元無可厚非,可以不針對特定人群,政策目標甚至是可以沒有邏輯的。
派錢紓困振經濟 更須留意兩大警號
作者:葉劉淑儀2020-03-03
要真正為這份預算案解碼,我認為要留意結尾「公共財政」的部分,財政司司長語重心長,為香港發出兩大預警。
派錢派多少才可以真的紓困呢?
作者:陳文鴻2020-03-02
派錢派多少才可以真的紓困呢?今次是香港經濟全面的衰退,1000多億元是杯水車薪,而且救得了今天救不了明天。
有盈餘與民共享 渡時艱開倉派米
作者:曾鈺成2020-03-02
人人派1萬的預算案,當然是大多數市民歡迎的。政府沒有決心和能力治本,推行社會改革,促進社會公平;唯有動用資源治標,用一次性紓困措施減輕市民的壓力和怨氣。
慎防結構性赤字
作者:關焯照2020-02-29
香港經濟必須找到新經濟引擎來支持長期發展,至於過分倚賴土地收入來支持公共財政也要修正,最有效的方法仍離不開擴闊稅基。
早日用光儲備以降風險?
作者:雷鼎鳴2020-02-29
開支不斷增加但收入不上升,便必會有赤字。香港加稅不易,對經濟有嚴重損害,政治後果亦堪虞,所以香港只能望天打卦,希望經濟會有不錯增長,自然地為政府帶來收入。
能承受財赤是好事
作者:湯文亮2020-02-29
趁機會向世界表示香港是有能力承受巨額財政赤字,亦可以從赤字回復盈餘,將不利因素變成有利,如果有能力做到,赤字預算亦非壞事。
預算案的千億赤字與萬元派錢
作者:曾國平2020-02-28
派錢1萬元,用有效率的方法減少政府浪費,在逆境之下幫補市民生計,我當然贊成。
人人伸手要着數 財政赤字何時了
作者:施永青2020-02-28
有着數可搵,哪有人肯放過?三無人士希望有特殊照顧,中產階級又埋怨得益沒有與交稅成正比。結果是派極都有人不滿。以前是有盈餘才派,現在是出現赤字也是派。
預算案派錢也無法改變厚顏特首的命運
作者:褚簡寧2020-02-27
我仍然記得林鄭月娥當選行政長官後,曾明確表示她永遠不會向市民派錢。當我在電視台一個訪談節目上,問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他個人是否同意永遠不向市民派錢時,他一再表示這是「本屆政府的理念」。
港大學者回應預算案:派錢有助紓民困 政府需正視結構性財赤
作者:編輯精選2020-02-26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表示,整體而言,預算案應對2020年香港經濟放緩風險和失業率上升的方向正確。
財政預算案預計赤字378億元 全港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派1萬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2-26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2019/20年度赤字為378億元。財政儲備在今年3月底預計為11331億元。政府會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元,預計措施可惠及約700萬人,涉及約710億元開支。
赤字周期恐難免 財政安全響警鐘
作者:陳景祥2020-02-26
推出一連串救市措施令政府額外開支大增(500億元以上),加上經濟衰退,財爺早發出預警,指今年預算會錄得大赤字。以目前收支趨勢,我們會否如2003年前後般,出現一個約5年的赤字周期?
政府收入銳減 還應該派錢嗎?
作者:施永青2020-02-26
我們的政黨與傳媒,不管藍的黃的,都一窩蜂的要求政府派錢。這樣真有助於解決香港正面對的問題嗎?